1.身份证号码:41018319900601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2.身份证号码:41022419900530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地基施工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并且能够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考察,充分掌握当地的地形条件,并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假使处理方式不当,将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变形甚至坍塌,对工程的使用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本文以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稳定以及安全的工程地基能够为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进而推动整个工程的顺利建设,使工程的质量满足相关要求。因此在软土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地基实际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确保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要求,并保证施工过程不会出现安全事故。
一、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主要有软土所构成,其成分为软土。软土地基的主要构成成分包括松软土、沙质土、粘性土、淤泥质粉土以及空隙较大的有机土。这些土质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并且强度较低,结构较为松散,压缩性较高,压力承载能力相对较差。
二、软土地基的特点
1、低强较度
软土地基的主要构成部分为软土,软土的强度相对较低,并且较为松软,这就造成软土地基的强度难以符合标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崩裂或塌陷等情况。
2、低透水
一些软土地基的构成部分为淤泥质粘性土,由于淤泥质粘性土的透水性能较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水分排出较为困难。为了确保地基施工顺利以及安全,一般情况下,应排出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以保证软土的稳定性能够得到提升。
3、压缩性大
由于软土的自身特点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相对较低,压缩性相对较强。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重量会由于工程的不断建设而增加,这会使软土地基的坍塌几率增加。假使软土地基单位面积超过0.1兆帕,将会导致软土地基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并对后续的工程建设产生一定的阻碍。
4、沉降较快
软土地基与其他土质地基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软土地基具有沉降速度较快的特点,同时水利工程建设进度也会对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5、不均匀
软土地基中的构成成分多样,并且不同土质密度、强度以及硬度也存在着差异,这就会造成在水利工程施工时,软土地基的受力情况存在着差异,受力情况的差异会导致工程严重的质量问题。
三、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受到影响的因素
1、施工时间
在水利工程施工规划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到工期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水利工程应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交付以及使用。施工工期的实际情况能够对水利施工的质量以及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时,由于不同的技术所需要的时间也存在着不同,这就会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软土地基施工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催化剂的反应时间将会导致工程工期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软土地基的施工进度。所以,施工人员在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时,需要考虑到施工工期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所造成的影响,进而保证软土地基工程能够按时交付使用。
2、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的地理条件也会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受到一定的影响,不同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地理环境会对施工技术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以及工程附近的地理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进而选择出最佳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软土地基施工总量
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分析可发现,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工程量大小会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受到一定的影响。首先,假使软土地基的处理工程量相对较大,将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同时需要更多的人力以及物力,导致水利工程的经济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对于土层相对较厚的软土地基,采取重压法时难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导致软土地基处理效果以及技术的选择受到影响。
四、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换土处理技术
这种方式最为简单并且效果相对较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软土地基实施换土法能够改变土质的特点,并提升地基的强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将水泥代替原有的软土,进而有效提升土基的强度,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要求、换土法的操作过程相对较为简单,能够直接替换土体并提升土体的强度。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通常情况下会受到地理条件的约束,远距离的运输会导致施工难度以及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采用换土法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周边的实际情况,假使能够就地取材,利用换换土法害能够有效降低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当换土完成后,需要对土体进行处理,将填土分层夯实,进而保证地基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符合标准。
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排出软土中的水分,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3、振动水冲处理技术
振动水冲处理技术是对地基进行钻孔处理,并将水泥等材料灌注到孔内,采用分层夯实的手段夯实材料,进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
4、旋喷处理技术
旋喷法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喷旋机所产生的旋喷柱加固地基,土体与水泥相结合,同时硬化形成旋喷柱。和加固土层的方式相比,旋喷法所形成的柱强度较高,并且压缩性相对较好,并且能够加固细沙土和软黏土所组成的地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不利于有机成分较高的土层加固。。
5、人工材料加筋加固处理技术
在地基上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材料,进而对地基进行加固。这种加固方式不但能够对建筑物对地基所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散,同时还能够提升建筑与地基间的摩擦,有效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6、硅化加固处理技术
硅化加固处理技术是将水玻璃溶液注入到软土地基中,注浆管道壁分布众多孔洞,水玻璃溶液能够通过孔洞渗透到软土地基中,并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生成一种胶凝装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对土颗粒起到固化的作用,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应用硅化加固处理技术时,可使用一定的电渗技术,进而增加地基的硅化的范围,这一方式称之为电动硅化法。
7、灌浆处理技术
向软土地基的空隙中注入一定量的增加凝固的物质能够有效达到稳定地基的作用。例如利用液压灌注装置将黏土浆、水泥浆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注入到软土地基中,这种方式在淤泥土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加筋处理技术
加筋法较适用于沉降量相对较小的软土地基中。在填土时,利用土工布垫隔,进而增加侧向的约束,进而提升其稳定性。利用土工布摊铺覆盖,能够提升基础的硬度,同时还能够使地基积水排除,便于维护地基边坡。
9、桩基处理技术
目前,传统的水泥桩已经难以满足工程的实际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管桩与钢筋混凝土桩能够在软土地基中土层相对较厚、水分相对较大、软土地基占整个工程地基的一半的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结语: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由于其自然因素的原因,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可行的处理方式来弥补其缺陷,,使地基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不断对软土地基处理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2:78-80.
[2]丛学春.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27.
[3]徐艳云.浅谈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J].中国水运(月刊),2013(10):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