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 潘笑磊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潘笑磊
[导读]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施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地下水的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下水与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施工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地下水的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下水与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法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仍有部分地质人员没有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对地下水问题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地下水所处环境十分复杂,其属于动态变化的,如果对地下水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并未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现代工程建设项目就无法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
        引言
        建筑人员在岩土工程的勘察的过程中,地下水问题是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会给岩土工程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人员要想让岩土工程更加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及时的发现在岩土勘察过程中的地下水问题,并及时的找出相关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1地下水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影响
        1.1地下水本身的腐蚀性
        一般来说,地下水都含有一定腐蚀性,按现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对地下水进行腐蚀等级划分,地下水腐蚀性分微、弱、中、强四个等级。地下水的腐蚀性会对基础中的混凝土带来较大影响,首先是分布不均影响盐分聚集,地下水中某些离子分布不均会使得盐分发生聚集现象,从而发生晶状析出情况,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反之,如果盐成分发生潮解变化时,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性以及潮解性受到影响,发生变质、腐蚀情况。其次是地理环境复杂性,地下水含有许多化学成分,不同的成分会对岩土地基带来不同的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腐蚀性。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对地下水腐蚀性的等级准确判别也尤为重要。
        1.2使膨胀性岩土不均匀
        地下水除了具有腐蚀性会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而膨胀岩土的不均匀膨胀收缩变形也是由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所引起的。如果地下水位的频繁升降,就会导致岩土的频繁膨胀和收缩,从而导致岩土变形,还会使地下水主动流动。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水位频繁的上升,还会让岩土的膨胀和收缩会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地面开裂和建筑物的破坏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轻型和小型建筑物来说,地下水位的上升,会让它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遭到破坏。因此,地下水的水位会使岩土产生膨胀性岩土不均匀,影响岩土工程建筑过程的质量,相关建筑人员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保障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1]。
        1.3使岩土的结构发生软化的现象
        地上水的动力作用也是影响岩土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地下水在自然状态下的动力作用对岩土工程影响不大,相对而言,对岩土工程的危害也就不大。然而,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会让形成的地下水运动一般具有较大的动力效应,从而使地下水的作用力增大。而缺乏规律的地下水运动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可能出现流沙和基坑涌浪等。这将进一步对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很大影响[2]。如果地下水的动力作用变大,就会增加岩土体的容重和含水量,从而对岩体产生化学和物理影响,导致岩土结构面软化,影响岩土工程的质量。
        2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防治措施
        2.1不断强化勘察人员的水文地质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开展水文地质的勘察,其主要目的是猜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对出现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对施工的过程产生影响,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勘测技术的准确是很重要的。专业人员要不断改进勘测技术,是勘测结果更加准确,提高预防能力。因而,专业人员在进行勘测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规定,选取的工具必须要符合专业标准。同时。勘察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勘察能力与勘察部门的联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勘察。最后,勘察人员必须要学会反思,研究在勘察过程中的失误,并对其进行改正,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有专业的技术作为支撑[3]。


        2.2做好水文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相关人员在工作期间,应该全面搜集区域气候资料,以保证能够对工程所在区域的空气蒸发量以及净水量等进行掌握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勘察方案,以便能够为地下水勘察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拟建区的含水层布置情况以及地下水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量周边地下水位现状,以保证可以为后期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尽可能的规避地下水对工程施工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2.3做好地下水测定工作
        当我们进行钻探工作过程中,若遇到含水地层,应对地下水位进行精准的测定,相关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测定的流程,明确测定过程期间应当注意事项。比如,在测定观测期间,需要对观测静水位置进行统一的设定,借助泥浆钻进,在测定前期,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或者在清孔之后有效的开展测量工作。
        2.4注重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治理
        首先,相关人员要对污染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化学农药使用、生活污水以及化工生产都会对地下水带来污染。其次,针对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对于一些生产活动、生活所带来的废水要进行严格控制,利用先进废水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清除,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来说,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药物,严格把控农药使用量,这样才能让土壤中的农药残留最小化,避免其渗入地下而造成地下水污染问题;对工业生产污水要做到合理化排污,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对环境的污染。
        2.5地下水腐蚀的预防与治理
        一般来说,地下水的腐蚀问题会对建筑结构以及岩土结构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地下水腐蚀问题的治理与预防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两点进行:一是提升建筑物的抗腐蚀能力,二是对岩土土壤进行有效治理。首先,施工单位要选用抗腐蚀性较强的混凝土材料,例如选择矿渣水泥、抗硫酸盐水泥等,都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这种方法能有效提升材料的耐久性。其次,在桩基结构外层涂抹一些树脂、沥青等材料,加强材料的抗腐蚀性。最后,有效控制地下水位,这样才能避免腐蚀性问题给岩土结构带来的破坏,降低地下水对结构的腐蚀性[4]。
        2.6做好岩土层的渗透检测工作
        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时,渗透系数作为基坑支护中主要的参数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降水标准进行科学分析,因此相关人员要对渗透检测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岩土工程的结构、设计、布局等都与岩土的渗透性有着直接关系,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在对地基进行挖掘时,我们要以岩土的渗透系数作为测量参数,由此我们要对岩土层的渗透系数检测方法进行科学选择。勘察人员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操作,在操作成功以后把其应用到实际勘察工作中,这样才能提升检测精确性;在野外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可通过抽水试验取得比较精确的野外第一手资料。
        结束语
        在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做好地下水勘查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还可以有效规避地下水引发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开展。所以,在岩土工程勘察期间,一定要对地下水分布情况进行明确,了解水位变化以及地下水压力,有效分析对工程的影响,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降低施工风险出现几率的同时,提升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蔡俊俊.浅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72.
        [2]林世伟,吴昊,汪传琪.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的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2):103-104.
        [3]徐永亮.岩土工程勘察中地下水问题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9):39-40,43.
        作者简介
        姓名:潘笑磊,姓别:男,身份证号码:1305271991****XXX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