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材料及设备价格和劳动力费用等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也在不断提高,要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得奖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显得日益重要。如何加强施工中的成本管理是我国目前建筑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无止境的管理过程,需要企业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加深对工程造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以实现企业预期的项目投资和经济收益的目标。以下,针对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对主要费用进行预测,这可以确定各种成本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成本预测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工料费的预测
首先是工程项目的人工费单价、工人的工资水平;其次材料费的比重较大,应准确把握。核定材料的采购地与供应地及运输方式,分析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材料的规格的不同。
2.大型临时设备的预测
大型设备的预测应该详细调查,比选论证,确定合理的目标值。大型设备费用一般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得出,与工地的实际实施有一定差异,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器使用费用,还要计算租赁急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摊销费,对主要机器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3.项目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做好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方式、管理人员的配备,并且在目标制定后,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适当调整施工方式与方法,加强施工检查,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解决,最后制定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控制制度。
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充斥于项目开始至施工及竣工、验收交工的全过程,因此对成本的管理应做到充分的认识。我们下面来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程序做简单介绍:制订目标成本,这是控制实际成本的依据和尺度;在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控制成本的形成过程:主要由项目的管理者在现场进行实施,严格按成本控制的目标对实际费用进行监督管理和限制控制,使其不超过标准,如果超出了标准立即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
比较实际成本和成本标准,确定成本的有利差异或不利的差异,并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发现疏漏或不足后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按照奖惩制度赏罚分明;
4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分析对工程造价管理
要使成本控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保证工程项目最大限度合理的经济效益,应当对项目成本进行全员的控制、全过程的控制和动态的控制,确定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动态控制:就是要在工程项目运行中对发生的每笔费用支出都进行检查、复核,在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得以实现。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增强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杜绝浪费,并提高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知识,制定出相应的责任书,使成本管理与人人相关,并依据管理制度对节
约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造成浪费和直接经济损失者给予批评或处罚。只有项目全体人员共同的参与,才能保证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地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做好成本控制,应该就每个工序和每项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确保一切开支都控制在计划成本内,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和消耗。
5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措施,形式上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
组织措施:主要通过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落实成本计划的实施,保证成本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及时、正确的执行。制订和完善成本管理奖惩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的责任得到具体的落实,并建立成本控制的监督和奖惩制度。技术措施:制定施工方案时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规模、现场情况、设备情况和人员素质,分别制定几个施工方案并比较,最终确定先进、经济、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另外应用新技术、工艺和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材料消耗和人工消耗。
6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管理措施分析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减少浪费。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节约经济成本。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建筑产品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的优劣。假冒伪劣建材对工程质量可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从而加大了返工或维修的风险成本。因此应严格检查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抽检或试验。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是工程竣工验收和
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它还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严格验收隐蔽工程,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既能给竣工结算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建筑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而且一旦出了结构问题的质量事故时也较容易查明原因。
总之,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要合理降低成本耗费,扩大项目收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