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  李晓伟
[导读] 随着交通路网越来越密集,汽车保有量以及通行频率的提高

         摘要:随着交通路网越来越密集,汽车保有量以及通行频率的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量将逐渐增大,文章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使用需求以及文化回应等角度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促进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今后的建设中逐渐回归理性与集约。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分析
引言
         对于改扩建项目而言,设计的焦点在于新旧两部分建筑之间的整体和谐统一。不管是保持原有建筑风貌以延续建筑肌理,还是赋予既有建筑一个新的表皮以消解新与旧之间清晰的边界线,都是为了促进新建与原有建筑的和谐统一、室内外空间的融合,协调建筑与所在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
1、概述
         建筑物一经建成,其自身老化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人的生活观念和方式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建筑物需要适应不同时期使用者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适应新需要,不断更新空间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生。某省的服务区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物远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建议采用合适的改扩建策略,使服务区建筑的功能品质得到提升,重新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某省早期建设的服务区综合楼内部功能仅为单一的如厕、就餐、小型超市,缺乏商业氛围的营造和人性化设计的考虑,缺乏按照经营倾向和设计特色而设置的扩展功能,例如旅游、物流、展示等,与所在区域文化、资源和产业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服务区的长远发展。某省早期建设的服务区综合楼的外部立面违章搭建现象较为严重,广告位、空调机位、防盗门窗、遮阳棚等附属设施均随意搭建,且局部老化、破损、积尘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服务区的整体形象。
2、设计目标
         在调研基地现状和了解业主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设计目标制定为“满足需求,体现特色,绿色发展”。满足需求——即提供高品质、契合时代需求的具备完善功能的服务区,它不仅要满足车辆的功能需求,更要满足人的功能需求;体现特色——将其视作“高速路上的社区中心”;绿色发展——考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等绿色生态因素,确保服务区日后的正常运行。
3、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要点
         3.1功能需求分析及功能分区
         1)餐饮方面。为方便饮食,可选用快餐类食物及冷热饮等。2)购物方面。设24小时便利店,方便购买日常所需。3)公共厕所。在扩建设计当中,增加公共厕所厕位数量。4)连廊方面。基于场地制约,可利用连廊的方式有效连接扩建综合服务建筑的所有部分和停车场。由于本次设计属于扩建工程,原有建筑已具有一定规模,若再次扩大规模,势必会浪费服务区资源,并对服务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此次以规模适当的单层综合服务建筑作为设计定位。
         
         图1标准单元组合示意图
         经上述分析,决定按图1标准单元组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即坡地部分,主要采用各类84/84标准单元,连廊系列则以42/84标准单元为主,顺着南北向以线型组合方式设计。此外,还可沿东西向按照42/42标准单元(连廊系列)将综合服务建筑和停车场进行连接。针对绿地部分,则主要沿东西向通过连廊系列42/42标准单元进行设计,呈线型形态。同时,保证绿地部分和坡地部分能够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2服务区建筑设计
         3.2.1餐饮部分设计
         基于场地限制,此次设计采用通用系列单元进行餐厅设计,由图1可见,组合形式为T-42/84(3个)、T-84/84-1(1个)。在餐饮家具选材上,多为人造板、钢、贴面等,以4人桌和单人座为主。


         3.2.2购物部分设计
         为满足司乘人员的购物需求,在此次扩建中设置了一个24小时便利店,由图1可知,采用了T-84/84-1(1个)。为尽可能加大经营面积,无需单独设置储藏间,仅需把备销产品储存于货架下方或背部即可,也就是将货架和货柜组合起来,并做货架合理摆放设计。
         3.2.3公共厕所设计
         本设计以卫生间系列单元方式为准,由于原有服务区综合建筑内已有公共厕所,此次无需安装规定进行大面积设计,基于场地限制,仅采用W-84/84-1(1个)。
         3.2.4连廊设计
         连廊设计是此次设计的重点,采用连廊系列单元与场地结合的方式。1)坡地部分。由于坡地内有新栽植的珍贵树木,因此,可利用连廊单元连接起坡地东侧的扩建综合服务建筑和货车停车场。此次设计主要采用L-42/42(3个)进行组合,共同连接成A连廊。2)绿地部分。基于上述考虑,绿地部分的南北向仅7m宽,设计时采用了L-82/42(1个)组合L-42/42(2个)。同时,采用L-84/42(2个)组合L-42/42(5个)构成B连廊。用于连接坡地和绿地两个部分的综合服务建筑和连廊。
         3.2.5围护结构设计
         在墙面布置设计中,需要排版布置墙面,即NALC板布置前,要先确定外墙、隔墙NALC板的厚度。基于本地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的气候情况,可选择150mm为NALC外墙板最小厚度。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在设计时,具体可采用外墙板200mm厚,隔墙板100mm厚。并按照上述所选标准单元墙板进行布置。采用NALC板材竖装方式进行外墙面设计,并外挂毛石板材,利用龙骨在NALC板上安装。
         3.2.6屋顶设计
         将中国古典传统屋顶结构进行抽象化提炼,并结合现代钢结构技术,通过钢梁进行坡屋顶制作,从而和钢柱构成一榀框架。
4、绿色发展措施
         相对于城市建筑,绝大多数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位于空旷环境中,各种设施(如给水、电力、供暖设施等)往往要靠自建来解决,同时各类物资的补给对外界有很大的依赖程度。因此,应当考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等绿色生态因素,更好的保证服务区的未来正常运行。本项目中的绿色设计主要有:(1)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楼中庭上的大片玻璃顶采用太阳能光伏材料夹层玻璃,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为服务区设施提供电力支撑;(2)节地措施:在南区预留部分用地,前期作为房车基地及生态公园,后期可以根据日后需求进行服务区扩建;(3)设置雨水回收、中水回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流经屋面、地面的雨水,建筑的生活废水等进行收集,再经过一定的处理,即可用于景观绿化用水、清洁道路用水、洗车修车用水、卫生间冲厕用水、冷却水补充等,还可以用于土地入渗以补充地下水,从而加大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率,达到节水的目的。(4)透水地面: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景观步道等其他硬质铺地采用多种透水性地面材料,增加铺面透水性。
结束语
         现今随着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发展,早期的服务区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我国迅速增长的汽车数量的需求。因此,通过从某服务区设计实践中进行总结,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升级方向进行研究,以期对新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具体建设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陈威,张方晴.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9,50(07):812-814.
[2]苟永兵.高速公路主题型服务区景观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3):84-85.
[3]杨艳丽.探析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07):271-272.
[4]张玲.山地建筑设计理念在山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01):272-275.
[5]王亚飞.浅述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J].西部交通科技,2018(04):66-68.
[6]李任娴.山地建筑设计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
[7]赵万民.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思考[J].规划师,2016(6):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