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各类公用工程项目不停的启动并投入建造,可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情况却不理想,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管理工作十分混乱,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以及意识薄弱,应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进而促使安全生产实现最佳目标。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管理现状;管理对策
前言:21世纪,中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全国各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停的加快,例如:立交桥、公路,大型隧道等基础性设施的建设。然而,随着基础项设施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各类施工安全问题频繁出现,而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率逐渐递增,市政建设工程的安全情况非常令人堪忧,面临公用工程的建设情况,怎样遏制这样的严谨情况,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类损失,对于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就是一项挑战,本文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解决对策。
1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简述
市政公用工程顾名思义就是为城市居住人群提供服务的工程项目,通常包含在建、改建、扩建的市政工程项目。通常包含城市的道路工程、原理工程、污水处理以及垃圾处理等工程项目。市政公用工程和其他的工程差异性很大,其具备施工现场灵活多变、影响范围广泛、工作环境较差、作业环境复杂等热证,鉴于此,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而言至关重要,这就是人们看重市政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的原因。市政公用工程对比其他的工程项目,其具备较为广泛的影响范围,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更是直接呈现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与服务意识,由此表明,市政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城市公民对政府的态度,所以,做好市政工程至关重要。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事故对比其他工程类事故,其拥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因素,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然而,大部分事故的出现和其安全管理因素息息相关。针对市政公用工程展开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可成功减少事故的出现率。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通常是安全管理理论与方式在市政公用工程领域的直接呈现,通常包含施工企业、施工业主、和其建立机构、中介组织对有关工程项目实施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基于安全理念、理论、法律法规最直接及具体的微观管理。
2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2.1安全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的约束,我国势必要及时出台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怎样有效执行,离不开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的对法律知识的积极学习,并严格遵照法律规定执行。此法律的颁布与执行更好的监督并规范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拥有法律的支持,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人员应严格遵照法律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可对于越发复杂的生产环节来讲,安全事故的处理缺少适当的法律依据,各类规范缺少完善性,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若是发生安全事故,怎样处罚线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人员并没有规定的标准,将无法实施有效的处理。不仅如此,如何奖励表现优秀的人员,也非常重要,缺少规范的参照标准,而对于表现优秀人员的奖励往往会激发其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激情的学习安全操作知识与规范,自觉将安全操作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有助于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2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足,管理意识薄弱
大多数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入职要求非常低,并不需要人员具备专业证件上岗,在入职之后并不需要参与安全管理培训,无法满足安全管理标准。管理者需要监督多个环节的施工,可因为安全管理观念不足,导致任意环节出现问题引发安全事故,他们在管理工作中通常会按照自身的安全管理经验,并没有结合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许多施工操作人员,例如:挖掘、运送材料的司机并没持有上岗证就可以上岗作业,甚至会超载装运,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还有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开支,采购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并未进行安全检验,甚至直接采购二手甚至快报报废的机械设备,稍作维修就继续使用。
施工材料的采购也是同样如此,因为材料类型众多,安全管理部门并没有针对性的建立管理系统,没有寻找国家标准进行材料的采购,导致发生各类安全隐患,管理者是否具备丰富的安全知识,安全管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用工程的安全施工。
3现如今,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策
3.1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可有效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管理制度的建设应该和管理对象的特征互相呼应,可对施工现场各类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第一,应创建敢为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线管考核机制,并和个人绩效直接挂钩。第二,企业安全生产部门和分管负责人应该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工作,指导并督促施工部门增强施工安全管理,尽可能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第三,应该增强安全生产措施的费用投入和管理。完全投入主要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保障,施工企业应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投入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才能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统计。第四,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为每一位参与施工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安全理念。
3.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意识
施工企业与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势必要站在战略高度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审视。施工企业势必要切实执行《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有关标准,项目负责人甚至企业负责人均要亲自到现场对各类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管理。一旦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问题,势必要及时的采取对策进行整改。在进行工程的结算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在制度的源头切断安全隐患的出现。针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重视施工人员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在普及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包含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应急抢救等内容,不同工种的安全教育内容应该具备针对性,为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提供保障,才能保证施工人员具有适当的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之后顺利上岗。
3.3大范围倡导标准化工地建设
标准化工地的建设主要是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政府有关部门应严格遵循“标准化工地全覆盖”原则,深入了解标准化工地的创建活动,利用标准化工地的评选,建立典型的形象,有效提高本地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结合本地具体制定的施工工地标准化管理内容,不但应该包含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其中涵盖施工质量管理与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规范。不仅如此,在创建标准化工地是应该增强监督管理,为评审结果的合理、公平提供保障,针对获奖工地采用必要的奖励与政策优惠,让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发挥。
结论:
概而言之,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离不开管理者的责任心,将集体利益和职工生命安全放于首位,准确处理生产和安全、效益之间的关联,依法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且意义重大,管理者应该不停的进行综合与探索,让安全生产明确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之中,才能让安全生产实现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勇.广元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88-189.
[2]张曦,花晔.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与预警机制探究[J].科技尚品,2015(07):14+44.
[3]苗峰松.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6,42(19):231-233.
[4]诸葛萍.试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06):16.
[5]陈丽桥.试论新时期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