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探微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张前军
[导读]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对施工质量
        摘要: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其对施工质量、进度、经济效益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随着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数量和水平的提高,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成本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有必要针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工程最终建设的效益和水平,推动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引言
        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通过成本的分析、核算、决策及控制等环节,最终实现科学管理的行为,就被称为是成本管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单位为了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施工的质量、缩短工程的工期、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把工程项目的承包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好与坏,与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对市政项目的成本控制,不是看工程最终的中标价格是多少,而是从投标初期开始,一直到工程的竣工、结算和移交的整个过程。
        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意义
        1.1 有助于施工单位对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控制
        施工企业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因为市政公用工程往往工程量大且系统性强,需要完善的管理控制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各个参与招投标的施工单位也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依靠先进的管理能力提升竞争能力是关键。成本控制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工期控制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单位的管理中,成本控制关系着管理水平的高低。
        1.2 有利于施工单位效益的提高
        施工单位承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利益是其主要业务内容,也是企业利润来源,为了保证实现施工单位的利润或者利润增长,就要做好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因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中标价是固定的,如何实现在对投入资金的有效利用,实现施工企业更大的利益就要做好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
        1.3 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
        当前大多数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都是通过招投标来确定施工单位,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参与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的竞争中,项目竞标价也被一家一家的施工单位压低,这就使得工程施工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中参与竞标的施工企业只有在做好成本控制的条件下,才能有底气参与竞争,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才能保证自身的利益实现。
        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第一,开源节流。每一笔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去审查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收入,在日常各个项目的核算过程中,必须对预算和实际的成本进行分析,总结出成本节省和超支的原因,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从而降低成本。第二,实行全面控制。该项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项目的成本需要全员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指标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可见,项目成本控制是很多人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与项目有关的所有人员或部门来共同努力实现。另一方面,对项目成本的控制要贯穿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是指在项目确定下来后,经过施工准备、施工、竣工,一直到保修期,每一比费用,都要进行成本控制。第三,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对于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来说,应该特别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因为对于施工准备期的成本控制来说,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后期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工程过程中,由于盈亏没有确定下来,如果出现差异,可以有时间调整,因此把成本控制的关注点放在施工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第四,推行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执行计划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把大目标进行分解,并对每个小目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要求,之后落实到各个部门、单位以及个人。
        3 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对策
        3.1 成本控制预警系统
        在市政公用工程整个施工阶段中,各阶段不仅彼此依存,而且有制约关系。如果单独片面地针对某个阶段进行控制,不考虑整个施工过程,就不能很好地对工程总的造价进行控制。所以应该建立整个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预警系统。成本控制预警系统的警度设置如下:实际成本应不超过目标成本。如果实际确实超出了,那么超出的程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们也认为不存在问题的,正常的。确定预警的警度时,我们可以通过挣值分析法中的“三等分”原则进行操作。利用已完工程预算费用与计划工作预算费用进行对比,超出部分的比例由企业管理者来制定,如果超预算大于5%内,认为正常合理的;如果在5%-15%内,表明施工阶段成本状况出现问题,处于危机的边缘,此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发生成本危机;如果在15%-30%内,已有潜在危机,应制定必要的应对方案,以防止成本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要是大于30%,说明此时项目具有严重的危机,有必要停止施工,研究其原因并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3.2 施工过程中期变更控制
        所谓变更控制,当出现变更时,应当全面的分析变更的影响,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变更。变更控制需要做的工作是明确变更因素,分析变更影响,对有必要的变更进行落实,并且控制其时间节点。首先,应当确定变更是否在合同的规定范围之内。在工程处于程施工阶段时,工程变更主要来自施工单位,有时设计单位发现设计问题时也会提出变更,但相对较少,其他单位基本不对工程提出变更。不管提出变更的单位是什么单位,在提出后都要经过设计部门进行评估,评估可行后再进行变更,然后由变更所涉及到的相关部门进行执行。工程变更的出现一般会引起着工期和成本的改变,这使得成本的管理难度加大。所以,施工成本的管理部门就要及时对工程变更进行分析,将其对成本的影响分析出来,包括其可能造成的索赔等问题,并整理归档。
        运用价值工程对方案变更进行控制在施工阶段时,工程变更中的方案变更所处的份额较大,由方案变更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现象非常突出。价值工程综合考虑了技术与经济,符合了施工企业的需求,所以,价值工程理论也能在施工阶段中成为企业的一个选择方法,给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提升都提供帮助,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益。施工方案与成本息息相关,在施工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社会环境条件、参加人员的素质、设计要求、施工企业水平等,多提供几种方案进行分析,以选取较好的方案为企业节约成本。
        3.3 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系统
        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標为质量、成本和进度,三大目标间彼此影响、制约。比如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可能会需要增加成本投入和适当的延迟工期。项目的特点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三大约束目标的集成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另外,挣值法要在工作已经结束并验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应用。施工全过程中采用挣值法仅综合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综合控制,没有涉及质量,不利于对项目质量、成本及进度控制进行集成管理。为加强质量管理,施工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该建立质量监控系统。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管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能够及时发现其中所存有的问题,并且提出一定的策略进行应对,进而促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整体的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尹玉.标后预算管理在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中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3):59-59.
        [2]曹蕾.浅论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与降低成本的相关措施[J].科技视界,2016(6):14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