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3期   作者:李文彬
[导读]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
         摘要: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必须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也很大。为了保证我国水利建设的顺利建设,首先要做好水利建设质量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施工;施工质量管理
         前言: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质量管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趋于完善。现阶段,水利工程行业已建立起以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市场主体,将承包人、有资质的工程法人和监理单位纳入管理体系,推动质量管理朝着合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逐步科学化,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持续管理,不仅可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经济稳步提高。因此,应不断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为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1.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以施工质量为基础,以施工管理为抓手抓好施工进度。我们要坚持安全实用的原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我们要做好管理工作,还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1管理对象的动态性
         水利工程投资形式相对多样化,不同投资形式选择的投资方式也不同。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受自然环境和时间的影响,不同工程的施工要求也不同。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越来越富有活力。
1.2管理目标的综合性
         由于水利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环境干扰因素多,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确保更好的施工质量。
1.3管理行为的专业性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专业要求较高,在整个管理中的规范性要求也较高。
1.4管理协调工作的复杂性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施工的长期性,这些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是不稳定的。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的不稳定,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都是流水线式的,所以在施工人员的组织协调工作上有一定的负荷。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容易受天气影响,采取露天作业。因此,项目管理面临诸多风险,导致其管理难度加大。
1.5管理的过程的多变性
         水利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会导致水利工程发生一定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已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对目标进行分解和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管理效果,这也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建立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管理部门的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到人。由于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责任划分不清,导致质量管理意识淡薄,质量管理目标难以实现。
2.2施工质量控制流程不完善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与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完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才能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但是,目前这一目标难以实现,主要存在于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不严谨、质量管理不规范等方面。例如,在整个项目质量管理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流程。即使管理流程已经建立,但还不够紧密由于项目的特点,缺乏全面性和适应性,也就是说它的实用性不强,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实施细则,以减少质量管理漏洞,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3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有缺陷
         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多采用事前、事中、事后三种控制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忽视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不严密、事后控制不彻底等问题。就工程项目而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其中预控是最关键的。材料质量控制不严,检测不到位,或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存在问题。
2.4工程施工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施工队伍水平低是影响水利建设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时,往往忽略了必要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规范,而在使用相应的施工材料时,也选择了裁员,严重偏离了合理的建设标准。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存在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等严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对策
3.1增强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人是一切活动的执行者,是第一生产力。水利工程规模大、投资高、环境复杂,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员工对质量管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把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深入到全体施工人员的头脑中,引导他们更好地工作。此外,不仅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对质量管理意识的领导,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管理,真正实现质量管理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才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3.2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第一”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条件。一个工程能否高质量地完成,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密切相关。只有把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把关,切实履行责任,才能保证施工不出问题,保证工程安全。不同的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水闸工程、泵站工程、河道开挖疏浚工程、河道护岸护坡工程,或采用塑料防渗墙技术、钻孔灌浆技术等,施工工艺不同,施工质量控制点不同。因此,为了控制重点工程的先后顺序,更好地找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我们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进一步规范施工过程和作业过程,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防止质量通病的发生。此外,要制定详细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将质量管理全面纳入项目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确保质量责任制考核全面实施。
3.3健全自检制度与加强监督检查
         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健全的自检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只有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才能保证水利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因此,应实行“二级三检制”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图纸会审的完整性、技术交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同时,要建立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流程,细化各项操作方法,通过健全机制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奖惩分明,全面落实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3.4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人,其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企业还应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和素质的考核,这样既能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又能为高水平的施工工作选拔更高素质的施工人员。企业也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结语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发展迅速,质量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技术水平低、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受到很大制约。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外,要求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切实做好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正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简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1):75.
[2]黄辉.小型农田水利施工监理质量控制重点[J].商品与质量,2017(16):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