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幼儿幼小衔接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伍代芳
[导读] 幼小衔接作为当前教育中较为突出问题,成为当前幼儿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致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根据小学环境,同时要加强多方面的考虑,合理布设教学环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做好农村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策略展开深入研究,致力于幼儿的发展。

伍代芳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中心幼儿园  564405
【摘要】幼小衔接作为当前教育中较为突出问题,成为当前幼儿教师面临的主要课题,致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根据小学环境,同时要加强多方面的考虑,合理布设教学环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进行了阐述,重点对做好农村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策略展开深入研究,致力于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幼小衔接;教育差异;策略

        一、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一)教育方式的变化
        幼儿教育作为重要的学前教育,为幼儿接受基础教育搭建了桥梁。幼儿园教育则强调“体、德、智、美”的原则,其中幼儿园教育更关注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注重游戏化教学,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让幼儿在无忧无虑中成长。而小学教育则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家长与老师则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成为该阶段的主导活动,小学生从此肩负着学习方面的压力,肩负着升学考试的重担。
        (二)儿童心理上的变化
        当幼儿走出幼儿园踏入到小学的校门,则意味着他们的身份已经发生了转变。幼儿阶段完全出自于父母的“保护”下,当孩子步入到小学阶段时,则需要独立承受学习上的困难,开始尝试了人生旅途的第一步,很多事情需要儿童自己进行解决,他们需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要孩子勇于承担,勇于面对,而不是像幼儿阶段那样无拘无束,致使他们在心理方面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幼儿教师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她们每天肩负着保教的责任,不但要照顾幼儿在园区内的生活,而且还需要陪孩子玩各种游戏,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着一颗童年般的心。清晨教师需要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待着每个孩子,傍晚目送每个孩子被家长接走,幼儿教师付出了与家长一样的爱。而小学教师则坚持以教育为主,虽然肩负着孩子保育照顾的责任,但与孩子的相处时间逐渐在减少。



        二、做好农村幼儿幼小衔接的策略
        (一)生活环境布置逐渐趋近于小学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即将步入小学校门的大班幼儿,幼儿教师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尤其在生活环境的布置方面,需要适当的更改其作息时间,例如大班幼儿午睡时间要适当的减少,尽可能的延长上课的时间,为小学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智力活动的次数。从环境布置的角度来讲,尽可能的向小学环境靠拢,改变课桌的摆放方式,根据小学课桌的布置方式进行,便于提高幼儿课堂专注力。此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开设一些与小学学习相关的常规训练,按照小学生的要求对幼儿进行要求。
        (二)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
        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要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邀请幼儿家长到幼儿园,向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同时,幼儿教师要将当前幼小衔接工作的计划向家长进行解释说明,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园的常规规划。此外,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架起了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设置幼小衔接专栏,能够让幼儿家长更好的了解当前幼儿园的教育观,并且要积极引导幼儿家长参与到其中,使得幼儿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发展。
        (三)发展幼儿学习适应能力
        当幼儿步入小学的校门以后,学习成为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通常主要以读、写、算为主导。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切勿让幼儿过早接受具体的课本知识,很多幼儿教师已经走进了这个误区。幼儿教师应当注重幼儿的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其中较为常见的方式有抽象符号操作、观察比较、空间关系理解等。在保证当前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热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向小学阶段过渡,进而增强幼儿学习的适应能力。
        (四)语言认知能力的准备
        幼儿语言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入学后的语言表达。基于此,当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能够与幼儿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尤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尽可能的布置口头作业,为幼儿创造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例如,幼儿教师可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例如智力游戏、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通过当前这些游戏的设定,能够激发孩子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为幼儿步入小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步入小学的校门,往往发生了诸多发生了诸多方面的变化,例如幼儿心理变化、角色变化、师生变化等,当前这些变化对于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做好教学方面的设计工作,尽可能的向小学环境进行靠拢,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进入小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刘新红.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