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融合 傅美荣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9月   作者:傅美荣
[导读]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之间有着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整合路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幼儿教育活动和班级日常活动中突出德育目标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与班级管理直接联系起来,全面做好德育工作做好幼儿班级管理,引导幼儿思想品德的良好发展。

傅美荣   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双岭幼儿园  711700
【摘要】幼儿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之间有着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幼儿教师要积极探索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整合路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幼儿教育活动和班级日常活动中突出德育目标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与班级管理直接联系起来,全面做好德育工作做好幼儿班级管理,引导幼儿思想品德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德育;融合.

        前言: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启蒙阶段,属于教育基础的重要部分。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级是幼儿园的“单元”,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关键部分。班级是幼儿最接近的环境和最具体的生活场所,对幼儿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班级管理的好与坏。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融合到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幼儿班级管理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幼儿,而且能促进整个幼儿园管理的协调发展。可以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促进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为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需要依靠一系列载体来取得良好的效果。以往的经验证明,枯燥的理论道德教育不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同时,它也存在着方法单调、枯燥乏味等缺陷,难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幼儿德育,就必须把德育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幼儿班级的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覆盖面很广,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广阔的起点,可以为德育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德育在幼儿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辨别是非,积极配合教师完成班级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与德育相结合,可以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和教育效果。
        二、德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1幼儿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落实要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
        德育在幼儿管理中的渗透不仅仅是一个事实。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仅使用语言来教育幼儿并提高他们的道德,那一定收效甚微。 德育不是喊口号,而是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否则,幼儿只知道这样一个空洞的德育理念,幼儿们就不可能理解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
        1.2让德育水滴式渗透到幼儿心理
        德育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老师则是幼儿的榜样。 从小事情开始,渗透幼儿的道德教育观念。 例如,如果您想教育幼儿课上课下懂礼貌,教师应尽最大努力树立榜样。比如,要想让幼儿之间和谐友好,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冷静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德育的目的。如果把德育工作局限于一次班会或一次活动,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所以我们不应该急功近利。要在学校生活中渗透良好道德品质,帮助幼儿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效果。
        1.3合理鼓励和纠正幼儿的错误
        幼儿处于懵懂时期,模仿能力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如果在同一领域进行批评,这种方式不能有效地帮助纠正错误,反而还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影响以后的教育。


同时,过度赞扬幼儿也可能使幼儿自满,这也不利于德育的渗透。
        三、德育教育融入幼儿班级管理的方式
        2.1老师做好幼儿的好榜样
        教师不仅是班级管理的具体执行者,而且还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实施者。老师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自己对幼儿的影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幼儿树立好榜样,在模仿过程中让幼儿学会遵守相应的制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无论是在日常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还是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必须遵守思想道德标准和相关的行为准则,指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清洁教室,礼貌地沟通,并以身作则。在长时间的模仿老师行为的过程中,幼儿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认同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时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养成不违反课堂制度,不做不良行为的习惯。
        2.2幼儿教育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范围很广,基本上包括幼儿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幼儿活泼好动,所以幼儿园的幼儿基本上都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度过的,这些活动高度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同时也达到教育效果,这是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班级管理时必须注意的部分。同时,幼儿教育也是德育的最佳载体。教师将幼儿教育活动与德育相结合,根据活动目标、内容和要求,渗透相应的德育内容,使幼儿在感受活动乐趣的同时,容易接受和主动探索德育内容。因此,德育品格日复一日的渗透到幼儿的内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比如在组织幼儿开展炭化木建筑活动时,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制定完善的活动规则和制度,特别是对安全管理部分进行科学细致的发展,保障幼儿活动的安全。
        2.3突出班级常规中的德育内容
        幼儿班级管理离不开各种班级常规制度,是规范幼儿行为、促进幼儿形成正确认知、养成优良习惯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融入德育内容,使幼儿在遵守标准体系的同时,不自觉地受到良好的影响。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正确的思想,践行道德品质。比如,教师将培养幼儿勤俭素质的德育内容纳入班级卫生的常规体系,让幼儿对自己的个人卫生负责,引导幼儿自己穿衣铺床、洗脸刷牙。同时,要培养幼儿关心公共卫生的习惯,积极维护课堂卫生。
        2.4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直接挂钩
        德育与班级管理的直接联系,可以使德育成为班级管理的一部分,利用其他班级管理内容促进德育的发展,在德育效果的基础上优化班级管理。对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幼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并从中提炼出精华,融入到幼儿班级管理中,从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直接践行德育。比如,教师培养幼儿慷慨无私的良好品德,制定班级管理规范和要求,要求幼儿们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一起分享食物和玩具,以便班级管理可以为幼儿的良好道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公平意识和自我意识,就可以逐步实现。当然,教幼儿自己动手比老师教更困难、更费时。但是,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轻人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建设,我们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自豪。
参考文献:
[1]章丽莉.小班幼儿班级管理探讨[J].时代教育,2016(22):251.
[2]杨行,成云.关于我国幼儿德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