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安全保卫和环境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彭江泳
[导读] 摘要:高校的环境对于做好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至关重要。
        浙江大学安全保卫处  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高校的环境对于做好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至关重要。环境的好坏,对于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对探索新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对策将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高校  保卫   环境    关系
        安全保卫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安全保卫部门以维护校园秩序,创造安全和稳定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和学校的稳定,保证教学科研和培育人才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校创建一流大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安全保卫工作的成效和高校内外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安全保卫工作的对象、内容、形式和方法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对探索新形势下安全保卫工作的新问题和新对策将是十分有益的。
        一、变化着的环境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在社会大环境中是一个子系统,高校周边的环境是开放且变动的。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包含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多种因素,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对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带来影响。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高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之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通过高校与国际上的科技文化合作交流的机会,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对我国进行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高校已成为敌对势力争夺的主战场。国内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繁重的任务,新旧体制的交替,社会腐败现象的产生,人们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使人民内部在基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具体利益出现了一些矛盾,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所导致的违法和违规现象,对高校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周边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高校的合并组建,使校区的分布范围扩大,校内的基本建设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高校办学的多样性,与地方企业的科研合作,各种参观考察等,使校内的流动人员迅速增加,校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受高校周边环境的影响,校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也趋向复杂化,既有境外敌对势力、非法宗教和“法轮功”邪教的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也有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对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新情况、新特点,加强调查研究,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使安全保卫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时代给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校园环境的内涵和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任务
        校园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

软环境是基础,硬环境是保障,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高校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配合国安、公安部门做好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防范宣传,扎好篱笆墙,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减少各类案件的发案率。软环境可以是无形的,属于意识、策略范畴,如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保卫制度、网络信息渠道和管理队伍的素质等等。硬环境主要是保证安全保卫工作开展所必须的设备条件。校园的监控系统、校园的智能化道路管理系统、校园的门禁管理系统、安全保卫的校园巡逻车辆、安保人员的力量配置和安保装备的投入等等。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为保证学校完成各项任务而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为保证安保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学校提供良好的装备和支撑环境。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形成,建立在高校建设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取决于学校现有的条件的可能性,安全保卫工作要在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协调需要和可能的矛盾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建立有效机制,整合各种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促进学校稳定发展、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一项举措,而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依靠各级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在高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和安全保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调动各条线、各区块的力量,主动适应外部大环境,积极营造内部小环境,使校园环境达到安全、有序、和谐、稳定。要建立学校、校区、院系综合治理机制,建立各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制度,落实各学院系、各部门与学校签订综合治理责任书,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自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与学校签订责任书,意味着各级组织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立相应的安全保卫责任制,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明确安全保卫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落实各项防范、检查和督办的制度和措施,制定考评和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是承担学校安全保卫的职能部门,对进出校园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管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配合国安、公安部门查处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基层单位进行业务检查和指导;制定预案,对突发事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机制;对深层次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保卫工作机制和网络。
        新形势下的保卫工作是长期而复杂的,要适应大环境的需要,提高保卫工作队伍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艺术。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环境的变化增加了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其次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要融入到地方的公共安全的大环境中去,及时获取信息,取得地方的帮助和支持,配合地方共同营造社会安全稳定的大环境。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本治源,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也要适应建设“平安校园”的需求,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和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