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7283319800322XXXX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由于在震动小、噪声低和经济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一些复杂地基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但同时,该技术在实践中仍然具有隐蔽性强、施工难度大、容易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做好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制作;混凝土灌注
引言
近年来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这是因为此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其也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同时在灌注混凝土施工中也会出现钢筋笼上浮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
1钻孔灌注桩技术概述
钻孔灌注桩主要说的是在施工现场,用机械设备完成钻孔工作,之后在钻孔中放入钢筋笼,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从而形成的一种灌注桩。把这类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到,其复杂程度更高,技术要求也更高。但是也有很多技术优势,比如其隐蔽性很强,所产生的噪音干扰较小,也不会对施工场地的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另外,这类施工技术也可以应用在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中。虽然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工作内容较多,这主要因为,这是一项隐蔽工程,其施工程序也较多,也会受到地下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做好地下环境的调查工作,从而更好地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
2.1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
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其首要优势就是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可以将桩基和土壤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建筑工程的地基也更加的牢固。另外,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还可以对注浆进行加压,也可以提高地基的牢固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渗透性[1]。
2.2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不仅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解决,而且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地形条件进行不断的优化,另外,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也较低,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帮助施工单位解决施工成本。最后,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进而节约工程成本。
3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实施要点
3.1准备工作
在建筑施工前期要做好施工准备。第一,在施工中进行场地的勘察以及清理,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钻孔的具体位置。第二,进行测量放线作业。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处理,提升工作精准性。在初步确认工作之后要对其进行反复的核对分析。第三,进行施工设备的检测分析。在施工中要对应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测与调试,保障其符合各项标准以及要求。确定钻孔仪器的安装位置,避免位置有偏颇而造成失准的问题。第四,根据现场的施工状况、土壤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泥浆,凸显钻孔桩施工技术的优势,充分地提升地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2钢筋笼的制造和安装工作
我们可以了解到,工程方案都有具体要求,因此生产技术人员首先要进行钢筋的质量检查工作。主要进行的是,钢筋直径、尺寸、数量和质量规格的具体审查工作,避免因为钢筋质量问题造成变形问题。在进行钢筋笼制作工作时,要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要做好钢筋类型的实际选择工作,再开展制作工作。可以采用切割,矫正,焊接等技术来制造钢筋支架。主架构应当是整块铁钢。
钢筋不同斜面的直径大概在5~9米之间,从而确保灌注柱的质量水平达标,做好钢筋笼之后,安置在整洁干燥的区域,并且进行合理堆放。在进行验收检查的过程中,要确保钢筋支架的长度达标,从而和设计高度一致,做好钢筋笼的放置工作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钢筋。在运输钢筋的过程中,要采取捆扎方式,为了提升钢筋支架的焊接效率,钢筋支架的长度尽量不要达到47米以上。在放置钢筋笼之前,先要检查钻孔的底部情况,确保没有过多杂物和变形问题,然后进行放置工作,在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时,如果其体积过于庞大,那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吊装工作,再进行单面焊接安装工作。还要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技术要求,混凝土预制块也可以用钢丝进行捆扎工作。
3.3钻进成孔施工
钻进成孔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较为关键的施工流程,具体操作如下:①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设计的分析,在符合施工设计的基础上方可进行钻孔;②在实际的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沉渣深厚的检查,在沉渣厚度符合标准以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③在成孔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相关的原始记录,保证所有的施工过程都有据可查;④在孔位钻进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桩径的分析,保证桩径大于等于施工设计中的桩径,对于容易出现坍塌或者是不良状况的土层,施工人员在进行孔位钻进时则需要控制钻进的速度,加强对桩径的保护。
3.4清孔施工
清孔施工是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较为重要的流程,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进行清孔施工的时候,需要分两次进行,并且在清孔施工完毕以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单独的验收,保证清孔施工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第一次清孔的时间一般需要控制在40min左右,第二次清孔则在钢筋笼安放完毕以后。在清孔施工结束以后,施工人员需要马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灌施工,以此来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效果。
4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优化应用
4.1避免出现导管提漏现象
施工人员在应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想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还需要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导管提漏、引发注浆管道堵塞的现象。为此,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细节的控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对细节问题进行处理。例如,施工人员需要对煤浆管道埋的深度进行有效的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测深锤来实现定位和定点施工,将管道的深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混凝土表面高度测量工作的分析,严格比较测量数据,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4.2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上浮主要发生于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灌注速度过快、导管埋置过深都会引起这一问题。灌注桩直径越小则钢筋笼上浮问题越容易发生。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要注意对导管深度进行严格控制,导管深度通常在2-4m,当混凝土灌注即将到达底部时减小埋深,从而使混凝土下降对导管造成的冲击降到最小。记录混凝土灌注时间与埋管时间,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与时间。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比较成熟、先进的技术,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是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其不同的特点,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姚卫华.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11):92-94.
[2]范宇.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32):39.
[3]刘玉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浅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30):117-118.
[4]华永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20):43-44.
5]薛伟.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19(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