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1;2、中建材凯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民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但是,实际当中软土地基在渗水性能力方面比较差,并且承载力也比较弱,使多数工民建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软土地基采用大量的措施进行处理,使其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从而改变它原有的变形性质或者是渗透性质,以提高地基的牢固性,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在当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越来越快,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所以人们对于各种不同类型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重点施工内容,一旦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所以,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从根本上保证软土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1软土地基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对软土地基进行改良,首先应当明确其特点:(1)透水性差,软土的透水性能很低,垂直层面几乎是不透水的,对排水固结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长。同时,在加荷初期,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的强度;(2)高压缩性,软土由于孔隙比大于1,含水量大,容重较小,且土中含大量微生物、腐植质和可燃气体,故压缩系数较高,所以具有高压缩性的特点,容易产生形变而影响建筑工程稳定性;(3)触变性,触变性是软土地基所独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原本固态的地基土壤发生流动;(4)不均匀性,软土地基构成复杂,内部空隙和有机物较多,所以不同的软土地基,以及同一软土地基当中不同部位的承受能力也会存在差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则会导致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5)沉降速度快,软土地基的沉降速度与地基荷载能力存在比例关系,荷载越大沉降速度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在现代大规模房屋建筑的施工中,必须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建筑的使用寿命才能得到保障长。
2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现存问题
首先,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众所周知,对于软土地基而言,一般这种类型的地基的渗水性普遍比较差,甚至有部分地基无法实现渗水。这种软土地基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不同类型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严重的沉降或者是变形等问题。这样不仅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和要求,而且还会直接威胁到建筑物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效果。其次,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压缩性特征,所以在施工时难度也普遍比较大。在对软土地基自身的结构进行结构分析时,发现其结构大多数都属于饱和粘土,其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压缩性特征。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地基就会承受比较大的压力,这样就会导致土地出现严重的变形情况,进而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
3工民建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沉降或者是变形问题,要加强技术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要强调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对专业处理技术的个性化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妥善有效的处理,那么后期不仅会造成施工工期的延长,还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3.1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是当软弱土层厚度不是很大的时候,一般是直接利用置换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将处理范围内的部分或者全部软弱土层进行挖除,置换成其他稳定性好且无腐蚀性的普通地基材料。换土垫层与原土层相比较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变形小等优点。根据换填材料的不同,将垫层分为砂垫层、砂卵石垫层、碎石垫层、灰土垫层、煤渣垫层和矿渣垫层等。这种方法在应用时,比较适合被应用在一些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层表面。在施工时,工作人员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开挖深度给予一定的关注和重视,尽可能避免出现超挖和欠挖等问题的出现,这样可以实现对成本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3.2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是将化学溶液注入地基土体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胶凝物质将土粒胶结起来,增强地基强度。采用的化学浆液有水泥浆液、以水玻璃为主的浆液和以丙烯酸胺为主的浆液等。通常采用的加固的施工方法包括灌注法、旋喷法和硅化法等。在地下顶管施工时需要增加地基强度,减少流沙、淤泥、含水层对施工的影响时,通常使用化学加固法对地基进行处理。
3.3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当前软土地基常见处理方式之一,也是最为主要的施工手段。排水固结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即先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以缩小软土地基的空隙,使得孔隙水压降低,促进软土地基土体固结,进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地基的抗剪力强度,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良好条件。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排水固结处理技术当中又包括有砂井法、排水电渗法、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其中砂井法主要通过在地基当中布置砂井,并开设沙沟和砂垫层,有效控制地基之间的排水距离,实现地基强度的提升;排水电渗法在地基当中布置电极以促进水分子运动,实现排水效果。
3.4 强夯法
对于孔隙较大的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强夯法指的是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用重锤自一定高度下落夯击土层使地基迅速固结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孔隙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法施工费用低,节省投资,但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及设备会造成振动影响的情况下严禁使用,必需时应采取防振、隔振措施。
3.4水泥搅拌桩技术
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将水泥作为固化剂,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注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使土体固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首先,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选择硅酸盐水泥,对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要进行认真的检查,指派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检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第二,工程准备之后需要进行试桩工作。正式施工之前,通过试桩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了解,从而得到有效的施工参数。第三,对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水泥搅拌桩在进行钻进之前,需要通过对堵塞的现象进行检查。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清洗管道,防止出现堵塞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一直以来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所以在针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各种加固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为软土地基处理效果提供保障。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还可以推动建筑领域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涛.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29):105-106.
[2]冀业.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01):57.
[3]杨永平.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