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高层建筑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杨志刚 张云华 邹祥帅
[导读] 摘要: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建筑特征和施工特点,对比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工程造价中的费用投入比例,探讨了影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从而提高超高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效益。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阐述了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建筑特征和施工特点,对比分析了超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工程造价中的费用投入比例,探讨了影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从而提高超高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造价控制;施工企业;现场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超高层建筑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各大城市悄然耸立起一幢幢摩天大楼,引领城市走向繁荣、提升城市品质。建筑施工企业也纷纷跨进新的发展时代,跻身于超高层建筑领域,在充分共享各项建筑新技术、建筑新材料、施工新工艺的同时,更望获得丰厚的利益。这其中利益的产生与超高层工程造价的组成和控制密切相关。本文认为施工企业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对造价管理应从施工措施、组价依据和市场影响等诸多方面考虑。
        1 超高层建筑工程主要特征
        超高层建筑无论从地下施工深度,还是地上建筑高度均突破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界限,进入一个新的管理层次。以下就通过分析超高层建筑主要建筑特征和主要施工措施特点,找出控制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
        1.1 超高层主要建筑特征
        1)深基坑施工。超高层建筑基坑施工深度均超过 - 10 m,地下 3 层空间设计,带来了深基础施工支护、降水两大措施体系的专项设计和施工投入。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超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厚度一般设计在 1m ~ 3m 之间;梁、柱截面积设计甚至达1.5 m2 以上;墙厚设计达到800 mm。混凝土施工质量对钢筋施工工艺、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制作原材料、外加剂、灌注温差控制和养护条件带来新的挑战和施工投入。3)高强混凝土施工。超高层建筑设计地下结构大量使用高强混凝土,对混凝土的配置、施工、泵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多为公共建筑,内装、外装体现高端设计、造型复杂、精装修标准高。新工艺、新材料的投入繁杂,需要精心组织和进行施工方案设计。5)多处于城市繁华地段,施工组织复杂、保障措施较高。安全、环境防护投入及施工干扰影响更为显著。
        1.2 超高层建筑施工措施特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措施主要依据超高层建筑特征而实施和设计,使工程施工更安全、工期质量更受控,企业收益有保障。比较突出和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施工措施如下:1)大体积混凝土钢筋支撑、循环水冷系统控温及多层保温养护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配置有专门的测温装置,并配专人负责、每 2 h ~ 4 h 检测一次,以随时观察混凝土内外温差情况,保证混凝土凝结期间质量;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投入一般为 3 层草袋 或薄膜,较普通混凝土养护投入较大;基础底板一般顶板配筋较重(三层配筋)需要采用型钢支撑、专人看护等投入。2)如防水等功能新型模板使用、柱定型模板设计、大截面构件、高支模施工措施在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直接地提高了模板投入量。除新型模板设计、定型模板设计专项投入增加外,大截面梁板、剪力墙等模板支撑投入较普通建筑大大增加,如梁板等结构满堂架投入等。3)高效钢筋连接技术使用。超高层建筑的钢筋连接一般会大量使用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镦粗直螺纹连接具有钢筋切割面倾斜度控制、连接力矩值严格、套丝精度高等特点,技术含量和工程造价大大提高。4)深基坑桩锚支护专项设计及内降水、坑外回灌的基础专项降水工程的投入。深基坑支护具有工程量较大、规模多样、含钢率高、支撑混凝土强度高等特点,拆除时需要采用爆破技术,施工困难、投入大;基坑降水过程需要直至满足结构工 程达到抗地下室浮力要求为止,施工周期长。5)高强混凝土施工。高强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严格,如混凝土浇灌前需要人工配合铺设厚度在 30 mm ~ 50 mm 间,较普通混凝土额外增加用工数量。6)运输通道措施。地下空间施工中,地下工程顶板作为主要交通运输通道、临时设施场地的需要,地下室顶板临时加固脚手架、作为行走通道处加铺钢板等措施投入,对工程造价和施工管理造成较大影响。


        2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阶段性造价影响因素
        结合我单位新承建的超高层项目,对于超高层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我单位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研究考虑。
        2.1前期策划阶段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做好项目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承建超高层项目过程中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进场前期,组织公司的全部力量,包括:合同、技术、质量等部门,慎重的对图纸进行研究分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同时结合传统的施工经验,对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类分项统计。特别是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以上各项成本影响因素,要进行重点分析。超高层建筑设计过程的特点:分阶段出图;图纸变更比较频繁。能否及时出图以及出图的频率的不稳定,较为严重的影响施工进度的顺利推展,极为严峻的挑战公司的工程造价控制能力,在前期策划研究过程中必须慎重考虑。
        2.2合同制定阶段
        合同的正确制定直接影响着项目承建过程中的各种结算的顺利推行,对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合同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合理的制定劳务、材料、机械合同,如何能够有效的通过合同
        2.3塔楼施工阶段
        每个超高层建筑都是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建设方甚至施工方的地标性建筑,其造价的昂贵都是无法比拟的,其形象的树立主要体现在塔楼部分。塔楼施工对于每个施工企业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造型的不规则、结构的复杂性,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施工企业对于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计划安排,各施工工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搭接关系。塔楼施工进度形象的突出了整个施工人力、物资的投入曲线,从而也成为在整个项目施工阶段体现施工企业的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重要区域和关键阶段。
        2.4装饰装修阶段
        超高层建筑的地标性建筑特色,对于外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再者,其自身的高度也决定了在装饰装修阶段,施工过程的复杂与困难。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特色:随着主体结构施工进度的推进,下部装饰装修可穿插进行,甚至可做到边施工、边装修、边入住,与传统的施工项目相比,不恰当的造价控制顺序,势必引起整个造价过程的混乱的制定,转嫁或者降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也非常关键。
        3 结语
        1)影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并不仅局限于上述所提到的计价依据、施工措施、市场情况等,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在超高层建筑中推行常规造价预控措施的同时,逐步建立超高层建筑造价预控体系,并完善相关控制措施。2)“开源节流”依然是施工企业对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硬措施,科学组织、合理投入、优化方案是进行内控、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超高层建筑施工索赔是实现开源收益的重要措施。超高层建筑领域为施工企业打开了一个充分发挥施工实力的空间,也带来了提升各项管理能力的机遇。3)应该在建设中密切与建设单位、设计机构、造价管理机构共同研究、探讨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合理、规范地进行造价控制,提高超高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综合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新凯. 基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16):15-16.
        [2] 程长涛,张廷涛. 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及控制要点[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1):21-22.
        [3] 高兴夫. 超高层建筑施工动态仿真与模糊综合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