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相关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邱勇辉
[导读] 摘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原有的地区地貌和人口聚居状态下进行内部规划, 做好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划分。
        身份证号码:45250119760613XXXX  广西
        摘要: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在原有的地区地貌和人口聚居状态下进行内部规划, 做好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必要环节, 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 主要对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探讨城乡规划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 设计; 管理; 方法; 必要性; 分析;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发展中要针对区域性特征, 对内部空空间组成、人口安排和生产、交通、商业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和安置。
        1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1.1 适用性不强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是进行地区性的产业调整和居民规划。城市化发展中, 需要对地区内部的空间形态进行调整。但是不同的地区由于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聚居状态均不同, 因而在居民区设立上也应该有所差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对实践调查工作不够重视, 在进行地区规划时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人口、产业的人文性因素也不够了解, 这些均造成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强。每个地区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由于地理条件不同, 地形和地势等均存在差异, 因而交通构造上差别明显, 另外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态也会因为气候、水文条件的影响导致产业发展类型不同。针对这些,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调查实践工作不到位, 将导致最终的规划设计结果与地区发展不适应。
        1.2 区域规划和总体规划冲突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进行区域规划, 是为了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 作出产业和经济等适应性调整, 但是区域规划难度大且范围广, 需要综合考虑的要素较多。但是在区域调查过程中, 需要同步同时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调控, 受地区发展的影响, 要遵从的客观要素多。而城乡规划的本质是对原有的农村、乡镇风貌进行调整, 改变原有的生产劳动方式,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总体规划是进行地区性改造, 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区域规划要尊重地区性特点, 实行特色型的地区规划和设计, 总体规划则是打破原有的经济面貌, 通过功能区调整, 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因而这两项工作在实践中控制不好度, 将产生明显的规划设计冲突。
        1.3 关键要素的控制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 经济市场活跃, 不同的产业类型不断出现, 市场要素增多的同时经济竞争也明显加强。在这种情况下, 影响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要素也增加, 规划设计中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增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城乡规划设计没有控制好变量因素和定量因素之间的关系, 导致规划设计结果与实际不符。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变量因素包括人口、商业和工业等, 人口的数量和聚集程度是不断变化的。城乡规划以前, 地区人口较少, 城市建设后, 人口大量涌入, 因而居民区设计和划分中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 地区的商业和工业发展模式在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前后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定量要素则是包括水系、地形和自然气候等, 这些要素的人工可控性低, 因而要合理运用及改造。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对这些因素控制不当, 将严重阻碍和制约地区的发展。


        2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有效方法
        2.1 完善详细、科学的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其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要在规划设计实践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规划体系。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是对原有的农村风貌进行改进和完善, 但是在地区设计中要做好设计流程的规定, 使规划工作具有足够的覆盖面, 并对不同的建设要素控制得当。因而在实行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时, 需要认真做好实地调研工作, 了解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情况, 包括水土、气候、交通、人口、产业发展等;这些作为城乡规划方案的重要参考要素, 需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了解哪些因素可控哪些不可控;最后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对规划项和保留项进行研究设计, 保证城乡规划符合地区特征同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2 变动要素的合理分析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要针对存在的变动性要素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控制, 不同地区的自然地貌不同, 为人们提供的生活、生产条件也不同, 因而在实施规划设计、再改造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要素的判别。例如关于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 要充分了解地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需求, 地区地形相对平坦, 人口数量对, 且第二、三产业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则地区的交通网络图应该密集而完善, 满足不同的运输活动需求;若地区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人口增速和密集度有限, 地区资源种类和存储量不足, 则产业经济发展前景暂不理想, 交通设计应主要遵守保守、可控原则。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变动因素较多, 因而在规划分析中要统筹兼顾、科学控制。
        2.3 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
        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需要在原有的地貌基础上实施功能区的重新划分, 并在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同时促进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 因而地区整体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均发生主要变化。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尊重科学发展管的理念, 做到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例如在产业发展中, 对于矿产资源埋藏丰富地区, 在发展第二产业时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开发, 当工业发展为当地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 可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兼发展第三产业, 以商业服务带动经济发展。而对于产业结构类型单一、经济发展不突出地区不能盲目开发当地资源, 可在国家支持和地方政府辅助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要从长远利益考虑, 保护环境, 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 促进地区的综合性发展。
        3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而对其组成事项和施用要点要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潘江秀.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08:1937-1939.
        [2]纪琳, 张丽萍.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探析[J].居业, 2015, 04:95-96.
        [3]贾铠针, 洪再生.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J/OL].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03) .
        [4]沈永伟, 叶龙.小议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与管理[J].民营科技, 2013, 06: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