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人民群众在长时间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文化,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因素,积极引入当地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历史遗存以及文化信仰等,使建筑设计更有文化内涵,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建筑形象
引言
在人类历史文明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同地区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能够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风俗习惯紧密融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也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也可以提高建筑文化的设计品质,保证建筑文化与民族、社会、时代发展相交融,确保建筑设计得到创新。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就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人们按照当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形成的特殊精神文化内涵。从目前来看,地域文化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受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人为因素则包括宗教信仰、政治、文化、经济活动等。因为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所以不同区域的人们也会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使得地域文化千差万别。
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与地域文化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地域建筑不仅能够展示出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而且也能够成为一个民族独特的标志,更好地继承并弘扬民族文化。在地域文化中,建筑都有独自的个性。例如:内蒙古地区由于草原面积辽阔,人们习惯于放牧生活,所以他们的特色建筑就是蒙古包。在江南水乡,由于雨水充沛、空气潮湿,所以必须要做好排水工作,使得南方地区的房屋屋顶斜坡非常大。由此可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融入地域文化特点,能够提高建筑的使用效果,而且也能够促进建筑设计的整体品质。
目前来看,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能够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地域建筑文化层次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建筑中平面布局、色彩、图案等表象文化,能够对人们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层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符号、建筑象征、建筑手法进行综合运用,让人们能够产生心灵上的触动,是建筑审美。第三层次是建筑地域文化的最高层次,将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意义,使建筑物得到升华。例如:提到故宫人们就会立刻想到北京,想到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一种最独特的建筑文化符号。
2地域文化传承的要点
由于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较大,而且大多数都具有封闭性和内向性的特点,使得不同地域之间的建筑差别较大。首先,在建筑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掌握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全面判断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特点以及民族风格,而且还应该对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进行深入探究,结合现代建筑知识和传统文化,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建筑。其次,在建筑设计时应该保证最终的建筑环境与地域特点相互协调,并且适当融入地域元素,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地域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最后,在建筑设计时要不断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深入学习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利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材料和理念,呈现出地域建筑的主要信息,确保建筑设计的整体特色。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建筑选址
由于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形气候因素具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充分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在城市建设发展时,建筑选址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勘察,按照地域地形地貌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的建筑。
在建筑设计时还应该积极加强对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保全原有土地生态系统平衡,使设计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例如:程阳风雨桥在1912年至1924年修建完成,横跨在河面,由石墩、木面、瓦顶共同组成,整个桥梁全长77.76m,宽3.75m,桥亭高20.25m,共有5墩4孔,每个孔的跨度为14.8m,与其他建筑同样采用青瓦白栈的设计风格,与当地建筑融为一体。利用黑白相间的横线进行分割,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整个桥身的装饰不多,非常淡雅与自然环境相生相合,体现出侗族人民的民风淳朴。程阳风雨桥最主要的建筑技巧是没有利用铁钉、水泥和钢筋就建立而成,这也是木石建筑的重要代表是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仅此一份。木质构件之间的巧妙连接、桥面上的亭廊、柱檩都利用榫卯结构连接而成,大大小小的木条纵横交错,结构精密。总体而言,程阳风雨桥主要由桥墩桥跨桥面和屋顶4个部分共同组成,构造非常的精致。如此巧妙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桥梁能够真正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
3.2建筑形象
在建筑地域文化建设时,其主要形象包括精神形象和物质形象两个方面,其中物质形象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在以地域文化为建筑背景的建筑中,设计者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地域性建筑既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受到人文历史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最终形成当地独有的建筑。例如:安徽地区独有的“四水归堂”平面布局模式,与当地“天人合一”的理学思想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整个建筑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当地人口密度高,少占用农田的要求。整个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正面为大厅,后面则为二层楼房,整个四合院围成的院子称为天井,供日常采光通风排水。在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根据当地建筑的整体风格进行分析,将独有的历史文化要素转变为建筑要素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
3.3内部功能
建筑所处的地形条件,周边环境对建筑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建筑地形条件、周边环境会直接影响建筑内部的通风和光照。在建筑设计时,通过对地域特点进行分析,尽量保证建筑设计坐北朝南,确保南北通透,符合当地的季风气候条件。例如: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传统建筑为“阿以旺”,其寓意就是“明亮的场所”。阿以旺整个结构设计是阿克塞在中间开敞的空间上增加一个屋顶,屋顶与院子之间则是四个侧面的天窗。阿以旺作为完全封闭的室内空间,带有一个天窗的大庭院,能够提高内部的照明效果,而且也可以有效应对新疆地区炎热干燥的情况。
3.4因地取材
将地域特征融入到建筑设计,可以保证建筑设计基本符合用户需求,从而彰显出区域文化特色。例如:“夯土版筑”就是利用木棒将黄土用力夯实,从而形成的建筑。夯土版筑在商代时期就已经出现,能够达到保温节能,就地取材的效果,同时也体现出黄土高原人们的智慧。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人员必须要注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到因地制宜从而促进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
结语
建筑物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展示出真实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特征,在新时期,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融入地域文化,很容易导致千篇一律的建筑设计风格,造成人们审美疲劳。为此,在新时期必须要注重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将文化予以传承。
参考文献:
[1]郑宵.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05):92.
[2]牛辉哲.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1):29-30.
[3]陈树龙.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36):109.
[4]俞静.研究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