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自然资源局 四川省广元市 628317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现行规划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国土空间规划应运而生,以实现多种空间类规划的协调统一。本文分析了我国空间规划的发展、现行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内容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面临的困难,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问题;困难
引言
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问题亟待解决。要合理规划国土资源,采用“多规合一”的方法管理国土资源,结合目前的国土规划现状解决不合理利用问题,并建立合理的国土资源规划体制,以此来改善国土资源的管理现状,促使经济朝着理想的方向快速发展。
1“多规合一”概述
所谓“多规合一”,就是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整合已有的基础测绘资料,在统一的坐标框架下,实行的区域资源并用与资源重新组合构建信息图,进而破除了以往多种规划为政带来的管理、边界模糊、信息滞后等矛盾,以适应当代社会地区开发可持续性发展方式。即,“多规合一”式的资源管理,一方面是指地区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灵活对各类土地规划依据和标准进行分析和调节;另一方面是指结合区域资源开发手段,实行长效性、现代化的资源开发,它是一种高品质的产业规划调节策略。
2我国现行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行的各类空间规划在现代化建设和国土保护利用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各自无法解决的问题。各类空间规划划分的管制区种类不尽一致,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分了4种管制区,前者划分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后者划分了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城乡总体规划划分了3种管制区,分别是建成区、适建区和限建区。各类规划存在空间体系过于庞杂、整体发展的不均衡、规划类别间协调性差、规划错位、越位、缺位突出等问题,造成规划衔接不畅、多头管理并行。
3建立多规合一规划体系的措施
3.1体现宏观和战略要求
在评估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将指标体系作为重要的衡量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指标在制定时,要站在相对较高的高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时,要结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需求,体现战略规划发展布局,与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布局相互协同。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要重点体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特点和要求,提升对现有土地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现有的耕地和农田实现保护性规划,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管理。
3.2改善国土资源规划机制
要确定好国土资源的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有针对性地规划好各级国土资源、整理各级别资源的功能。在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可利用土地、城市区域、生态状况,详细规划各种资源,使规划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拟订资源规划的策划案时,要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科学开展规划工作,各政府部门做到权责分明、互相监督。
3.3多边参与的结构性规划
多边参与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探索形态,是从地区建设的统一坐标基础框架之上,一方面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三者之间的循环服务,一方面也善于借助现代化的测绘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做到高效率、准确率高的资源统筹管理网络。如果将初步形成阶段的空间规划方式看作是一个初步构建的体系模式,则进行多边调节后的结构就是一个信息集合体,它更重视从空间规划的具体内容上加以分析,为此,实际进行多元因素统筹规划期间,技术人员也应强调各类因素规整领域的开发与具体性研究。
比如,贵州省地区进行空间规划探索过程中,相关人员就将系列性分析要点整合如下:①在区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对国土规划的审批、管理、以及动态化蓝图分析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以确保各类空间资源可实现各司其职,且相互联系。其中审批部分主要针对土地空间规划的用途、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管理部分主要是按照国家管理要求,对土地空间规划前期设计、后续应用等状况加以探索,不管是国土资源的变更调查、还是今后规划的修整,都能在统一框架下实现测绘数据实时更新共享,避免了信息不互通带来的阻碍。动态化蓝图分析,采用一个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对相关性动态研究内容进行探讨,随时跟随空间发展的基本状况进行灵活式变化;②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开展线上模拟分析与线下规划之间的联动协作,以适应地区建设的基本需求。比如,运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程序运行、运用虚拟模型图进行空间规划方案分析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地区空间规划中“多规合一”程序结构运用的主导形式。
3.4依托多规融合平台,开展多专业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建立社会公平思维,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高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和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双轮驱动。这一过程具有跨学科、复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需要强化“多规合一”有力支撑,吸取以往各部门主导“多规合一”的教训,从多学科、多目标及更具综合性的“多规合一”视角出发,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及大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借鉴、相互合作、博采众长,完善多规合一理论构建和分析方法,为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基础和决策支持。实践证明单凭一个部门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只有把各专业规划的人才、技术、经验等集成研究,组建专业团队才能实现“多规合一”,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实施。
3.5制订规划目标方案
无论各区域处于发展的哪一阶段,都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既要注重量的增长,又不忽视质的发展,做到发展和保护有机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展规划,让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达到有机统一。制定好规划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制订详细计划,促使空间规划工作合理有序。
3.6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基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引导下,针对某一个特定问题而编制的规划,是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的深入和补充,具有针对性、专一性和微观实用性,如国土整治规划、风景旅游规划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我国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进,不断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吸取其他地市的成功经验。定在制定“多规合一””政策时,要将社会发展作为政策制定的核心,实现对国土空间资源的有限利用,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作为政府规划部门而言,要不断的在规划工作中培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规划水平,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琳,韩贵锋,赵一凡,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多规合一”探讨与展望[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35(1):43-49.
[2]黎姝.“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思路[J].河南建材,2019(6):349-350.
[3]嵇兆坤.基于“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7):96-97.
[4]谢锦鹏.基于“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14(4):20-24.
[5]李林林,靳相木,吴次芳.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逻辑路径与基本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19(1):1-8.
[6]王向东,刘卫东.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J].经济地理,2012(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