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伍璇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伍璇
[导读]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鄂州三赢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鄂州市  430000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由于要求实现所有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所以要基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研究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问题。本文通过对该方法的使用,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土地利用规划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响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含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等多个板块,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得到更新与完善,是国土空间治理中的基础工作,起到了战略性引导的作用。
        1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的特征
        土地规划主要是在一定的区域里,通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对土地的利用方式进行规划管理,保证土地的利用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规划工作主要是依靠地区中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分布情况,充分保证各种资源的有效运用,确保不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对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土地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平衡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之间的分配,从而保证各种产业都得到合理的土地资源。另外,在分配农业用地的时候也要保证各种农业用地之间的均衡,并严格限制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总量,确保各类用地的基本平衡。城乡规划主要是为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而开展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通过开展城乡规划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对空间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保证城市和农村的空间所占比例均衡,并且也要对一定时期里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考查,再开展进一步的规划工作。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
        2基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问题
        2.1土地利用率问题
        目前的土地利用率从表面上来看较高,但是实际使用阶段存在严重缺陷,比如对于我国的农村地区土地来说,不少农业用地存在被侵占问题,占用建设了工业项目,而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只处于世界的中端水平,当前存在的这一缺陷会让农业用地的总量进一步下降,同时广大失地农民未能获得工业生产的相关技能,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并引发社会矛盾,可以说当前土地利用率不足的一个最直观原因是对土地用途的不合理规划,此外即使在城市土地中也存在该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将生态绿化用地应用于工业项目用地、商业住宅开发用地等,虽然城市居民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补偿收入,但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不能达到要求,自然也是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
        2.2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规划问题
        一边是耕地保护,民生温饱问题;一边是项目建新,经济发展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采取粗放型生产形式,使得耕地保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建设用地消耗了大量的平原耕地资源,使得平原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同时部分地区未能平衡好退耕还林和耕地保护工作,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但为了保护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上山,用劣地顶好地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建设用地新增指标规划使用角度来说,存在着用地规划指标分配不合理问题,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差异,建设用地指标布局和使用有着很大不同,部分地区的用地指标已经接近目标,甚至突破了目标,部分地区则很是充足,新增指标难以平衡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2.3土地规划方法问题
        在土地规划阶段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包括土地之间的资源融合、土地侵占量的深入合理控制等,要求建成的综合管理系统可发挥作用。

比如对于生态绿化用地来说,采取的建设方法包括硬软件系统的结合、原有资源系统的合理使用等,唯有如此才可在有效降低对自然环境破坏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收益和安全保障水平,目前的问题是,土地规划方法只凭借原有的经验以及政府部门的调控确定资源的使用方式,而实际的使用方法是否科学未能经过全面的深入探讨。
        3基于土地利用规划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方法
        3.1建立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的立法工作,并将其明确写进了立法规划。2019年1月4日,全国人大网上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详细内容,其中明确指出,“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活动的基本依据,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自然资源部也在加紧梳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对于“多规合一”改革中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与内容,则应按照正规流程进行报批,同时也应该重视过渡时期法律法规的衔接工作。在宏观经济建设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其中重要的指标控制与传导机制,因此需要将其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侧重规划条件加以结合,并进行灵活运用。
        3.2促进土地资源协调发展
        在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结构,让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能够很好地合作,实现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两者的进一步融合,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只有做好土地规划管理,才能够促进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而城乡规划也能够进一步为土地规划提供相应的根据。只有两者协调一致,才能充分利用好土地的价值,并使土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3.3处理好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关系
        国家规划要体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国家意志,必须增强空间政策的统一性和空间分工的协调性,但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强化大局思维和底线思维,把握好总量和关键变量,控制住城镇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大格局;把握好底数和基本控制线,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把握好规则和重大关系,促进陆海统筹、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地方规划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承接和落实好上位规划的各项要求,也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增强实践思维和创新思维,探索精准规划,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化解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倡沟通式、体验式规划,增加地域性、多样性元素,促进错位发展、差异发展。
        3.4土地合并形式升级方法
        在土地合并形式的升级阶段,一方面要研究现有运行体系的合并形式,另一方面要研究现有运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形成的土地合并形式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比如在某区域的运行发展阶段,发现某地区的土地类型较为单一,只含有工业用地,而后续的合并方法是在国土空间规划阶段,把工业用地的一部分划出来调整为基础设施用地和生态绿化用地,并且将工业用地提高使用效率,从而让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具有生态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转型为国土空间规划,是从独奏到合奏,解决多重规划之困的务实之举。如果我们工作人员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及各行业规划发展曾带给我们的问题,见微知著,提出相应的策略,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就会形成一套真正可行的崭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巨兴.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下利用GIS技术的村庄规划———以赤松村为例[J].居业,2019(12):64+69.
        [2]武颖.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J].华北自然资源,2019(06):115-117.
        [3]方勇,秦涛.新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变革[J].上海国土资源,2018,39(02):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