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公园造林绿化后的林业管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明昊
[导读] 摘要: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风景区,其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时间且自由休假的景观度假环境。
        济南彩叶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风景区,其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短时间且自由休假的景观度假环境。城市森林资源作为一个综合的旅游风景区,其不仅能够实现林木绿化经营和建筑等多方面的功能,而且也能为现代社会提供一定的休闲旅游和相关科学文化活动场所。由于目前森林公园大部分都是对外免费开放的,进入公园的人员比较纷杂。因此,对森林公园绿化造林改造后的林业管护造成严重影响,其责任艰难。还要对森林公园内的花草和树木进行定时定点的浇水和修整维护,从而有效保障森林公园内的环境卫生,并对森林公园内的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维修保护,从而有效维持景区的美观。
        关键词:森林公园;绿化;林业改造;管护;措施
        引言
        林业工程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应用,能显著提高林业工程树木管理效率,不仅可以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同时也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1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现状
        森林资源不但能改善环境质量和大气质量,而且是天然的自然灾害防护屏障,特别是对沙尘暴、风暴等自然灾害有着极高的防护作用。林业工程的树木养护管理工作质量决定着森林资源的保护效果和林木的生长质量。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环境保护、绿化建设意识的增强,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受到经济需求压力和传统种植思维的影响,我国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缺乏技术性、科学性、合理性。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林业工程,由于缺乏对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学习应用,仍采取传统的养护方法进行林木培育,如很多地区林业工程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仍依靠人工进行,在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上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为了保证林业工程的持续建设和长远发展,必须对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体系。
        2提高森林公园景区园林造林绿化美化后的林业管护管理措施
        2.1完善和发展科学的管护体系,制定相关的措施
        科学合理地对森林公园的绿化美化养护,是有效保障森林公园造林管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在日后进行森林公园的造林管护工作时,要非常严格注意森林公园景区内部的各种植被和树木的合理搭配,要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布控,并通过专业的知识对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进行严格调查,从而保护森林公园内的其他重要植被。
        2.2了解树木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要想维持稳定,不仅需要足够数量的绿色植物,同时也需要生长良好的绿色植物。在进行造林管理时,管理人员首先要根据树苗种类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充分了解树苗的生长需求之后再进行种植。在种植时首先要注意合理控制种植密度、树苗自身的生长状态等。培育阶段应当结合大自然条件给予一定的人工培养环境,提高树苗存活率。在完成树木种植后还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
        2.3相关政府部门加强自己支持力度
        资金缺乏会直接的导致绿化效果的下降,相关政府部门要深刻的了解到绿化养护工程是一项持久且远大的生态维护工程,这个过程的持续进行需要投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林业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过程属于后期工程,其工作进行的方式是以管理为主,管理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没有资金的支持就无法长期的进行下去。提高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对改善生态的意义,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做为工作的基础支撑。所以,相关部分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方案,加大对林业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以便于相关人员可以购买材料和先进的维护设备。这样的举措好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达到林业绿化养护的最佳效果。


        2.4优先树木种类,提高树苗质量
        为从根本上提高树苗成活率,必须从树苗种类以及树苗质量入手。不同地区的林业工程要对当地土壤条件以及自然条件有充分的了解,从而选用最合适的树木种类,避免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合理而死亡。同时还要提高树苗质量,在选择树苗时提高选用标准,保证树苗在后续的生活环境中依旧能够正常生长。
        3林业绿化养护中的策略
        3.1灌溉
        进行灌溉主要是为了给树木生长过程提供充足的水分,全面保证绿化的效果,防止由于水分不足而出现树木枯萎的现象。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灌溉的时间一般以阳光较弱时为最佳,例如清晨或者是傍晚。与此同时,灌溉工作要具有连续性,在整个绿化工作的初期都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待到绿化工程进入到后期,即绿色树木拥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且适应自然界中的雨水情况方可停止灌溉工作。
        3.2树木施肥技术
        在树木养护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重针对不同阶段的树木施加不同肥料,以此确保树木健康、茁壮地生长。对于大型乔木林区,需要结合乔木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肥料,并明确施肥时间,满足其生长肥料需求。一般情况下,乔木对于土壤中的养分需求较高,在吸收肥料时,会集中在固定的区域中。结合这一特点,在乔木生长期间,要对其肥料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出现肥料流失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乔木的良好生长。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结合林木生长状况,施加一定量的有机肥料,实现树木生长所需肥料的多元化,防止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出现树木过矮、畸形的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林区施肥时,需要考虑到肥料本身的腐熟度,并在施肥前后对天气情况进行充分考虑,不可在阴雨天施肥,或施肥后出现阴雨天的情况,确保肥料可以集中,不会被雨水稀释。
        3.3树木病虫害防治
        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的一大重点内容是树木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导致树木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我国地域广泛,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温度条件等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区域所需面对的病虫害种类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林业部门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根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护,保护天敌等。另外,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时,尽量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把握用药时机,做到科学用药。并要做到多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3.4引入现代化养护管理技术
        在树木养护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地引入先进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以此保证树木生长质量。如在实际中,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树木质量检测技术,对树木生长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种植的树苗质量优越。
        结束语
        林业工程的发展离不开造林管理,制定严格的造林管理制度以及流程,将会从根本上促进林业工程的发展,从而维持生态平衡。在造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减少因人为误差而导致树苗成活率无法提高的情况。同时针对不同的生长环境选用不同的树木种类,再根据树木种类确定种植密度以及管理方式,实现造林的精细化管理。最后还应当加强后续防范保护力度,避免树苗死亡。
        参考文献:
        [1]刘彤.造林绿化树木管护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52.
        [2]余栋先.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南方农业,2019,13(29):50-51.
        [3]朱星红.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3):72+75.
        [4]裴世清.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8):120-121.
        [5]蹇兆忠,刘红,董章凯,王学荣,李兴,王珺,张鹏远.山东省林木种苗产业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9(03):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