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南山公园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9
摘要:南山公园是烟台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其中人工湖水域面积46700平方米,是烟台市少有的拥有大型水体的综合性公园。经过数十年的精心建设管理,湖畔柳树成荫,岸边草木花卉配植合理,与水体相与映衬。夏季,湖面的荷花、睡莲相继开放.亭亭玉立,成为公园一处别致美景。湖中的湖心岛,有三元桥、七曲桥和环湖小路与其相连接,岛上建有凉亭,掩映在绿树草坪之间,是市民游客晨练游玩的必经之地,也是摄影爱好者取景的绝佳地。
关键词:南山公园;湖水污染;治理研究
2014年整治之前的人工湖则是另一番罢象。2008—2009年湖中水草疯长,问题最严重的时候湖面全被水草莲盖,游客在湖中划船都划不动,因缺氧造成湖中鱼类死亡,大量死鱼浮于水面,腐臭气味让人工湖成为大家掩鼻而逃的一湾臭水。经过治埋,水草刚控制住,2011—2013年湖水又出现蓝藻爆发问题,最严至时湖面像刷了绿漆,死亡的蓝藻涌向岸边发出难闻的气味,市民反映强烈,经过一系列治理,人工湖才最终恢复了往日的景致。现将治理经过和方法简单阐述如下:
1.人工湖的建成和发展。
南山公园人工湖又名“虎岩潭”,其原址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窑厂烧砖取土形成巨大的洼地。1959年修建一座小型水库,上世纪60—70年代水库干涸,此处作为部队和民兵训练靶场使用。1983年修建“虎岩潭”人工湖,建设之初为防止湖水渗漏,其底部铺设了数层防渗膜,四周做了驳岸处埋,青石砌筑湖岸包墙并铺设环湖甬路。其水源主要是雨水,还有湖东、西两侧各有一处排污口。2006年上半年开始,对整个人工湖进行了重点改造建设,基本形成今天的景观格局。
2.水草疯狂繁殖和蓝藻泛滥。
2008年5月,南山公园人工湖开始出现水草疯长,为控制水草,每天出动30—50名工作人员,清早5点开始,动用湖中所有船只进行打捞,经过一个月的突击战斗,打捞的水草堆积如山,直到夏至水草停止生长时水草才清埋干净,这让公园职工初次领略其威力。2009年5月,又一次迎来水草疯长,但水草量明显减少,根据分析应该是投放草鱼的作用,2009年养殖户又投放了大量草鱼、鲤鱼苗,且不捕捞草鱼,2010年水草没有疯长。
然而,2011年5月始,人工湖水体开始出现绿色浑浊的悬浮颗粒,随着气温升高,颗粒也随之增多,整个湖面部被绿色覆盖,7月份蓝藻繁殖暴涨,死亡蓝藻量也大增,成片堆积在岸边,形成蓝绿色粥样物,发出刺鼻气味。路过的市民都掩鼻迅速通过,甚至不敢到湖边游玩,“人工湖水质变差”内容的投诉像雪片般飞向各部门,媒体不断追踪报道,南山公园迅速成为全市热议的焦点,于是派部分职工在岸边或在湖面清捞,但收效基微,好在2011年蓝藻生长不算严重,没形成严重问题。2012年蓝藻问题又出现,7—8月是严重污染期,再次派人清捞,仍没有效果。2013年7—8月泛滥成灾,岸边整整一圈都是蓝绿色粥样物,腥臭扑鼻。为了给市民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必须对湖中的蓝藻进行根治,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战,蓝藻的长势被完全控制下去。
3.水草疯长和蓝藻爆发原因分析。
3.1水体富营养化是造成水草和蓝藻疯长最主要原因。
修建人工湖时为防渗漏在湖底铺设数层防渗膜,四周做驳岸处埋,青石砌筑包墙,几乎是湾死水,其水源除雨水外,东西两侧排污口的生活、生产污水也是主要水源。西侧排污口是翡翠社区住户排出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东侧是烟台啤酒厂排出处埋过的生产污水,由上游“老虎眼水库”流入,上游水库也是死水湾,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2原有生态平衡被打破。
经过观察,2008年之前未出现水草和蓝藻爆发,主要是这期间人工湖一直承包养鱼,投放的草鱼、鲢鱼、鲤鱼、鳙鱼种群和数量合理,尤其草鱼能抑制水草生长,再加上水域面积大有一定自净能力,使湖中水草、蓝藻与鱼类以及水体处于动态平衡生物链中,没发生泛滥。2008年,养殖承包人更换,此前投放的鱼被捕光,人工湖原有生态平衡被彻底打破,加之2008年大旱,湖水量仅有往年的三分之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始显现,造成水草疯长。
虽然养殖户在2008年向湖中投放了几万尾草鱼苗,可水体生态平衡不是短时间可建立的,是一个逐渐趋向平衡的缓慢过程,因此初期收效甚微,又一次投放大量草鱼苗。2009年水草又一次疯长,但明显减少,应该是投放草鱼开始起作用,2009年又投放大量草鱼、鲢鱼苗,且不捕捞草鱼,使草鱼数量及大小比例和水草生长逐渐建立动态平衡,2010年水草没疯长。随着水草生长正常,水质也变得清澈。
3.3持续干旱、高温,气候变化无常。
或许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08年始,烟台平均气温明显升高,时常出现大旱,湖水明显减少,其中水草生长最旺盛的2008年,湖水量仅有往常的三分之一,2011年入夏的大旱使大片湖底露出水面,水量减少使湖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明显增高,湖水富营养化问题加剧,且湖水水位浅形成死水湾非常适合水草和藻类生长。气温愈高,以上情况愈加剧。因此,高温干旱也是水草和蓝藻爆发的客观原因之一。
4.解决办法。
4.1雨污分流改善水质。
为进一步改善水质,2010年始,烟台市排水处分别对人工湖东西侧污水管道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有效控制湖水中各类物质浓度。
4.2适度投放鱼苗改善湖中的生态环境,调节生态乎衡。
经长期工作和观察,草鱼、鲤鱼等各种植食鱼类主要以水草为食,能抑制水草疯长,以草鱼最佳。2008年养殖户往湖中投放数万尾草鱼苗,2009年湖中水草量明显减少,基本可以判定是草鱼作用,2009年再次投放大批鱼苗,并减少捕捞量,2010年基本控制长势。
2011年蓝藻防治中我们发现,岸边出现绿色丝状鱼类粪便,经过仔细观察确认是鳙鱼、鲢鱼排泄物,另外,草鱼、鲤鱼也有食蓝藻的习性,便建议养殖户多投放鳙鱼、鲤鱼苗,并减少冬捕,增加人工湖植食鱼类种群数量,使人工湖中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鱼类和数量搭配合理。采用投放鱼苗的生物防治法虽然见效慢,但效益长远,既能较好达到生态平衡,还为承包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
4.3喷洒药物,采用机械和人工清捞的办法去除水草和蓝藻。
2008—2009年,湖中出现水草疯长问题的时候,公园组织大批职工采用人工切割和清捞,然后运走,保障湖面清洁。节假日,大批志愿者也加入水草清捞行动中,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水草长势。2011年蓝藻爆发后,公园积极采用人工清捞处理,同样有大批热心志愿者加入清捞队伍,但蓝藻颗粒很小,大网无法捞起,小眼网又容易堵塞网眼,所以人工清捞收效甚微。根据几年的经验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1、多台抽水机共同工作,捕走浮在水面粥样物。
2、全湖面喷洒硫酸铜水溶液,对悬浮在湖中的蓝藻进行灭杀。
3、杀死后的蓝藻会随风聚集到岸边,用抽水机抽走。
4 .4在湖中种植荷花、子午莲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
2008年至今,我们对外地多处拥有水体的综合性公园考察发现,栽植水生植物的湖泊水质明显优于一般湖泊,水生植物不仅净化水质还美化了水体景观效果。2005年前后我们在人工湖西侧小湖种植子午莲,2011年我们陆续在人工湖南岸栽植荷花和水葫芦,如今,子午莲几乎莲盖西侧小湖,荷花已繁殖覆盖5亩水域,夏季荷花映日而开,荷叶碧绿擎天,
别有一番韵味。如今的人工湖已成为南山公园至美的观赏景区,引得游客或湖中泛舟或湖边小憩摄影留念。
5.结语。
综上所述,南山公园人工湖内水草疯长和蓝藻泛滥是水体污染和湖内生态平衡被打破造成的,经过几年的治理我们总结发现,破坏了人工湖的生态平衡,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并让人无法应付。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公园管理工作中,要科学管理,注重生态,崇尚自然,才能把南山公园管理建设好。
作者简介:
初世强,生于1971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现就职于烟台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南山公园,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绿化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