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永标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不断规模化发展,不同种类的疾病随之而来,严重影响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濮阳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  4571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不断规模化发展,不同种类的疾病随之而来,严重影响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业有着较高的风险,并且外界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届时将会威胁着动物的安全。由此可见,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对动物疾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情况下,本文主要对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常见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重点对养殖场动物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展开了深入探讨,旨在助力于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疾病防控;分析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牧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使得畜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养殖场。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动物疾病,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大量动物死亡,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了解动物常见的疾病并且做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必须使动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重视疫病的防治才能避免动物疾病的发生。
        1.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产生原因
        1.1环境因素
        动物所生长的环境是导致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在畜牧养殖业中,因为动物的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如果环境当中产生了对动物生长不利的因素,则会促使动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运行。这就导致动物体内的营养失衡,然后在动物的身体上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病理状态,这就促使动物在这一环境中出现疾病,如卫生环境等的好坏直接给动物的健康带来影响。
        1.2人为原因
        畜牧养殖中,因为饲养人员饲养方式不科学,没能对养殖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或者即使发现了动物出现疾病,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不能对症下药,即使治疗,也会出现用错药现象。此外,养殖人员缺乏养殖经验,没能进行及时通风处理,导致养殖舍内空气不流畅,病原就会在空气集聚,从而引发不可预计的后果。畜牧养殖业中的动物生长离不开人的作用,人类的行为往往会对动物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建设养殖场的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不达标、空气不流通等问题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情况,特别是为了经济利益,缩小动物生存空间的行为,是非常影响动物身体健康的,会引起动物呼吸道感染、暴躁焦虑等疾病;其次,管理不规范,没有专业消毒和管理人员,使细菌、病毒不断滋生,就必然会影响动物疾病;另外,当动物生病时,没有专业医学人员医治,而随意、盲目的对动物用药,不仅不能缓解动物病症,还会加重动物病情,甚至使其中毒死亡;最后,不能依据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饲喂,这样会影响动物的身体机能,是不科学的。
        1.3动物自身原因
        部分动物幼崽出生后就已经感染了疾病,主要是因为在母体携带相应病原体,这一疾病暴发存在不定期性,要想对这一疾病进行有效控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母体进行病原检查,从而能够从根源上避免幼崽出生后就有病症。
        2.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
        2.1普通疾病
        畜牧养殖业常见的动物疾病主要有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及产科疾病等,其中外科疾病主要是在养殖过程中,动物身体外部受到损伤,例如眼病。内科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疾病,或者内分泌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科疾病,主要是动物生产后,护理以及生产过程出现问题。
        2.2传染疾病
        传染疾病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是一种最难控制的疾病,传染疾病主要是因为病原体传播,如狂犬病等,这一疾病能够借助细菌、寄生虫或者病毒等3种途径传播。传染病的传输速度较快,动物感染可能性较大,同时发病率也较高,在当下养殖中是很难预测的。


        2.3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在当前畜牧养殖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这一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动物体内或体表出现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蠕虫、螨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在动物体内吸收动物的营养,而吸取物当中也包含病毒等,因此寄生虫也会成为传染病的传播体。
        3.养殖场动物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3.1选择科学的养殖场所
        养殖场所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动物养殖工作的开展。因此,养殖户要给予选址工作足够的重视,在选择动物养殖场所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等,只有强化多方面的考虑,才能够充分保证养殖场选址的合理性。根据动物养殖的需要,必须保证其通风效果良好,光照充足,保证养殖场所的干燥性。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养殖场所有着良好的排水性能,这对于地势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可选择在洼地建厂,否则不利于排水。在保证当前工作的基础上,养殖户所选择的场地要远离化工厂、远离人群密集的地方,为动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3.2做好防疫工作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疫病进行定期预防十分重要,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避免出现疫情。对动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严密观察,针对新生幼崽进行病毒抗体的疫苗接种,而对于已经感染疾病的动物而言,需要进行及时隔离,避免病原二次感染,提前进行防疫,防疫期间对已经防疫过的动物进行记录,为下一次防疫奠定基础。
        3.3强化日常养殖管理
        在动物疾病防治过程当中,日常养殖管理作为关键性环节,对于疾病防治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日常养殖管理中,养殖户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落实好各项管理工作。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标准,并且要严格执行该标准,确保动物养殖工作的有效性。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该季节为疾病的高发期,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该时期通风工作。同时还要强化消毒管理,及时将细菌、病菌扼杀在摇篮里。随着畜牧养殖业不断规模化发展,越来越多动物疾病随之出现,并且潜藏着较大的风险和安全隐患,这就会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动物养殖过程当中,养殖户要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树立正确的养殖意识,重点强化日常养殖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实际养殖管理,做好养殖场选址工作,为动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动物能够健康的生长,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3.4科学进行疫情处理和善后
        如果动物出现疫情之后,则需要对动物进行及时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最小范围内,并查找引发疫情的原因,科学选择治疗药物,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针对没有患病的动物,需要进行疫苗的接种,从而提升动物自身免疫力。针对无法得到救治的动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如焚烧或者深埋,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要及时对感染疫情的动物进行隔离,并且对没有被传染的动物要及时注射疫苗,并且对所处的空间进行及时、全面的消毒,防止疫情的扩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养殖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对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做的还不是很到位,所以一旦发生动物疾病就会出现动物大量死亡的可能,并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努力找到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更好的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也对我们的食品安全有益无害。所以养殖户要创新饲养方法、提升养殖技术、优化养殖环境,这样才能减少疫病的发生,为畜牧养殖业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刚,李明霞.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乡村科技,2017(36):61-62.
        [2]奉敏.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44.
        [3]李荣.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6(5):111-112.
        [4]奉敏.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