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格尔木地区林木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途径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国健
[导读] 摘要:林木的病虫害问题对林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也产生了阻碍,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
        格尔木市市政设施运行服务中心  青海省格尔木市  816099
        摘要:林木的病虫害问题对林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也产生了阻碍,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格尔木地区的林木在种植过程中,针对其所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分析,查找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有效的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格尔木地区;林木病虫害;产生原因;防治途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在人工林栽培方面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和治理力度,目前人工林的栽培面积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扩大。而为了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个地区都在不断加强人工造林工作,力求增加我国的林木面积。青海格尔木地区也同样如此,在近几年,其林木面积已在快速增加当中,但同时病虫害问题的出现也对其林木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和影响。病虫害问题往往具有着物种多样、繁殖速度快、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尤其对于品种单一的林木物种,其所具有的破坏性要更为明显。因此,青海格尔木地区针对其出现病虫害的原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希望该地区的做法和途径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借鉴[1]。
        一、林木病虫害产生原因
        (一)人工林的栽培面积增多
        现如今,青海格尔木地区的人工林栽培面积有了明显的扩大,但这也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人工林在具体种植过程中主要为单一树种,这也使其在具体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相关的病虫害问题。而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人工种植林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没有针对树种的生态特性和林木群落所具有的发育特性来进行考虑,这也导致在人工林的种植过程中,混交林的数量要相对较少,进而对人工林系统所具有的异质性产生了影响,对于外部的侵扰抵抗能力变弱。一旦在某些区域出现病虫害问题,病害会快速进行蔓延,对于单纯林产生巨大的破坏,再加上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而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损失。
        (二)缺乏科学化管理
        在林木种植过程当中,由于相关的管理措施没有采取到位,进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松散和混乱等现象,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所采取的的防治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也比较缓慢,而林业种植并不只单单包括林木种植一项工作,需要在林木种植后加强管理和养护。而在种植林木前还需要做好考察工作,对该地区的土壤条件、水分以及阳光等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合理地选择物种。在种植完成后,种植人员还需要加强监控,采取科学化的手段来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
        (三)对病虫防治意识不强
        在林业种植工作当中,相关种植人员自身的病虫害防治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专业培训,而且对林业的治理理念也没有正确的了解,往往按照传统的理念和措施来进行治理,进而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种植人员在对枝条进行修剪时,往往没有及时清理相关的害虫或是没有清理干净,进而导致林木的其他枝条也受到了感染,而其群数还在不断扩大,在想要治理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病害虫治理时期[2]。
        二、林木虫病害防治途径
        (一)科学规划种植
        病虫往往具有着较快的繁殖速度和极强的物种适应性,由于受到病虫害的威胁,进而给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的搭配步骤,在挑选幼苗时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有较强生长能力的幼苗,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种植条件来完善选苗工作。而在种植结束后,还应加强监控,及时发现相关的病虫害问题,并尽早采取治理手段。


        (二)加大投入
        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苗长成大树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而且其生长速度相对比较缓慢,种植人员需要在企业各个生长阶段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出现病虫害问题。而在相关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由于资金短缺以及仪器设备老化等问题,对病虫害防治的实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在前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那么在林木的具体种植过程中往往面对相关的病虫害问题,也无法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进行处理,这不仅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对此,相关林业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相关的扶持政策,确保能够有效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优化生态环境
        为了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过度采伐林业资源,对相关的人为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林木环境受到污染后需要及时进行清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同时还需要对种植方案进行优化,并采取有效的规划种植和采收等方式来进一步确保林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林木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3]。
        (四)加强专业技术防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也在进一步的创新当中,对此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下的发展要求,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避免在具体种植管理和养护工作当中出现技术失误问题。而病虫害往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采取农药除害处理后,病虫害会产生新的抗体,进而导致其对农药不产生敏感,因此无法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不能单纯依靠化学治理,而是应该结合病虫害的具体特点合理的选择防治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当林木病虫害出现大面积扩散的现象时所采用的一种防治技术,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防治途径。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当中,需要合理的选择化学药剂,通常种植人员会选择残留量相对较少的农药。而如果林木的面积较大,则需要采用飞机喷洒农药的方式,确保能够有效的进行病虫害治理工作,同时还应减少自身成本的支出。
        2.物理防治
        而如果林木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则可以选择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用黑光灯、超声波等来诱杀昆虫。超声波可以将害虫的虫卵和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消灭,而如果在土壤当中还含有具有越冬习性的害虫,可以在树干上绑扎塑料布,避免害虫对林木产生危害。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使防治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而且还能够缓解相关工作人员的压力,减少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同时,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木的具体生长过程当中,特别是林种比较单一的林木种植,极为容易受到病虫害问题的侵害,从而对其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此,我们为了进一步提升林木的种植质量,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对病虫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林木种植情况进行考虑,采取合理的防治途径,从而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提高林木的种植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蓓,张沛栋.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防治策略[J].农家参谋,2019 (20):105.
        [2]史建坤.林木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途径[J].种子科技,2019,37(08): 116-122.
        [3]郝海燕.林木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途径研究[J].山西科技,2018,33 (05):131-133.
        [4]高福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科技展望,2016 (08):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