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濮阳 457100
摘要:畜牧养殖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近年发展非常迅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量产,逐渐在我国形成很大规模,更多养殖户走上发家致富道路。但是随着畜牧数量越来越多,繁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养殖户牧场变得越来越不够用,畜牧便开始破坏周围环境,最终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弊端逐渐显露,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养殖业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和影响,进而制定最合适、最恰当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畜牧养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引言:近年来,畜牧养殖的规模日愈扩大,与此同时,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受到各界的关注,如何既有序又有效地应对这些生态负面影响是需要业界慎重思虑的问题。
1.我国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状
我国畜牧养殖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较大成就,规模上有所扩大,产品总量有所增加,产品质量也获得了不断提高。近年在惠农政策影响下,发展态势更是有所加快,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转变。就目前发展现状分析,畜牧业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农业整体产值的1/3,农民在畜牧业方面获得的收入已经达到其整体收入的2/5。畜牧业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城乡食品价格的稳定性,同时在促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畜牧养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明显不足,我国畜牧业在发展中一直是运用传统生产方式,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养殖主要是散养或者是家养,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水平并不高,同时养殖户在生产技术、设备、条件等方面相对落后,思想也难以适应目前实际发展需要。最为严重的是在畜牧养殖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水资源等环境受到畜牧养殖的影响,并且畜牧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使畜牧产品在安全问题上更为严峻。
2.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对空气产生影响
养殖区有非常多的畜牧,每个动物都可能要打针吃药,而现在动物药物使用存在很多不合格的现象,动物吃了没有效果,反而引起一系列问题。此外,养殖户为了图方便都喜欢用饲料喂养,饲料中有很多不健康成分,在粪便残留物中很容易与空气混合,变成有害气体,造成空气含量下降,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2对土壤产生影响
虽然我国畜牧养殖已经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是养殖技术稍显落后,养殖管理也缺乏科学性。多数农民在进行畜牧养殖时,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同时缺乏配套措施,以致于养殖时难以对污染物及时进行处理。在家禽数量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堆积的粪便会对土壤造成影响,使土壤受到污染。随着养殖规模扩大,粪便会由于长期堆积没有被处理,会出现大量有机物向地下渗入的问题,然后被周围生长的植物吸收。如果产生的污染物质已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的范围,便会产生土地污染,进而使周边土地环境以及土壤质量受到影响。土壤环境被破坏,附近生长的植物、人们活动场所以及地下水等都会受到影响,进而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2.3对水环境的污染
牲畜排出的粪尿中往往包含一定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若是未按流程进行严谨的处理,一旦流入河流、湖泊,容易造成严重的水源污染。而就当下来看,大部分养殖单位缺乏粪尿处理意识,日常养殖中产生的粪尿大多经过雨水或人为冲刷,排入养殖场附近的河湖、池塘,导致水源质量不断下降,严重时还会致使水源变黑,散发恶臭,水中原有的水草、鱼类等生物受毒害死亡。另外,牲畜体内本身便携带大量的病菌,时常出现大大小小的疫病,这些病菌很大概率会经由粪尿扩散到生态环境中,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类,变成疫病发散的源头。
2.4对土壤的污染
就当下来看,很多中小型养殖场配备的养殖设备较为落后,不能及时彻底地完成粪尿等畜牧废物的绿色无毒处理,这些没有依循规定标准严格处理的粪尿会渗透到土壤当中,慢慢被微生物分解。
一般而言,有些成分是能够被植物汲取分解的,但也有一些成分不能彻底被分解,导致土壤成分的改变,土壤的利用率大大下降,生长在周边的植物、地下水、居民活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3.降低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措施
3.1养殖场选址的规范化
要想有效减少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首先便要从最开始的养殖场地选址着手。养殖人员在做养殖场地的选址工作时,需认真考察附近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度,以及可能给附近居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养殖污染、降低生态损害。除此之外,有关部门也需把关监督事宜,给以养殖人员专业化的选址指导,向他们认真解析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损害,引导他们科学选址、合规养殖、细致规划、严格防疫,做到规范化、生态化养殖。一般而言,养殖场地的选择要基于“生态环保”理念之上,选取那些易于监管、便于养殖的场地,比如说养殖场附近可以有苗圃、果园等用地,以便于有效利用畜牧粪便,还应远离居民区、风景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
3.2完善配套措施
畜牧养殖基本可以划分为2类,一类是大规模养殖,一类是小规模散养。对于大规模养殖,需在养殖时注重市场监控,使养殖更具规范化,生产更具科学化。因此在养殖中,需尽量对配套措施进行完善,如在生产时需配备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对于饲养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污染物,需做到无公害处理,处理好养殖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尽量不使环境治理留有后患。对于技术上比较落后的养殖户,相关部门应注重宣传工作的实施,并且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同时要做好和养殖户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共同解决在养殖时遇到的一些困难,进而为畜牧养殖的实施构建良好环境,强化对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将污染消除,使养殖区域的生态平衡得以维持。
3.3加大科学管理
粪便量增加要求养殖户制定一份非常科学的养殖计划。科学的养殖计划不是随手写的,也不是听说的,而是要经过专业部门认定的。最好的方式是去拜访畜牧养殖业专家,结合国家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切合自身的养殖计划。
3.4监督管理的规范化
相关监管部门也需担负起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责,基于有关规定和本地畜牧养殖实际,拟定一系列兼具全面化和针对性的畜牧养殖条例,供各养殖单位借鉴参考,引导他们严格依循条例展开日常养殖工作。对于那些违规养殖、不听劝诫的养殖单位,要及时给予处罚,责令其改正。另外,还要抓好日常的环保科普事宜,不断扩大环保宣传的纵深度,让各养殖人员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环保养殖的关键意义所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养殖是为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经济越来越发达,但这些不是以影响环境为代价。要成为一个合格养殖户,不仅是看养殖数量多少,同时也应注重环境保护。政府可以定时举行交流会,便于养殖户之间进行交流,总结出好的经验,让大家一同进步。国家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奖励对环境保护有杰出贡献的养殖户,使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能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李莉芬.论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1):99.
[2]刘桃花.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11):52.
[3]陈志洲.简析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1):130.
[4]张立根,李海花.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9(7):149-150.
[5]杨武干.浅析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33):69.
[6]黄显站,覃良电.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农家参谋,2019(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