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木饰面施工研究——以青浦区赵巷镇香水湾别墅(御湖)项目硬质样板房装修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姜立江
[导读] 摘要:实践所得经验表明,将装配技术和木饰面施工进行结合,既能够缩短工期,又可保证工程质量。
        上海良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实践所得经验表明,将装配技术和木饰面施工进行结合,既能够缩短工期,又可保证工程质量。文章便以此为背景,结合上海市青浦区某工程,对木饰面施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涉及挂件施工、龙骨施工等方面,希望能够给人以帮助,使日后类似工程的开展,拥有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建筑工程;样板房装修;木饰面施工
        前言:近几年,大量建筑选择对木饰面加以应用,这与社会所倡导环保理念高度契合,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调整,木饰面施工已拥有较为完善的流程,强调用预制构件的方式,精简现场作业流程,在避免环境被污染的前提下,为施工质效提供保障,这为本文所研究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1项目概况
        本文所研究工程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总造价约为630万元,毗邻百联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本工程由新加坡某公司负责开发,要求承建方严格履行所签订合同中涉及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由于本工程的建设工期将春节包括在内,且小区有大量住户入住,因此,开发方要求承建方避免在夜间、春节和其他节假日进行施工,工期相对紧张,施工难度因此而增加。另外,样板房需要尽快开放,要想压缩工期,有关人员应将流程较为繁琐的项目视为重心,例如,本文所研究的木饰面。
        2施工技术探究
        木饰面施工强调定位与紧固,另外,有关人员还应对材料选用、安全方案加以考虑,避免不必要问题出现,由于木饰面施工要花费较长时间,而本项目的工期相对紧张,基于此,项目经理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2.1挂件施工
        在倡导环保的当今社会,对木饰面进行制作的载体,正在由施工现场转为工厂,这是因为常规制作方案,要以现场木基层完成制作为前提,再由技术人员前往施工现场,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确定方案并进行制作,不仅要耗费较长时间,还会给环境带来影响。由此可见,预制构件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未制作木基层时,联合技术人员、工厂,完成精准放线的工作,随后,由工厂以现场放线所得结论为依据,落实深化及加工环节,压缩等候时间,确保工程顺利完成[1]。
        木饰面的施工流程为:弹线——安装防潮层——安装龙骨——安装基层板/饰面板。挂件是核心技术,对施工质量起决定作用。本工程所选用挂件材料为轻钢型材,龙骨所安装挂件为A,面板所安装挂件为B,作为定点单体构件的A,对应断面形式有两种,分别是:其一,在面板中部、底部安装挂件连接,其二,在面板插接区域安装挂件连接。作为通长构件的B,所对应断面形式仅有1种,即:在面板顶部所安装挂件朝上,在面板中部、底部所安装挂件朝下。有关人员出于对面板平整度加以调节的考虑,将安装挂件的顺序规定如下:在未挂板时,将面板中部、底部挂件,安装于龙骨正面及面板背面,随后,对顶部挂件进行安装,以水平通线为依据,对面板定位加以调节,提升其精准度。
        2.2龙骨施工
        2.2.1材料选择
        在选择龙骨料时,有关人员若对白松/红松烘干料加以运用,应将烘干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2%及以下,确保所选用烘干料,无腐朽、大面积壁裂等情况存在,待防腐处理环节告一段落,便可开始正式施工。近几年,不断增强的安全意识,使人们认识到龙骨等隐蔽工程的原材料应为A级材料,在此背景下,大量工程选择对轻钢型材加以应用,以期能够增强建筑的防火安全性。
        2.2.2龙骨安装
        (1)木龙骨
        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关人员应利用防火涂料,对木龙骨进行反复涂刷并晾干,随后,以设计要求为依据,通过分色/整片拼装的方式,获得木龙骨架。本工程的施工范围是全墙面,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对样板房四角、上下龙骨做找直与找平处理,以面板面积为依据,对分块进行标记,完成钉横竖龙骨的工作。
        (2)基层龙骨
        对木龙骨进行安装前,有关人员应对墙面垂直度及平整度进行仔细检查,若有误差存在,则应将方木垫衬于龙骨、实体墙间,使垂直度及平整度得到调整。另外,龙骨、实体墙间是否存在间隙,同样是检查的重点,若有间隙存在,有关人员应利用方木对间隙进行填充,确保任意方木均有2个钉子进行加固[2]。待检查工作告一段落,方可开展后续环节。
        (3)筒子板龙骨
        以洞口尺寸为依据,对龙骨断面规格进行设计,一般来说,筒子板骨架由洞顶及两侧组成。若无特殊情况,每片骨架对应立杆数量均为2根,若筒子板的宽度为500mm及以上,有关人员应对立杆进行架设。另外,有关人员应利用钉子,对龙骨、固定件进行钉装并加固,通过刨平表面的方式,确保所安装龙骨满足“直、正、平”的要求。


        2.2.3实际应用
        本工程所选用U形龙骨的材料,即为上文提到的轻钢型材,在后续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对两方面内容加以考虑,一方面,如何固定龙骨,并保证龙骨拥有理想的平整度与垂直度,另一方面,压缩龙骨所占空间。基于此,在设计墙体龙骨时,有关人员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确保龙骨拥有符合工程需求的强度。第二,尽量压缩龙骨所占据空间,并降低安装、调节龙骨的难度。第三,对自攻螺钉加以应用,确保龙骨紧固。在龙骨两侧对穿芯螺栓孔进行开设,确保龙骨可安装于任意高度,并连接相关固定件。另外,由上文分析可知,木饰面由龙骨、面板构成,龙骨定位自然也应引起重视,木龙骨的定位难度较低,本工程选用的轻钢龙骨,则需要依附于墙体表面,定位难度不言而喻,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对龙骨平整度与垂直度引起重视,并对二者进行实时调整。
        2.3面板施工
        2.3.1材料选择
        现阶段,多数工程均将胶合板视为面板的首选材料,胶合板厚度应达到3mm及以上,并满足拥有相似花纹与颜色的要求。若面板材料为原木材,有关人员应对含水率严加控制,通常以12%及以下为最佳,且不得存在大面积变色、节疤及扭曲等情况。
        2.3.2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有关人员应刨光原木材板面,若所选用面板为胶合板,则无需刨光板面。全面检查龙骨位置及钉设牢固度,并确保面板拥有合规的防潮构造,为安装做准备。
        2.3.3安装固定
        对龙骨、面板连接是否合理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为安装方式,以钉、切为代表的传统手段,不符合装配施工的特点,因此,有关人员应利用挂、卡等手段对其进行代替。首选方法为挂,强调以挂件为依托,连接龙骨及面板,在实际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将重心放在挂接方式的设计上,目前,“出镜率”较高的挂件,主要有轻钢挂件和木质挂件,二者的构造与形式存在一定差异,应酌情选用。而设计原则可被概括为咬合紧密,便于挂接和稳固性优异。
        由实践所得经验可知,要想使面板安装取得理想成效,有关人员应对以下内容引起重视:其一,通过试装的方式,确保面板拥有合规的接头及接缝构造,且面板尺寸与工程要求相符,木纹颜色与方向观感尚佳。其二,通过涂胶的方式,紧固龙骨、面板接头,视情况决定对面板进行钉固所用钉子的规格,若无特殊要求,面板厚度应为钉子长度的1/2,将钉帽砸扁后,利用尖冲子,对钉帽做冲入处理[3]。其三,以面板、框料颜色与花纹为依据,对贴脸料进行选择。
        2.3.4拼接处理
        木饰面对墙体的装饰作用,主要表现为整体分隔、无缝墙面及叠级造型。本文所研究技术强调对饰面进行分解,获得大量满足连接条件的构件,用来对墙面进行合成。现代装饰与传统装饰的区别,表现在对分格离缝加以应用上,而对分格形式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通常为材料性质、规格和技术条件,这点应当引起人员重视。
        实践表明,木饰面板较其他材质面板,更易受到湿度、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出现变形问题,要想避免变形问题出现,给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有关人员应对以下内容引起重视:第一,对板材加工引起重视。第二,对建筑基层进行防潮处理。第三,增强所安装挂件、龙骨的稳固性。第四,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不断调整安装方案。
        2.3.5实际应用
        本工程选择单面贴面胶合板为面板的主要材料,胶合板厚度为12mm,满足建筑要求。工厂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对板材四周进行开槽、贴面处理,且板槽深度被控制在10mm左右,为插接板的安装提供便利。对面板起固定作用的构件为挂件,另外,插接板也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本工程所选用插接板同样为胶合板,厚度约为5mm,有关人员需要以板缝设计为依据,对胶合板宽度加以确定。若板缝需要离缝处理,其宽度为板缝宽度、面板槽深之和,若板缝需要密缝处理,有关人员应避免插接板宽度超过面板槽深之和的情况出现。
        结论:通过对上文所叙述内容加以分析能够看出,对木饰面施工所需构件进行预制,既能够减轻施工所带来污染,还对施工质效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作用,在实际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将重心放在龙骨、面板等方面,综合多方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使预制技术所具备优势得到应有发挥。
        参考文献:
        [1]陈理,周阳峰.酒店固定家具木饰面收口工艺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1):32-33.
        [2]邹翔.无木料基层木饰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探索[J].中外建筑,2018(06):215-218.
        [3]王维柱.GRG基层阻燃木饰面在恩玲艺术中心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7):11-12.
        作者简介:姜立江,身份证号码:33068219860703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