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 苗启会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苗启会1 马玉2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也突显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住宅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以及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身份证号 32102319780228xxxx
        2身份证号 23010819850103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在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也突显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住宅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以及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逐渐增加,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监管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给予高度重视。
        1、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命财产,也关乎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筑施工的形式多,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长,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多种项目工程同时施工的情况,因此,一旦某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势必会给其他项目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安全的管理,也会导致建筑质量存在问题,同时也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要重视建筑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问题。
        2、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设置不全
        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缺乏对于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控制,尤其是安全管理往往被不同程度的忽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大量缩减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导致施工过程中采用内部质检。安全监督等工作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同时,在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设置中,对于各具体项目未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造成在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弊端或安全问题时,很难找到具体负责人,最终导致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处理无法真正做到奖罚分明,大大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效率和成果。
        2.2 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施工人员数量的需求不断攀升,使得大批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农民工流入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的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屡见不鲜。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主力军,如果其不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则必然造成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3 施工所需材料购买不合格
        建筑工程开展必须要有足够的建筑材料,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因此材料采购员在购买相关建筑材料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但目前出现许多由于建筑材料购买不合格现象,使得建筑工程质量检查没有达到行业标准。建筑采购人员在购买建筑材料中有可能会因为自己对于原材料质量辨别力不够或者是个人疏忽,使得所购买的建筑材料没有达到建筑的标准。同时也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更高的利益,以次充好,最后形成所谓的“豆腐渣”工程。


        2.4 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管理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果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会降低管理的质量,使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对管理工作不上心,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的确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工作质量,规范管理工作。但在很多建筑单位施工过程中,直接忽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使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得不到发展,造成房建施工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3.1 完善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施工单位的水平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因此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于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认识,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寻找适宜的解决方式,根据实际问题来制定相关解决策略,从而形成完成的施工管理体系。施工单位还需要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需要充分的听取广大施工人员的一些意见与反馈。在各个施工部门的协调上,应当做好明确分工,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位。严格执行制定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不负责任的员工需要进行严肃的处理,而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员工,则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实施奖惩制度的时候需要公事公办,不能假公济私。这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过积极性,从而创建一个和谐、平等以及良好的施工环境。
        3.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管理人员需要保证施工人员根据具体的施工设计图和施工流程,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同时要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和人员分配进行管理,能够影响房建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确定和预防,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要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内容的培训。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主要是培训其专业的施工技术,使其了解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和危险点,了解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方法,这样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施工中的安全。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对其进行安全管理培训,使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3 加强建筑材料购买环节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建筑施工质量又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若是想要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便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监控。一般情况下,建筑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便应当安排严谨、有经验的专业采购人员去进行实地考察,做好相关市场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建筑材料的信息,货比三家,而后选择最合适的供货商,购买性价比最高的建筑材料。同时,在建筑材料购买完成后,以及材料进入施工地区后,相关材料检验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试验检测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指定单位进行试验,确保所有材料都符合建筑材料指标。只有在确保建筑材料的各项指标都达到建筑标准后,才可以投入到建筑工程中。
        3.4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是建筑单位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的主要手段,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筑单位管理的整体素质,不仅制约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还提高了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的检查和安全的管理。所以建筑单位要按时进行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和实践考核,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建筑行业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发展。
        结论
        总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想要顺利进行,建筑企业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监督工作,正确的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作用,保证工程质量,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波.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
        [2]张晓飞.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