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赵旭1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赵旭1 国忠良2
[导读] 摘要: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保证建筑施工效率和保证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要一步,为此,在建筑工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并及时找出现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建设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身份证号:23020719830929xxxx
        2、身份证号:23012119761115xxxx
        摘要: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保证建筑施工效率和保证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要一步,为此,在建筑工程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并及时找出现存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建筑工程建设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结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这些问题进一步说明几点对策,希望为提高建筑生产环节过程中的安全性给予一定帮助。
        关键词:创优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要点
        众所周知,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这种安全问题的关注也就要求人们必须要加强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控制,这也是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构建的核心所在。结合当前我国现阶段各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自身复杂性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正在不断提升,进而也就值得针对安全管理的强化进行全面分析。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安全管理贡任制度落实不完善
        从管理制度层面上来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体系是形成有效管理的前提,安全管理工作更是直接体现这一说法。在我国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中,虽然在项目前期还未动工前都设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责任追查制度,并具体规定各项安全管理控制环节中的内容。但一旦施工项目开始动工,就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诸如赶施工进度或为降低成本造价等其他问题,逐渐地开始忽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于先前制定制度的有效落实,而相应的管理方也由于责任制度上的不完善难以追究其根源,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或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等问题后更加难以处理。
        1.2 建筑施工技术存在隐患
        我国很多建筑单位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因此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和指导。除此在外,很多施工单位对一些法律法规的执行也不到位,管理人员不能将这些规定及时的落实到施工中,久而久之,施工人员也越来越不重视,从而出现了很多技术操作不当的现象。比如:施工人员不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操作,从而造成了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以及脚手板没有满铺等,这些都会直接让施工安全存在隐患。模板支撑系统出现不稳定的原因是因为不规范操作造成的,并且很多的施工现场经常出现钢材与木材混合在一起的情况,从而导致了纵横支撑力不均匀的情况。此外,建筑施工中也经常出现拆模违规的现象,这些问题的来源都是因为施工人员不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引起的,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3 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
        重大危险源指的是在施工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以及行为。通过调查发现,在整个施工伤亡事故中有超过80%的事故都是因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深基坑坍塌、触电和机械伤害引起的。但是有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没有对其进行防范和监管,同时也没有构建一套完善的事故分析和处理系统,导致施工安全风险居高不下。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其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进而也就会导致其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应的也就比较多,因此,更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所以说,在这一现状的要求下,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是维系建筑工程正常进行的基础所在;
        2.2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施工人员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保障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就显得极为关键,但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的话,必然会导致施工人员的损伤,因此,为了保障这种施工人员的安全,就应该着重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3.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并非只是安全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而是整个企业的工作。因此,落实各级的安全责任人,使其认识到“安全既是效益”;签订安全责任状,实现层层重视安全,为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必备的人力和资源保障。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个人和项目,企业应认真对待、严肃处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完善施工组织工作
        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前提。项目管理者应在施工组织中规范作业流程,对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规划,在确保工程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如期完工,包括组织编写施工安全方案、临时用电方案、冬雨季施工方案等。针对于脚手架搭设、基坑开挖、大件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需合理安排作业面,避免交叉作业。施工中发现安全疏漏或隐患,及时分析、纠偏、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3.3落实安全交底
        项目负责人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告知,提高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人员进入现场后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保证一定学时的安全学习,安全防范能力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学习,进行预案交底,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加强项目的应急处置能力。安全交底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分时间、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
        3.4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要走在每一道施工工序的前面,提前做好安全检查,严格做到安全措施不到位不施工。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齐备有效,不得超载超限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械设备。“四口”“五临边”等危险位置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特殊位置要设置安全走绳、防坠器、安全网等,保证临边有防护,安全带有可靠挂点,危险区域设置安全防护棚。
        3.5加强政府监督,建立安全评级制度
        各级建筑主管部门应加强安全检查,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落实安全巡查回访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评级制度,对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人员记录在评级档案中,每年根据安全评级结果向社会公告。对于评级较高企业,可以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施工资质申请、优质工程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等评优评奖中给予优先、加分和政策倾斜。对于评级较差企业,加强政府安全管理力度,定期进行巡查。针对违规企业和人员吊销相关安全资质,责令限期整改,加大处罚力度。
        结语
        在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手段进行优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减少施工成本,将压力化为动力,借助科学有效手段,改善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对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不断优化,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可从积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等方面着手实现创优工程项目,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邓俊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要点[J].四川水泥,2016,(04):144.
        [2]林彬彬.创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探究[J/OL].河南建材,2016,(01):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