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创新与经验探讨 王一明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一明
[导读] 摘要:疏浚村庄河道,整治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疏浚村庄河道,整治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苏省水利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组织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深得农村干部群众的热情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创新措施
        引言
        农村河道的功能将直接影响周边农村的发展水平,而且河道还是农村环境载体,若是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河道建设的安全性问题,那么有效提升或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建设。大多数河道治理工作都是强调河道的安全问题和有关防洪问题,但是在河道的生态系统治理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根据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整治方案,这对于农村河道建设有着很大的帮助。
        1.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存在的问题
        1.1淤积现象
        农村河道经常会出现淤积现象,这也是治理农村河道经常面对的问题。农村河道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周边百姓的生活,而且河道回淤将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建设,还会降低河道的防洪功能,会给农村河道的整治工作带来严重的风险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再者,淤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周边土地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大大降低河道生态系统功能,引发水污染问题。农村河道出现淤积的现象,很多都是因为河网规划不合理,甚至还会出现超量引水的现象,河道弯曲地方积累越来越多的淤泥,长此以往将严重周边生态系统建设。
        1.2水污染加重
        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是农村河道整治的关键,因经济发展需求,很多化工厂以及其他工厂大多数都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虽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河道的承受能力。再者,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河流造成了一定的水污染,虽说相关部门也在定期开展各项整治工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因水体污染导致农村河道的管护能力变得更加弱小,更是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建设。
        2.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创新与经验探讨
        2.1创新机制,扩大河道疏浚整治的投入渠道
        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河道疏浚整治主要依靠财政投入。从2008年起,省、市、县各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投入力度。在此基础上,按照民主协商、群众自愿的原则,在“一事一议”限额内统筹安排筹资筹劳,用于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同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盘活水土资源,拍卖林权和水面养殖经营权,出售清淤土方,实行“以土换资、以水生财”,多渠道增加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的投入。
        2.2建立长效保洁管理制度
        为确保锡山区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成果,常年保持河道畅通和洁净,该区及时出台了《锡山区河道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方案》、《锡山区河道长效管理暂行办法》及《锡山区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等诸多河道保洁管理制度措施,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合同化管理与市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规定主城区范围内的河道由区城管局负责日常保洁,其余实行属地管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栏、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告知有关河道管理的规定,传播加强农村河道管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群众的爱河护河意识,使维护农村河道清洁畅通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自发行动。



        2.3规范建设管理
        疏浚整治农村河道是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事关党和政府的信誉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坚持严格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资金规范运作。一是严格施工管理。我们严格实行方案审查制度、项目法人制度、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施工合同管理制度、施工监理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规范河道疏浚整治工程管理。二是加强资金监督。我们通过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审计监督,保证工程资金的专款专用。三是组织群众参与。切实做到实施计划向群众征求意见,筹资筹劳由群众决定,资金使用和用工情况请群众审定,工程竣工验收请群众参与,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使群众满意。
        2.4疏浚整治
        要彻底解决河道淤积问题,河道中的淤积一般都是出现在河道弯曲或狭小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泥浆泵来清除淤泥,以此来疏通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河床,确保河道水系能够畅通无阻。再者,疏浚整治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也是解决河道淤积现象的最佳方式,而且开展疏浚整治工作还不会污染水源,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加河道的蓄水能力。所以,我们要将清淤工作放在首位,只有提升水源质量才能够顺利开展后续工作。根据农村地势、河流走向实际情况,要合理规划河道岸线,以此能够更好的避免河道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农村河道的水文特征和生态要求是岸坡整治的关键。再者,在整治工作中要合理选择的岸坡使其能够规避淤泥侵占河道的现象,同时还能有效加强河道的整治效果。
        再有,划分岸坡保护区域能够有效提升河道的整治工作,在河道整治工作中划分岸坡能够更加直观的评价农村河道的整治水平,能够根据农村河道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河道规划方案。同时还要对长期经受河水冲刷的河岸进行有效的加固,使其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水平建设和保护,这也是提升护岸保护的一种方式,而且当堤岸加固到一定程度就会避免河岸出现塌岸的现象,能够大大提升河道堤岸的安全性问题。另外,还可以在农村河道周边种植绿植,以此来巩固农村河道周边的建设,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2.5连通水系
        部分农村河道出现纵横交错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河道的整治工作。根据农村河道纵横交错的特点,我们可以打通河道、连同水系,将错综复杂的河道汇集在一个河流系统中,这样不仅能够防洪抗灾,提升河道的配水能力,还能够便于管理人员开展河道的整治工作。
        2.6水生态修复
        在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中一定要修复水生态,水质不仅关乎着人们正常生活,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影响河道自身保护能力。要知道,一个健全的水生态系统有着很强的自我净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建设。再者,可以应用生态浮床技术,以此能够尽快修复水体,提升农村河道的建设质量和生态系统。
        2.7抓好重点,实现管理
        老百姓举双手赞成河道疏浚整治,更是对未来的生态系统建设充满希望。农村实施河道疏浚整治着实不易,巩固并完善各项成果更加不易,一旦失去管理,那么疏浚整治工作的成果便会前功尽弃,甚至还会失信于民。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多方面问题,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并且还要落实各项管理,使其能够推动疏浚整治工作的建设,同时还要将精力放在河道长效管理中,使其能够做好每一条河流的疏浚整治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建设的黄金季节。我们将迅速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发动,迅速掀起以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为重点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其在疏浚整治工作中不仅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专业技术理念,还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保护好农村生态系统建设和生态景观,使其能够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磊,孟晓,徐卿.深入“河长制”管理构建人水和谐[J].无锡水利,20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