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成亮 杨元博
[导读] 摘要:现阶段,为了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加大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工作。
        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02
        摘要:现阶段,为了保证农田水利灌溉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加大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工作。文章主要分析了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现状,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水利灌渠;维护管理;策略
        农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进行农业发展方式探究过程中,应该重点解决区域水资源匮乏、水利灌溉设施在设置层面不够科学的问题。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水资源的管控,加强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水利工程设施在农田灌溉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水利灌渠的综合管控,全面的调控水资源。因此,文章主要围绕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进行探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利灌溉渠道的含义和功能
        1.1构建完善的小型水利工程体系
        在新时期的开发中把握战略评价的内容,专注于农村建设。根据水利工程改革和概况,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整合水利建设,弥补不足之处。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物质循环的基本条件,是全面农业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从资源分配的种类和载体的组合可以看出,加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运营内容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必须控制水流,避免洪水。在水量调整和流通管理阶段,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建立一个合适有效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可以促进整体的进步。
        1.2提升运行管理效率
        我国的水资源的整体不足,考虑到供给和需求的类别,我们需要更有效的在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在改善水利工程管理的阶段,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等现代管理和控制的必要条件。根据农业生产的种类和要求,在支持水利工程管理后,可以改善整体生产效率,另外,在维护管理中有必要将焦点放在农业评价上。众所周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由水利工程所支撑的,将农业生产的效益与整体分析相结合,促进土地流转的关键。从规模化生产的角度入手,需要事先确定好管理主体,加速农产品的加工和开发。
        另外,管理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指标的确定是关键。你需要了解限制因素,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在节水和农业生产的管理中,缓解了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2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的现状
        灌渠是连接水源和土地之间的有效载体,需要加大灌区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满足当前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由于部分区域在进行水利灌区维护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区域,人们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无法把握目前的农业发展现状和技术,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也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会推动农业技术不断创新。这就要求广大农民群众需要了解基础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大多数农民群众知识文化素养不高,在进行作业过程中效率不高,无法对水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使用,在进行水灌区施工建设过程中技术和工艺,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区域缺少资金和设备的支持,进一步阻碍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目前在进行水利灌区维护和强化过程中,管理意识不足,在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水资源浪费,无法促进我国农业稳健发展。


        3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
        当下,在具体的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落实全方位的自动化管理、加大日常维护监管工作、做好防渗养护工作、在最大范围内保证管理工作水平,在最大范围内提高管理水平,为项目实施提供有效保障,详细如下:
        3.1落实自动化管理。现阶段,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融入自动化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参考具体的情况做好基础安全检测工作。例如:在农田水利灌溉实际维护作业中,以结构化的模式做好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在结构领域,可以采用C/S的形式,做好闸门的调度,还需要参考目标区域的天气、水文、地质等各类因素,为人员管理提供极大地便利。目前,随着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为整个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管理注入新鲜活力,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在各个时间段都能够查询,提高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维护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
        3.2加大维护监管力度。为了全面提升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在加大监管工作。首先,在提高维护监管力度的同时,通过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融入自动化监管体系,保证施工更加地安全可靠。其次,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大通讯设备的完善工作,充分发挥通讯管理作用。在最大范围内,确保水利灌溉渠道维护信息能够及时地传递,避免安全事故影响范围的扩大。最后,在落实施工在进行工程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大相关制度的实施工作,明确各负责人的责任。例如:可以在内部制定完善的奖罚措施,让更多的员工参照工作标准执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满足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
        3.3做好防渗工作。在日常水利灌溉渠道维护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大防渗工作。对于传统的渠道防渗技术来说,主要使用的是混凝土渠道防渗技术,该技术它的应用范围较广,还具备较高的耐用性。然而,它的技术粗糙率较低需要,会存在部分渠道基础不均匀现象,可能会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可以在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维护和管理过程中融入伸缩技术,严格地设置纵向、横向伸缩缝,全面提高工程的造价技术。第二,相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大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避免人员出现违规作业,针对违规行为及时制止,了解目前渠道施工现状,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落实巡查机制。第三,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农民群众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可以定期地组织群众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无论是灌溉技术,还是节水灌溉技术。要了解区域目前农业发展情况,融入新学的技术运用到实际作业中。在提高节水灌溉水平的同时,全面促进农业发展,优化人才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人员结构,加大水利罐车维护和管理,更具时效性和科学性。
        3.4强化后期养护。在实际灌溉渠道工程维护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大后期养护工作,尤其是要强化渠道防冻。工程人员需要了解实际的断面形式,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护措施。目前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断面形式的设计工作,在提高防冻变形抵抗能力的基础之上,提高工程运作能力,结合具体的衬砌结构,提高渠道的抗冻效果。做好地下水位的有效控制,能有效的解决主体渠道冻胀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整个农田水利灌溉维护作业中,应该综合使用有效的方式,做好防病冻技术的针对选择,突出管理多样化的特点,让整个渠道维护管理更加地完善和科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为了充分发挥水利灌渠的灌溉作用,要重点解决渠道工程运作过程存在的问题,做好各工序的管控工作,一旦建设完成,需要进行定期地维护和管理,促进农田水利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段兴军.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探讨[J].消费导刊,2019,(8):222.
        [2]何龙生.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的思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9):196-198.
        [3]吴军建.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582.
        [4]李倩.水利灌渠维护和管理强化策略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4):26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