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292219880906XXXX
摘要: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大城市内居民楼、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物逐渐增多,建筑行业在近几十年中也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致使建筑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正在施工的建筑项目也会因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落后、安全防护用具紧缺、安全管理理念陈旧等原因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建筑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解决施工中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切实保证施工人员及业主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工作;策略
引言
截止到2018年,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农业、工业以及零售业的第四大产业。但建筑施工受到劳动密集性、高空露天施工等作业特点的限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阻碍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研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未能健全,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对实际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不能起到及时遏制的作用,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是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混乱的主要成因之一。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安全管理与项目管理中出现断层,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不能有效延伸至项目部,制度建设停留在纸面上。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与之高度契合的安全管理系统,必然会造成在建设活动实施中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遏制。
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与能力比较差
建设工程的规模和施工难度同步增长,建筑施工活动中危大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越来越多,涉及新工法和新型建筑机械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建筑施工活动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些变化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阶段,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意识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企业负责人关注于抢市场、抓项目、升资质、求发展,安全管理放在了末尾,由此同样带来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建设的滞后,企业的资质经营扩展与安全管理能力逐渐不匹配,是建筑施工安全隐患丛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1.3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
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会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施工管理部门在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对施工材料严加管控,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运送到施工现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会使用到很多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施工人员要正确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确保不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2.1规范安全管理技术
规范安全管理技术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会在脚手架、平台框架和建筑平台板等危险区域进行施工,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确保这些区域的载重量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加设钢丝绳来提升主建筑结构与外部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定要将保护绳系好,从而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2) 建筑工程施工对天气条件的要求非常高,施工企业必须提前对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大风、冰雹、雨雪等恶劣天气会给施工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危害,因此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保护。施工企业可以将气象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这样可以准确获取天气信息,为现场施工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将风速测量仪、接地电缆和避雷针安装在塔吊上,当风速达到六级以上时塔吊要停止作业,发生雷击等问题时避雷针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塔吊的正常工作得到保证,同时也提高了塔吊作业的安全性。
2.2协调并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在图纸设计阶段要对施工现场环境作充分的调研工作,保证施工图纸比例与实际施工尺寸的一致性,让施工图纸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其次,在施工图纸审核阶段,需要通过分析设计图纸来明确设计师各环节施工设计意图,对施工图纸中各项信息参数进行复核,尽可能避免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再其次,在施工材料质量及储存阶段,必须要选择资质证书齐全、诚信度高、价格公道的材料供应商,依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调试出最佳的仓库储存条件,以此来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良好。
2.3强化施工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建筑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而安全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依靠政府部门、建筑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来完成。1)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一手抓体系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所构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只有不断的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性、方向性的准确指导,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新时代政府部门已经从传统的行政领导转变为服务型指导,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专业信息资源、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重视监督,两举并措引导建筑企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2)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扎根基础,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打破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束缚,向安全隐患主动出击,建立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并积极引入现代媒介如微信、微博、小程序、APP等在企业内部完成安全技能、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工作。首先针对建筑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运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例如播放安全事故视频短片、安全操作图片教学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其次针对特殊作业工种,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位上岗人员通过考核审查,持证上岗。最后企业内部用心创建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知识竞赛、科普讲座、先进榜样等安全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安全技能、知识的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意识的提升,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进而不断推进整个高层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196-197.
[2]王林.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3):241-242.
[3]靖华,吕树胜,严双梁.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建筑,2018,24(2):269-271.
[4]张武.新时期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和管理剖析[J].江西建材,2015(1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