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吴凯鹏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吴凯鹏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关系都整个建筑施工的根本,不容忽视。
        广州国智恒北斗实业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关系都整个建筑施工的根本,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质量安全管理 ;问题与措施
        引言:近年来,在各方面有力支持的推动下,建筑工程行业得以不断进步,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方面缺少重视,从而导致大量的危险事故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不断发生,对整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要想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在实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时候,增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关注度,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具有的风险加以综合性的研究分析,并针对性的编制切实可行的预防和解决方案,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规避危险事故的发生。这篇文章所重点针对的实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以细致的阐述,希望能够对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单位资质不达标
        现在很多建筑物的承包方式都是由一个正规大施工单位中标之后把工程进行下分,把工程任务下分到许多小建筑公司,这种承包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小承包公司的行业资质很有可能不达标,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有些小型建筑承包公司即使用有相关施工资质,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存在私自把优质建筑材料换成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的行为。建筑材料不达标,这就从根本上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除了建筑材料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之外,有些建筑外包公司因为赶工期的原因,一味地加快施工进度,从而忽略建筑物的安全系数,这就导致了很多“豆腐渣工程”。所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严格管制十分重要。
        1.2 质量管理问题
        (1)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的重视度不足、验收不全面,导致了辅助工程和隐蔽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地基工程为例,如果地基中存在软弱地基,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可靠处理,就会引起建筑质量问题,导致隐患的出现,甚至会导致建筑出现倾斜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在对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的初级验收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中的质量隐患,则会致使隐患的进一步扩大,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设备管理不全面。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质量控制也变得更加关键。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存在机械设备养护和检修不够彻底的情况。以吊装为例,受机械设备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桩基础和预制箱梁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吊装错位,导致构件损坏的情况,降低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的制度与决策的执行力不足。由于质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能切实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相关隐患不能被及时的发现与整改。此外,质量管理监督力度的不足,使得监督管理的效果不明显,施工工序与材料质量控制不全面,制约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一,施工工作人员的质量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够高。也就是说,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同时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不仅不听从管理人员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不够重视自身的人身安全,此外,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施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人员构成也是比较复杂的,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进度和效果,而且也增加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整个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是阻碍重重,同时,很多施工工作人员并不能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和基本原则来工作,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1.3 现场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的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相关管理制度缺乏细节和合理性,导致规则制度不能在实践中有效执行。此外管理人员对相关管理细节和内容不了解,也可能导致施工计划无法按照标准执行,给施工的安全质量造成隐患。最后部分管理人员出于工作能力、职业精神、权钱交易问题等因素,可能对相关工程安全质量问题存在疏忽的态度,也导致管理制度和机制成为形式主义,起不到实际的管理作用和效果,使得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1.4 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参差不齐
        首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根本质量,如果管理人员对施工的工序和技术不了解,则可能导致工程问题的出现。此外管理人员的职业精神在工程管理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例如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的责任意识缺失或者存在部分违法交易,可能导致工程施工技术和安全出现问题,最终可能导致工程整体质量的下降,造成一些施工事故的发生。
        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2.1 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
        建筑工程单位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视角出发,在施工安全管理期间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要保持质量安全意识,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岗位等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融入其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则需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督,实施动态性的监督与管控,深入了解当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比如可以由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工作中存在错误或者工作质量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对于工作质量较好,检测结果较好的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员等进行奖励,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使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2.2推进施工过程的细节化管理
        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细节问题的调查和分析,建立科学的细化管理制度,减少施工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例如加强对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的现场监督,对施工的工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现场指导,促进相关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证。例如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调度的科学调配,建立设备维护监督机制等措施,使施工现场保持秩序效率,减少细节问题可能导致的质量和安全风险。
        2.3加强企业科学建设
        企业科学建设包括组建科研队伍。研究新型材料,通过改善材料的种类,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建筑材料配比的研究,利用相关计算方法对材料的各方面性能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最合适的配置比,一个合适的配比对于混合材料的性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建筑行业应该实行责任连带制,责任连带制的实施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筛选建筑设计,判断设计是否符合原理之外,设计者也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筛选,两者形成一种牵制关系,以此保证双方的质量都达标。
        3、结束语
        质量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扩大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和施工效果。针对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结合常见问题的特征和基本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施工质量,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鲍鲜.简析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263.
        [2]刁兆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8(5):208-209.
        [3]迟嘉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No.518(09):201.
        [4]贾冬海.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