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 吴卓琳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吴卓琳
[导读] 摘要: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控制成本、大幅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较高,但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水平相对较低,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达川区投资审计中心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控制成本、大幅提升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较高,但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水平相对较低,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利于工程建设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策略
        1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对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而言,贯彻与落实成本最低化原则具备一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工程实际,借助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设成本,且在此过程中,不能脱离工程实际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即成本控制并不是过度缩减成本,而是要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从提高成本利用率出发,实现工程建设效益的有效提升。(2)动态性原则。在进行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成本管理是一项动态化工作,确保成本结构与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工程建设环境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的,因此需要随时对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进行适当调整,这就是成本控制动态性原则所提出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成本的实际发生额与前期设定额进行核对,从而对成本运用及时做出调整,切实发挥出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3)节约原则。节约原则指的是,确保工程建设所耗费的资金以及日常开支符合财务标准,对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进行有力监督。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各项开支与耗费加以约束,实现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与完善,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换取最佳的产出效果。即一方面可以减少资金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从根本上保障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要点分析
        建筑前期成本,包含了建设建筑项目征用土地或租用土地应该要支付给土地所有方的费用,但是针对于不同类别的土地,我们前期成本所支付的费用也存在着天壤之别,这些费用包含了征地补偿费、土地使用权出让费以及临时租地费用等常规费用。并且此类费用还会因为所在城市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和保定、洛阳和潍坊等三线城市的价差就比较大。建筑工程的直接成本,主要包含了搭建建筑基本结构的成本、建筑整体组建成本和整个建筑的装饰装修成本。材料费用基本上是整个建筑过程中占比最高的,采购物料的成本和质量甚至会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和盈利。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的控制,必须对直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进行合理、合规和合法地采购。建筑工程的间接成本,包含施工建设阶段的人员管理可控成本方面,以及在建筑施工阶段所要使用的工具及设备的采购费用。
        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策略
        3.1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
        在进行预算编制体系构件过程中,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合理对于编制体系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为从根本上规避上述问题的再次出现,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对工程预算编制进行合理化控制,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也是企业后期各项作业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量时,为确保计算数据的准确性一方面在工程施工作业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需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于施工现场以及材料消耗量进行系统化计算,规避其它问题的遗漏;另一方面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设计工艺较为复杂,因此预算编制的工作内容难度也相对较高,在工程造价作业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往往只是根据原始设计图纸来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却忽视了产品运输、存放中产生的费用,导致工程超预算现象出现的同时,给企业整体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规避上述问题的出现,确保工程取得预期利润,预算编制要确保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3.2提高全过程造价成本管理水平
        3.2.1投资决策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最终影响较大,因此,在投资决策阶段需要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勘查,分析施工规模大小,将项目中需要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进行数量匹配和协调,从而有效设计决策阶段的成本方案。合理规划建设标准,深化分析项目的计划指标和应用原则,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用途和建筑属性分析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科学合理规划工程方案,在整体工程中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并将其他可能需要经济支出的部分进行财务调整,留出成本管控的浮动空间。
        3.2.2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
        在前期准备阶段应做到全局统筹把握,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和调研,加强对工程设计的审核,严格审查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工程的造价应规范在符合实际的合理范围内,根据市场对工程造价的合理预估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能单单是为了中标而仅进行造价成本的估算与管理计划设计,要切合实际,严格把控各环节的造价。工程的设计阶段对成本造价的初步把握能为成本的预算提供全局性的建议,能够更清晰的掌握成本管理的详细内容,在此基础上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将其贯彻到成本管理与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施工单位有必要在前期阶段充分考虑施工材料、工艺、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中对造价成本的影响,实施方案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化,同时也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可操作性。在对成本造价进行考虑的同时也要对如何保障工程的质量进行考量。
        3.2.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在对施工环节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这三个因素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同时还需要确保在成本的控制的过程中房屋建筑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这就需要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中的各个岗位技术工种的费用支出情况进行详细的核算,并且还需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人数量和施工材料的支出情况进行备案和记录,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认真审核建筑施工中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不同工艺技术的工种支出情况,另外成本控制人员还需要对每日使用工人的数量进行详细的记录。接下来便是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成本,在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成本大多都较为昂贵,因此在开展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材料的采购价格、数量和规格进行认真的核实,同时还需要及时的了解市场上各种价格的变动情况,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成本控制的相应要求和具体的施工要求。在对施工中的设备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成本核算人员需要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折旧率进行计算,并将折旧的损失计入到造价管理中,来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全面性。
        3.2.4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最后一项重要环节是竣工验收,竣工阶段是将之前的各项环节串联起来,对照设计图纸和招投标合同进行施工阶段的各项指标分析,将数据作为依托,对工程工序进行复核,了解工程的相关成本投入信息,并分析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建筑工程企业和施工单位要对照合同与现实工程结果,若没有问题双方即可签字盖章,保障工程各项内容都有法律依托,保证合同具备法律效应,维护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管理人员对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当下的发展环境和背景之下都需要相匹配的建筑工程的控制工作。相关人员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实现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渭红.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房建工程成本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04):173-174.
        [2]刘娇霞.房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对策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67-68.
        [3]马恒.探究房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策略[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9):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