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 嵇华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嵇华
[导读] 摘要: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并且城市的内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各种施工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使得人们后续居住和使用建筑物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威胁。
        新疆东方友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推进,并且城市的内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各种施工问题也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也使得人们后续居住和使用建筑物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威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长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并且做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提升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防治措施
        引言
        当前,建筑渗水及裂缝现象是最常见、多发的建筑建筑工程质量投诉问题。渗水包括地下室外墙板、底板、顶板渗水,建筑外墙及外门窗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及厨房渗水等,常见裂缝包括墙体裂缝、楼地面找平层裂缝。为了提高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减少质量投诉,必须提高建筑的防渗抗渗性能,减少楼地面、墙体开裂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物外墙面渗水、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楼地面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一)渗水质量问题
        散水坡渗水问题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1.由于散水坡结构本身与建筑物主体的墙身结构设计联系的过于紧密,造成了距离间隔不够和水流渗入的现象出现;2.由于散水坡自身设计的倾斜程度无法满足挡水和接水的工作要求,因而出现了渗水的现象。与此同时,收缩缝的大小也会影响到排水通道的顺畅程度,使得预埋件的固定位置等安装不到位就造成了缝隙的产生,也使得整体结构不稳定导致了渗水的现象。屋面渗水的现象主要是由建筑物的屋面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出现了问题造成的,屋面渗水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防水层材料的质量问题,或者在长期使用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使得防水层的质量大打折扣,并且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2.没有定期进行屋面管理的工作,使得屋面防水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裂缝和破损的现象,也就使得防水效果受到了影响。3.防水层设计不合理,在防水材料的选择方面和防水技术的选择方面存在问题,使得雨水无法获得有效的阻挡,从而发生了深入的现象。变形缝渗水就是指在建筑物的变形缝设计不恰当、不合理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形缝的变形,从而导致了渗水现象的发生,并且这个现象还有可能与密封材料的不恰当的使用相关。外墙渗漏的问题是由于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外墙方面的细致检查和分析,可能在清洁方面和维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工作漏洞,使得墙面出现了开缝和空鼓的现象,导致了外墙渗漏的现象出现。这些渗水问题的出现在雨季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裂缝也是十分常见的质量问题,首先混凝土原材料出现了质量问题,配比不当或者施工技术不当、养护技术不当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收缩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导致了裂缝的产生。另外,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就有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出现了冻胀裂缝的问题。混凝土表面的麻面是因为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的湿润度不够和隔离剂没有清理到位等问题出现的,使得混凝土容易沾附在模板之上,出现了麻面和脱皮的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漏筋现象的原因就在于钢筋分布不合理的现象,或者出现了钢筋绑扎不紧实、振捣不扎实的现象,使得混凝土表面的钢筋出现了裸露的现象。混凝土表面的蜂窝孔洞现象是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够,而造成的砂浆流失,或者由于混凝土的下料过厚出现了局部结构松动的现象,使得蜂窝现象明显。许多建筑工程没有在相应的施工安全标准之下进行工作,并且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了后期使用中出现各种问题,可能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建筑物外墙面渗水防治
        1.把好材料关。要严格执行各类材料的进场报验及复试手续。在外墙商品混凝土和砌块、砌筑砂浆等原材料方面,选择材料供应商时,要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供应商,尽量做到商品混凝土其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配合比的稳定、科学,砌筑、找平砂浆中砂干净、配比合理,粘结强度合格;2.在施工方面,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及“样板引路”等质量引导制度。同时优化砌筑砌体、抹灰砂浆等的配合比,掺缓凝防水外加剂,并做好水电安装各类洞口的预埋留置、尽力避免后期外墙面的开洞、开槽;3.严禁干砖上墙。砌筑前砖材按照10%~15%的含水率对砖材进行浇润,避免干砖上墙;4.加强砌筑工艺管理,尤其是控制好墙体竖向灰缝的饱满度。砌筑时泥工全部采用“三一”砌筑法进行砌筑施工,利于控制墙体灰缝的饱满度。做好墙体拉结筋预埋验收及现场植筋锚固力检测,保证墙体结构的整体性。做好不同墙体材料相交处的金属网片铺设,两侧搭接宽度各不小于250mm,以减少不同材料温缩效应导致的墙体裂缝现象及增加基层抹灰砂浆的抗拉力。
        (二)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问题的防治
        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问题的防治措施主要为:1.后期排水管道洞口若开凿,则要开凿成倒圆台形,且预埋套管要高出建筑最终完成面最少5cm;2.套管安装完成后,套管周边浇筑混凝土前要凿毛并清理基层,并在基层进行刷素水泥浆,用细石混凝土分两次封堵、浇筑好管道洞口周边;3.卫生间翻高尽量与楼地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不使用螺杆施工。
        (三)水泥地面起砂、空鼓及裂缝问题的防治
        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较大开间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杜绝施工拆模过早、堆砌过重等问题;2.做好地面回填土的分层压实,采取环刀取样控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3.地面面层施工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做好地面的洒水养护(普通硅酸盐水泥找平层地面压光后其养护不得少于7d,矿渣水泥不少于14d,且在养护期间要保持按时洒水湿润)。避免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进行湿作业,防止早期受冻,施工时环境温度应保证在5℃以上。同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抹压遍数不够及上人过早等问题;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并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包括做好技术交底,控制水灰比以及材料的进场检验及复试,以保证地面材料等符合规范要求。地面的施工内容应尽量安排在建筑主体结构已经基本沉降稳定、且穿过地面的各种管道已预埋完成并且布置钢筋网片。禁止在已经浇筑好面层的地面上进行裁切、凿洞等二次破坏施工。对于地面基层的处理、浇水、刷浆、压光、养护等各类工序,严格操作规程,上一道工序隐蔽验收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三、结束语
        外墙面渗水、卫生间管道周边渗水以及楼地面空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质量通病,必须从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予以重视,通过提前的各类通病防治方案开展好各类通病的防治,逐步减少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景涛.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08): 220-220.
        [2] 王尚一.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07): 33-33.
        [3] 何申忠, 何心耐, 杨洛河.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 轻工科技, 2019, 000(003): 115-116.
        [4] 郭启政.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24): 257-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