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创新的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新瑞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改变,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训,进而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速,提升竞争力度。
        第九采油厂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结构的改变,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训,进而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速,提升竞争力度。国有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结构改革的背景下,若想获得快速发展,也应该重视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这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在市场改革背景下面临的发展机遇,但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也是国有企业人资部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挑战与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效率、重视人才结构,这就需要企业与时俱进的对人才进行培养,并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进行针对性的技能、知识等内容的培训,使企业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也应该进行一些有效的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采用一些有效的培训方法。
        1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现自身的深化改革。在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深入改革过程中,在“1+N”的顶层设计指导下,采取“地方+试点”模式的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分别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革,很多的国有企业在人员管理、员工招聘、员工培训、薪酬管理以及干部的晋升制度等方面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的形势发展。十九大报告把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列为重要工作,要求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培育一流的人才,等等。因此,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切实的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图1  人力资源培训控制程序
        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培训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在开展时并没有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国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的关联性不大,并且培训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人员考核机制,因此员工在培训时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培训机构的学习氛围不高,培训效果不佳的局面。并且因为国有企业的领导阶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不高,因此,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投入的资金不多,这也是造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贯彻落实的原因之一。
        2.2观念落后保守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通病是领导层思想观念落后,权力主要集中于中高管理层,对于工作只是一味的布置,而忽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按照命令工作,不能激发其积极性,严重制约公司的发展。权力集中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可能是领导层的谨慎心态,防止决策出现失误;另一个原因就是领导层对权力的欲望。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都是政府选派的,任职年限通常是三到五年,每一任的领导都有不同的管理思路,在领导更换以后,管理理念就不能得到可持续性,导致管理效率偏低,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中,有一些领导将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辅助部门,认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设置就是简单的完成劳资关系手续,因此,缺乏对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同时,在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中也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其中,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2.3缺乏培训意识
        根据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培训现状调查报告可知,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存在对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但仍存在培训效率不高、质量不好的现象。究其原因为,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个别国有企业的领导及管理层并没有较强的培训意识。因此,一些国有企业并没有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甚至一些人力资源部门在培训过程中,只是进行形式化的培训。
        3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创新的措施
        3.1对培训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使培训效果更好,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可以结合相关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国有企业特点的培训方式。如可以采用视频培训方法;采用微信群聊方法等,通过积极的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对提高培训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员工面临多元化的培训方法时,也会对创新方法具有好奇性,能够提高参与培训的热情,促使培训效果良好[1]。另外,现代化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呈现内容量大、呈现内容方便等特点,培训过程中,充分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对提高培训效率也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作为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积极主动创新一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率,使事业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2提高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才的竞争力才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无论是国外的企业还是国内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是极为迫切的。国有企业也一样,领导层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充分发挥人才价值[2]。国有企业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依据,对人才管理进行深化改革,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价值,更好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3.3项目制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需要一个有效的抓手,可以通过项目制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项目制是根据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寻找适合的人员,从而组成一个团队,进行项目工作的开展,这是一种柔性的组织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3]。在国企战略转型发展期,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制管理的有机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得以发挥。设立的项目可以有: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建设、市场化招聘项目、基于利润的薪酬体系设计等。同时还可以设立项目奖励基金,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3.4培训机制的完善
        培训工作需要具有持续性,需要员工能够持续性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建立起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将培训学习同员工的薪资、职称等挂钩,积极激励他们参与到培训深造当中,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为企业贡献力量。针对于部分不愿意提高自身技能且工作态度相对消极的人员,则通过该激励机制对其进行适当地惩罚。而在培训中表现较为出色的人员,则在薪资或者职称方面进行鼓励,以使培训工作具有合理性、效率性。
        3.5加大企业薪酬激励力度
        国有企业应该加大薪酬激励制度改革的力度,所谓薪酬激励就是指使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对企业的岗位进行分析,包括工作内容责任以及任职要求。以岗位分析为基础能够提高薪酬管理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从而实现人本管理[4]。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星级评定的方式来制定员工的考核制度,将星级与员工的薪酬相挂钩,并通过定期的综合能力的竞赛来实现星级的变动,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还能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结束语:
        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时刻保持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地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化改革,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人才价值的最大化,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冀洪.关于如何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J].现代国企研究,2018(04):92+94.
        [2]秦娟,张鸿,明霞,陈永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战略化管理初探[J].现代国企研究,2017(24):37.
        [3]张丽珍.浅议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金融,2017(29):158-159.
        [4]郑淑媛.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工作的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