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农网配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林秀泉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林秀泉
[导读] 摘要:农村配电设施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难满足农村电力设施的日常维修需要,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予以解决,满足广大农民的用电用网需求。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农村配电设施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难满足农村电力设施的日常维修需要,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予以解决,满足广大农民的用电用网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农网配电;问题;解决措施
        一、当前农网配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配电网现状分析不全面
        现阶段大部分区域对于农网配电状况的了解和分析还仅限于对现存电网出现状况的数据统计,没能按照规划对电网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析。在农村电网中数据不齐全、不准确、不照应、基础概念混淆、文字表达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在现阶段电网运营中普遍存在,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了无法对配电网的运行现状如实反映,更加无法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以线路负载率为例,由于对负载率和联络方式的计算统计过于简单,因而其数据不能确切反映出线路薄弱等具体环节问题;以电压数据偏低为例,只能作为一个数据结果呈现,而不能具体分析出电压偏低的各项原因及其重要性,导致所提出的对应解决方案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结果不确切。
        2、电源分布不合理
        由于目前农网供电线路电源分布不合理,且受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影响,导致供电半径过长,其主要原因:农网早期整体规划不合理,缺乏对农村配电网电源点分布问题的充分考虑,最终导致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线路维修困难,甚至出现主线路负载不均衡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直接导致农村地区用电户生活质量下降,同时增加了用电户经济损失,这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原因之一。
        3、无功及电网缺乏规划
        无功补偿向来是电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内容之一,起到保护电网的无功平衡、减少电网损耗的重要作用。当前农村电网中的变电站适合采用密集型的电容补偿,按主变容量10%~15%进行补偿容量的配置。但在现阶段的配电中多采用简单的无功装置和主设备同时安装,缺少对电压损耗、无功补偿等进行分析,因而没能对无功补偿的经济性进行确切的规划及肯定。
        4、对农网配电负荷难以把握
        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是如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多数农村,对于农网配电的管理都较为疏漏,管理能力不好,使智能化电网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农网配电负荷的预测方法有许多,不同地区的预测方法不一致,不利整体农网配电负荷的预测和电力分配,还有在改造过程中,有的农网配电的基础设施不达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缺陷,都会让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在农网配电中应用实施困难。在一些比较落后和偏远的农村,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更是困难,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5、农网配电管理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农网配电智能化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论是电力技术人员管理还是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管理都存有一定的缺陷。农网配电智能化供电技术应用不足先进,在目前这个高科技网络时代,对于电力运行系统中的农网配电供电管理过程中及设备运行过程中,自动化管理是不可或缺一部分,如果无法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将导致农网配电供电的稳定性降低。因此,为了提升农网配电供电稳定性,首先要提升农网配电智能化整体改造水平。
        二、电力工程农网配电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健全农网配电体系,确保供电设施质量安全
        电力工程农村电网需要根据国家的配电设施规范,健全农村配电设施的安全体系,实施配电设施的专业性安全维护。

在农村配电中,要建立安全性高的配电室,加装规范的配电室灭火设备与防雷电设施、安全排水设施,室内的电路要摆放整齐。健全农村供电设施质量体系,使用质量好的设施与供电材料,并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并将带电设施的外围设置好保护环节。要在对应的用电与配电地方,悬挂相关的警告标志。还要控制电网的配电安全距离,确保农村地区人们的安全出行。
        2、针对农网复杂的环境,做好相关的处理措施
        农网的配电线路承担着电能的配送任务,需要保证线路的安全可靠、合理运行。在电网的建设时期,每个技术环节的细微之处都要做到品质合理。配电线路准确与否,需要做好基础的测量、复测与分坑环节,同时这也是关系到配电线路位置准确与否的关键。在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下,会对整体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要依据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测量,还要综合分析地理地质环境,并审核分析结果。要做好电网工程建设的整体监督、检验、验收工作,在工程的用料、施工流程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防止因为工作上的失误出现后患。在工程完毕之后,各个电力部门的监管人员要做好签字验收工作,保证工程质量,防止人们在用电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
        3、更换新型设备,做好安装工作
        有关部门要加强农网配电设备投人,及时更换性能更好的没箭提高其性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安全,加强设备的自动防护性能,科学没置防护点。这样就可有效保证线路运行的同时,有效防止线路运行巾经常发生跳闸故障。及时用新的设备替换陈旧的设备,保证其绝缘性、抗风性等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降低线路运行安全风险。农网配电中的线路连接是一项重点工作,在连线路时要注意连接方式不会增大电阻,防止线路运行中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线路断裂。
        4、开展供电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增强供电安全意识
        要做好配电设施的安全管理,根据农村配电管理制度,提升配电设施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其责任感。通过开展供电管理工作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增强供电人员对工作积极负责的态度。对于违法乱用电的现象做好处罚,实施整改后确保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要确保供电管理系统不同人员的分工,健全奖惩制度,明确各个配电参与者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等方式,实施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让其自觉地遵守用电法规。在用电中要注意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使用过多的大功率电气设备,切勿用湿手触摸与电连接的设备;对于可能被雷击的电气设备,需要安装避雷设施,并正确使用避雷针等设备,防止被雷击意外的发生,保证其用电的安全性。
        5、强化后期管理,定时进行维护
        供电公司的相关部门必须做好配电线路的后期的管理工作,为线路安全运行提供更有利的经济保证。相天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线路的检维修工作,将这项工作提升到问题发生以前,及时查找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电力技术人员要不断研究电路系统的自动化检测技术,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保证农网配电线路整体系统得到有效监测。电力检修工作人员要保证维修工作快速、有效的落实,防止问题的反复发生,为电力资源的高效应用与人们的正常用电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规划建设是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也是人们日常生活需求,为了提高用电户供电质量,需要及时做好农网线路规划建设工作,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大大提高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文武.新经济形势下配电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和建议研讨[J].环球市场,2017,(30):138.
        [2]陈昭.农网改造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7,(19):250.DOI:10.3969/j.issn.1006-4222.2017.19.176.
        [3]黄俊.农村低电压的主要原因及整改措施[J].农村电工,2018,26(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