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进一步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积极的配合治疗。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0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分析护理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疏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艾滋病;肺结核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破坏,且由此会增加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其中之一则包括了肺结核。该疾病患者除了治疗本身的压力,在个人情绪上往往比较低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病情介绍、治疗方案讲解以及生活作息指导【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0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现对护理方案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0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6例和24例,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32,最大不超过64岁,平均年龄为(40.6±4.2)岁。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患者档案的建立、健康知识常规宣教,并按照医嘱提醒患者按时用药。
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明确患者的护理内容、实施细节,以提升小组干预成果为任务。在心理护理中,最基础层面则是由于患者病情中、长期治疗下,可能存在并发症困扰、治疗经济压力,由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随后加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有助于能够增强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此外,针对患者问题的解答。如随着治疗的推进,患者更担心经济问题,由此可讲解国家的医疗减免政策、社保报销制度等,可以帮助患者更为安心的接受治疗。此外,患者可能存在并发症问题,做好预防工作和关键,需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分析。应用SAS和SDS量表作为评估依据,SAS量表的内容涉及惊恐、乏力、静坐不能、害怕、焦虑等20个项目。SDS量表的内容涉及精神病性情感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躯体性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共计20个项目。在评分上,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抑郁),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
1.4统计方法
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采用计量统计,在护理满意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png)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属于较难治疗的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且多有抑郁、敏感、恐惧、害怕的心理,这也会导致治疗受阻。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为患者提供正确的疾病知识普及,矫正行为,加强家属、社会干预,在亲友的帮助下建立生活信心【2】。
首先,在制定护理策略后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落实护理步骤,进一步的解决患者由于疾病引起的心理问题。其次,在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能够在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后能够主动提问,以及在身体有不适的状况下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积极的参与到治疗中,而不是被动参与。与此同时,患者对发病因素以及病理知识、健康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说明禁忌事项,让患者不再惧怕并正确面对疾病。值得加强的是与患者的谈心,倾听患者的想法,有助于大幅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消除负面情绪,引导患者学习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保持放松,有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3】。在生活指导方面,能够给予患者相应的建议,服务于患者,微笑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合本次调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更好,能够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效用。这不仅是对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考验,也对其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疏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其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文元芳. 综合护理措施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150-152.
[2]何秀萍. 人文关怀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20,26(04):182-183.
[3]李丽梅. 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蛇志,2017,29(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