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实施合唱启蒙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8期   作者:刘晓鹏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完善,国家对音乐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课程变得丰富多样,音乐课堂更加地追求精、特、美,更多的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完善,国家对音乐学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课程变得丰富多样,音乐课堂更加地追求精、特、美,更多的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容易普及、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表演形式。纵观当前小学音乐教材,不难发现合唱歌曲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尤其到了中、高年级,合唱歌曲占到歌曲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也说明了合唱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大多数音乐老师来说,想要教好合唱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因此,从低段起就应该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把多声部的和声意识和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为孩子打开合唱的大门,让他们尽早走进合唱,从而来为中、高段多声部的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音乐合唱;启蒙教学;策略探索
        对于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而言,合唱是音乐艺术至关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众人合作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除此之外,在合唱中学生还要做到互相包容、互相协作,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较为突出的促进意义。因此,小学应该要给予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充分的重视,通过更为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一、合唱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1、合唱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约束下,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一直都是学校与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合唱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识谱、读谱等音乐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的艺术情操得到良好的培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合唱中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一些合唱作品其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历史意义,学生在接受合唱教学时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有利于学生在音乐情境中更好地感知我国的历史,全面感受时代的变迁,以此不断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合唱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在当前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团队意识已经成为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凸显自己,就离不开团队协作。而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使学生在合唱中实现人心的有效融合,实现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融合,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生从小就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对日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较为突出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低段音乐课堂合唱启蒙教学的有效策略
        1、趣味式欣赏教材合唱作品
        低学段的音乐学习大多以故事性、趣味性很浓厚的音乐题材为主。像《三个和尚》《老虎磨牙》《快乐的啰嗦》等,它们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合奏器乐作品。在学习《三个和尚》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三个和尚》的故事背景,再引导式地介绍本鱼、堂鼓和钵在音乐中的形象是什么,二胡、坠胡、三弦这三把主奏乐器分别代表了哪个和尚,把乐器之间的对话紧密结合故事的起承转合,再借助视频教学,那么学生对这部作品就熟悉了。通过合奏作品启发学生感受丰富的音乐语言,多种主体碰撞在一起产生别样的艺术形象。


        2、对比式聆听教材合唱曲
        对比学习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怎样让学生听辨出齐唱、混声唱则要求教师要有效、耐心地引导。比如一年级《春晓》一课,有两个版本—歌唱版和合唱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和声渗透,唱歌课和欣赏课可以同时进行。歌唱版的《春晓》速度稍慢,旋律线条绵长,勾画出一幅宁静的早春图;合唱版的《春晓》具有满满的活力,两个声部交汇出一幅充满春意和希望的晨景。再如一年级下册六单元里的《小宝宝睡着了》,它既是学唱歌曲,又是欣赏歌曲。在学唱版本里感受了摇篮曲音乐风格;在合唱版本中感受到了暖阳般的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甜美的歌声,还有天上闪烁的小星星,地上的鸟儿,月亮婆婆的月光洒在窗边,吵闹的鸟儿也安静人睡……画面感立体起来了。
        3、趣味拟声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学内容进行节奏的多声部练习,像一年级下册的《小雨沙沙》是大家常常用来做训练的一课,让学生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如风声、雨滴声、小雨声,构成了简单的三声部节奏游戏。歌曲《火车开啦》,课前导人鸣笛声wu-,行走声kaca kaca,启动声hung long,结合三种声音进行游戏。鸣笛小组首先发声,声音由远到近模仿四小节,到第四小节启动小组进人,四小节后行走小组进人,中间老师灵活性地增加“内容”,如过隧道时鸣笛两次,最后慢慢进站,要求速度由快到慢,这样就把模仿剧情化了。
        4、教材歌曲编创简易二声部旋律
        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歌曲,根据音乐和声调式自主编创以主调单音为主的二声部旋律,例如二年级上册的《母鸡叫咯咯》,降E大调,旋律中反复出现的三个音是该调的三个主音,3, 5, 1,尤其是根音和三音,老师可以创编以这三个音为主音的单音二声部,以前八小节为例:3-|5-|4 4 |3-|3-|5-|4 2| 1-|。歌词去掉重复部分,旋律根据每一小节特点进行创编单音,尊崇多音原则。
        5、巧妙解锁轮唱及其他歌唱形式
        轮唱是一种较为基础的合唱分类,难度系数不大,但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声音控制力、思维协调力,以及音准听力,把轮唱唱好能够很好过渡到合唱中去。在低学段中,《两只老虎》是一首轮唱歌曲,在刚接触轮唱时,教师要先以聆听为主,从中了解两声部进人的点,其次建立音乐形象,是两只有爱的老虎在你追我赶,两个声部应该是互相依托,而非排斥,因此音量上要均衡。至于音准,随着学习的积累会好起来,开始不必刻意强调。还有很多教材歌曲也可以创编轮唱,如《闪烁的小星星》《可爱的小象》《郊游》等,都可以进行轮唱练习。
        除了轮唱,还可以延展多形式歌唱,例如《闪烁的小星星》,一种演唱方法是一声部唱歌词,二声部轻声模唱Lu音,练习平衡感;第二种方法是一声部唱音名,二声部模唱,训练音准。
        三、结语
        作为一名小学低学段的音乐老师,有责任“善用”低学段学生极强的可塑性,勇敢打破常规教学中齐唱的老套模式,利用班级合唱的多元素为学生打造更有趣的音乐课堂,循循善诱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为中高学段的音乐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茜.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探析[J].北方音乐,2016,(14):112,114.
[2]刘姝延.浅谈低年级合唱能力的初步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8):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