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保育教育今昔

发表时间:2020/8/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7期   作者:陈少薇
[导读]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延伸,有利于建立师幼间亲密的关系
        摘要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延伸,有利于建立师幼间亲密的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幼儿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另外,保育工作也是实施生活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因此,保育工作在幼儿园中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的保育工作更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找出目前保育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过去保育工作进行对比,认为近年的保育工作要求简单、层次较低,对于保育员的要求与标准不高,而目前的保育工作难度加大,传统的“两教师一保育”演变成现在的“两教师一保洁”,这样并不适用当前的保育工作的,因此,应当施行“两教两保 ”,才能切实吻合当前的保育工作的现状,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进而更好的确保幼儿园保育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两教一保;保育工作;两教两保
引言
        幼儿的身体处于高速发育阶段,但尚未完善;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很强的认知欲望但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活泼好动但尚未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心灵稚嫩纯洁但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在其终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育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日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幼儿园也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很多幼儿园已经引进了更先进的教育理,与此同时,卫生消毒要求相比以前更加严格,过去两教一保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今幼儿教育要求,而如何找出新的幼教模式,则是幼儿园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1  保育工作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的班级人员配置为“两教一保”或“三教”、“两教”,工作重心更偏向于教学,保育工作相对较为薄弱、保守,而且保育相关的研究开展得较少,很少讨论保育工作应该如何改进、发展。管理者多认为教学工作比保育工作更重要,主要体现在:1、对教师的评价更侧重于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方面,很少涉及其保育能力。2、许多管理者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不遗余力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帮助促进教师的发展,但对于保育员的专业成长却不够重视。3、在幼儿园的评估中,保育工作的权重偏低、工作边缘化,原本应该受到重视的保育工作变成了附带工作。部分保育员是由于教师竞聘落岗,转岗之后才担任,所产生的心理落差,会让教师对于转岗之后的职责有所懈怠。更严重的是,由于保育工作得不到重视,会让许多人误认为保育工作“低人一等”,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胜任。这种情况会导致保育员的上岗随意性较大,保育工作参差不齐,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园所的保育发展水平滞后于教育教学的发展水平,最终的后果就是,保育工作完全边缘化,沦为保洁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病毒细菌新增愈发复杂。随着疾控部门、妇幼保健部门的要求日益严格,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相应地增多,要求也更严格细致。例如饭前擦桌子,过去只要求擦桌子;发展到要求用1:500含氯消毒水擦拭;再发展到现在的先用清水擦拭,再用1:500含氯消毒水擦拭并停留5-10分钟,最后再用清水擦拭。保育员疲于完成消毒任务,无暇顾及与幼儿互动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助。等于说现在幼儿园出现了保育员短缺的现象。
2  保育工作现状分析
2.1  儿童观念的差异
        现代的儿童观念与过去的儿童观念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现代的儿童观念不仅关注儿童对社会的价值,重要的是看到儿童由于自身的弱势而成为受保护对象的这一事实。不会因为儿童处于弱小阶段而轻视他们,而是将儿童视为有能力和积极的权利主体。儿童可以依法享有、行使其权利。将这种新的儿童观念为与儿童相关的所有的老师,父母和人们所接纳,这也是依法保护儿童权益的根本。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幼儿园内应树立现代儿童观念。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因此,现如今的幼儿园的保育管理模式不能采取“一刀切”模式,而应结合不同年龄和特点的儿童采取不同的保育措施,并给予儿童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帮助,提高幼儿园的保育水平,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2  保育角色定位不清
        长期以来,保育工作通常被理解为对照顾、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但《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因此,现代的保育工作应该涵盖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不应只拘泥于身体保育,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但是由于前文所述,保育工作得不到重视,所以实际的保育工作与《规程》所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另外,保育员同样有被尊重、参与学习、提高实际专业能力的需要。
2.3  保育工作难度加大
        根据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广东省在2015年12月颁布了《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办园行为,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均对保育员工作提出了极为细致的要求。保育员工作不再停留在完成班级里的卫生消毒任务,更多是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对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
3  如何改进当前保育工作现状
3.1  提出“两教两保”模式
        如何更好地关注幼儿的行为,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活动支持?如何更加规范卫生消毒操作程序?最直接的方法是添加人员配置,添加一名保育员,让两名保育员共同服务于班级幼儿。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均需要保育员的参与,只有增加人手才可以让保育员不再为清洁消毒工作而缺席某个活动环节。
3.2  加快保育队伍的建设
        为了实现科学、规范、系统的保育工作,就必须打造一支了解科学、了解教育、具有高水平知识的保育工作者队伍。但是,目前的保育工作者在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上的要求差距很大。部分幼儿园经常根据经验行事,随意而盲目地进行操作,并将保育工作与简单而机械的家务劳动相结合。这种现象导致保育工作质量低下、保育管理不当,也影响了幼儿园的工作质量。因此,要使保育工作面向现代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发展,优化保育队伍品质,就必须在管理中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同时,将多渠道的技能培训和育儿知识纳入幼儿园管理,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鼓励工作者主动学习,逐步改善保保育工作现状。
        具体的措施包括:
        1、坚持持证上岗原则,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
        2、积极开展保育领域岗位技能活动,优秀保育员工作观摩,规范幼儿园卫生工作要求及细化清洁消毒方法。由保健员带教,掌握保育员工作操作常规,配合教师开展保教工作。
        3、建立对保育员的激励机制。建立《幼儿园日常工作的自我检查表》规范操作,量化指标,将保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要求制定为一个标准,如消毒和卫生工作、保育保健工作、安全工作、物品管理工作等,保育员可通过对照标准和自查表,衡量自己的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操作质量的目的。
结语
        保育员是幼儿园重要工种之一,是保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阐述目前的保育工作现状,分析保育工作需求,发现目前的“两教一保”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持幼儿需要。因此,提出了如何改进当前保育工作的对策,以及提出“两教两保”的工作模式,以期待可以更好的为幼儿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哲,曾彬,栾文艳. 幼儿园保教合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充市幼儿园保育员的调查[J]. 教师教育学报,2018, 5(3):86-92.
[2]高云,陈金芝,查红. 幼儿园两种保教模式中教师合作的比较研究[J]. 幼儿教育研究, 2017(3):60-62.
[3]. 快乐成长 全面发展——玉山县保育院环境育儿彰显特色[J]. 江西教育,2018(08):3.
[4]贺燕丽,郭茜,吕芳.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保教合一”的教育实践与启示[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35(3):51-55.
[5]叶淑娟. 关于抓好教师合作提高园所教研质量的研究[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4):57-58.
[6]万湘桂. 县域学前教育师资配置问题与思考——基于湖南省8区县调查的分析[J]. 社会科学, 2015(10):73-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