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 王磊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磊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而且在建筑市场体制调整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争取工程建设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建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利润。
        身份证号:13223219810727xxxx
        摘要: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而且在建筑市场体制调整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争取工程建设权,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建筑企业可获得的经济利润。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降低该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以起到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控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均较以往有所增加,受到市场、施工材料设备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费用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完工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从说明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入手,结合笔者自身多年工作实践,重点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进行简要分析。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土地资源损耗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人口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筑工程的高度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也增加了建筑材料的消耗量,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为了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常情况下,会将施工过程分为不同的管理环节,如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安全等,委派不同的部门对该过程进行管理。该方法也将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使资源的应用价值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效提升了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造价要求,控制每个施工环节施工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材料浪费情况的出现,从而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水平。
        1.2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争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权的主要目的,是从中获取到更多地经济利润,在EPC模式快速推广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能够获取到的利润较少,如果建筑企业自身的工程造价水平较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拟定完善地造价控制计划,很容易造成经济利润进一步压缩的情况,部分企业还会出现经济亏损的情况。通过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可以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细化管理,将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也避免了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超支情况的出现,从而提高了建筑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
        2.1市场问题
        建筑工程中,造价管理以及控制是建筑工程的一个关键,其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市场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生产要素,而不是建筑的产品。在建筑各种生产要素中,人力问题即人工因素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人力供需关系不匹配,多数情况是供大于求,所以人工因素也会出现问题。另外,由于市场竞争也会对造价控制以及管理造成影响,不良的市场竞争使建筑工程市场成为买家市场,目前,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体现在不同的承包商竞争,而承包商竞争的关键体现在价格竞争。因此需加强市场调查,保证建筑造价的合理性。
        2.2造价意识方面的问题
        整体工程造价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工程造价管理,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单位都进行合理的研究,为了保证相关施工质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升,而相关造价意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就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都进行全面的安排,但是相关的操作安排其造价意识较差,相关单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造价意识都进行全面的安排和设计,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提升造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关注相关前期筹备和预算的重要性,对各种因素都进行良好安排,最大程度确保造价工作可以顺利的发展和提升。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策略
        3.1给予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足够的关注
        工程造价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过程中,首先其需要给予充足的重视,其次需要了解实际情况完成整体的建设安排,就当前的整体发展来说,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整体规划都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相关的动态控制能够起到实质作用,同时通过推广相关的管控模式都进行合理的安排,最大程度的提升有关建设质量,综合的满足其实际发展的需求,同时通过强化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水平来保证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工作能够平稳有序的进行开展,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每位工作人员都进行全面的培养,综合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最大程度的完成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综合的完成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实际作用开展。
        3.2设计阶段造价动态管控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开展造价动态管控时,工作人员首先在工程设计招标时,需要根据建筑行业规范、市场要求以及国家相关规定,对工程技术标、商务标进行科学编制。技术标和商务标在工程设计招标环节中,其主要目标分别为中标与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技术标编制时,应当在对有关于建筑工程的各种图纸、文件等资料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后,编制格式标准、内容规范的技术标。并留有一定余地以便在建筑工程后期施工建设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工作人员在进行商务标编制时,应当在保持原工程总报价的基础上将不平衡报价法引入其中,适当调高早期已经完成和预计完成的工程量,将增加的风险工程单价。适当降低工程后期已经完成、预计完成的工程量,将减少的风险工程单价。
        3.3健全造价管理以及控制体系
        建筑工程在进行造价控制中需要关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产生的漏洞弥补,使得造价更加合理。由于现阶段,设计院对部分建筑工程进行方案设计中发现管理不够规范,造价管理中经常会发现由于管理部门权利以及责任模糊导致问题发生,可是却找不到事件的责任人,影响造价管理制度以及体系的执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针对造价管理内容进行研究,使其更加规范,并明确不同人员的责任,保证造价管理更加科学。至于在造价管理体系中由于一些体系内容不够精准导致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出现阻碍,应明确规定造价管理的相关内容,保障后期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规范性。
        3.4正式施工前的管理
        完成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工作后,并不是直接进入到施工阶段,期间还存在一个过渡阶段,即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以保证工程施工活动可以按照预期顺利开展。在该环节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对工程预结算情况进行管理,结合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等内容,对于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进行合理预估,明确造价的浮动范围(一般控制在额2%~5%之间),也为后续管理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2)对于材料采购计划内容进行分析,材料的市场价格出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对此在对其进行控制时,可以借助智能技术来完成市场数据采集处理,从而提高采购计划制定的科学性,将施工材料成本管控在合理范围内。
        结束语
        为了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首先需要了解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的因素,保证设计满足市场实际需要,使得造价更加真实以及合理。加强对建筑造价控制以及管理还应完善造价管理体系,重视招标以及投标的相关细节,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邓志聪.关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3(5):95-96.
        [2]侯颖哲.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智能城市,2020(2):93-94.
        [3]刘弘堃.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居舍,2020(4):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