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怎样在语境中识字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6期   作者:严循平
[导读] 以儿童学前在生活语境观察、理解、模仿、积累的丰富语言和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开展兴趣引路,结合语境识字教学方式,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敖溪镇什字小学
       
       
        摘要:以儿童学前在生活语境观察、理解、模仿、积累的丰富语言和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开展兴趣引路,结合语境识字教学方式,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语境识字
       
       
        语文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儿童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为此,低年级识字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儿童生活实际,遵循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儿童学前积累的丰富语言表达潜能,从儿童兴趣出发,注重儿童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打造讨论式语境识字课堂与课外语境识字活动相结合的识字模式,充分发挥儿童课堂主体作用。形成读文中识字,讨论中识字,课外活动中识字,识用结合的语境识字氛围,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引导儿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逐渐形成自主识字方法,为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语境教学法的概念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业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后,对语境教学法作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语境教学法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以及所接受的文化特性作为基础,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特定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教学任务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因此根据上述定义,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当中使用语境教学法时,要细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汉字的基本特点,以教材作为教学基础,通过文化语境识字、情境语境识字等方式,将生字放在设定好的语境当中进行讲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被充分激发,对于汉字的音、形、义了解更为透彻,使识字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识字目标之间的契合程度不够
       
        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需要达到3500个,这个识字基数在小学阶段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一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就会提前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生字,或是对教材某一课的课文当中的生字进行集中讲解,之后再进行课文的剖析。另外,一些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进度较快,导致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程度不够,并且在教学工作中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生字的朗读和抄写上,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教学内容很丰富,但是所传授的知识较为空洞,学生真正理解的并没有多少。
       
        (二)缺乏对学生识字基础的了解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在学前教育当中接触过识字教学,但是义务教育阶段这种系统化、科学化的识字教学方式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同时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前期的教育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每一名学生的学前识字量和生字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但从目前的状况上来看,许多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的了解程度不够,在教学准备过程中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效果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生字,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生字的理解状况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进而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破坏了班级的学习氛围。
       
        三、语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工作进行精确定位
       
        运用语境教学法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下足功夫,对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明确识字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汉字的音、形、义角度入手使学生充分理解生字。例如在“员”一字的教学当中,教师首先要从字的结构和笔画入手,使学生对生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需要从“员”字的起源入手,对汉字进行深入讲解,使学生对汉字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可以从“员”字的甲骨文结构入手,“员”字的甲骨文结构是一个圆口加一个鼎,表示为鼎的圆口。如果教学时间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对汉字的背景故事以及汉字的演化过程行讲解,这样一来就会使识字教学的课堂气氛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学生的反响也会比较热烈。
       
        (二)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在学龄前阶段,由于家庭文化水平的影响以及学前教育的力度影响,导致学生们的生字认知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好,在入学时的汉字掌握量就已经达到2000左右,而有些学生则接近于零基础,汉字掌握量在20以下,这种巨大的差异就要求教师在语境教学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例如在一篇课文的讲解当中,教师可以先不急于去对课文当中的生字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之后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因为每个学生不认识的生字都不相同,在这种分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探讨生字的记忆方法,从而通过自己创设的语境来记忆生字。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有哪些生字记忆的好方法,鼓励学生将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在上述教学流程完成之后,教师再对一一些学生们普遍不能理解的生字进行集中讲解,并在课后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语境教学方式,使大家在共同创设的语境当中进行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促进班级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总结:
       
        语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合理运用,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发展,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飞.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探究.中国校外教育[J],2017,(13):113.
       
        [2]邓桂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J],2017,(18):75.
       
        [3]吴箐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语境化探究.发现[J],2010,(1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