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探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2期   作者: 张珍妮
[导读]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应用疗效


                              张珍妮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广西南宁530199)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观察组为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射频消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肝癌死亡的人数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原发性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时,大部分患者多处于晚期,预后差,死亡率极高,大部分局部晚期、晚期病人无法行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指南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为主要局部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有治疗效果,但整体疗效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大量临床实践已证明,多模式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1】,一项日本的研究表明,四分之一的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RFA)治疗后可存活10年以上【2】。本次研究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是其中一种联合应用。本文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在29-72岁,平均年龄为(55.35±1.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为55.13±1.2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为根据WHO关于原发性大肝癌的诊断标准【3】,确诊为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征,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患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评估患者病情,有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指征,无禁忌征,穿刺时选用Seldiner穿刺方法,超选到患者肝肿瘤的供血位置,使用灌注的方法,通过导管灌注化疗药到主要肿瘤供血动脉,主要灌注药物为奥沙利铂(连云港杰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049),剂量控制100-150mg;雷替曲塞(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90325),剂量控制在3-4mg;选取碘化油(烟台鲁银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2398),直接作用在患者肝肿瘤供血部位,实施栓塞治疗操作;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明胶海绵颗粒(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4096)对患者实施加强栓塞治疗操作,术后做好记录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观察组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该组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操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该组患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7天无发热感染及明显肝功能损害后评估无禁忌后行B超定位下肝肿瘤射频消融术(温度在70-90℃,12分钟/次,根据肿瘤大小情况在B超定位下进行肉眼完全消融),做好术后记录。
1.3观察指标
  以上两组病人均在21天后返院复查APF及全身CT平扫+增强评估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根据肝癌局部治疗效果判定标准【4】:(1)显效:肝癌经治疗后,各项症状(腹痛、腹胀、黄疸、纳差)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2)有效:经治疗后各项症状有好转;(3)无效:经治疗后,各项症状无减轻或恶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26.0中,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卡方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情况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大肝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的类型,原发性肝癌有沉默恶性肿瘤之称,源于大部分肝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明显症状时大多为晚期,预后差,病死率高。既往很多大肝癌病人多选择手术治疗,往往大部分病人术后出现复发并肝内及远处转移,因此会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将病灶彻底切除,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低下,未能彻底切除,极易复发,因此对于大肝癌的治疗如何排兵布阵对病人的长期生存非常重要。射频消融治疗(RFA)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其原理是将探针定位于肿瘤组织内,通过射频输出,使靶区温度达到70-90℃,使肿瘤组织产生坏死,并最终形成液化灶,达到治疗目的。此外RFA治疗还可以增加肿瘤局部和外周血中肿瘤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力,有可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本研究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显著,以上两种局部治疗方法相互起到良好的协同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在临床中值得选用【5】。
     综上所述,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佳,患者肝癌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战玲,彭泽,刘军秀。肝细胞肝癌介入、序贯综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3)1340-1341.
[2]Am J Gastroenterol.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J].2011Dec 13.doi:10.1038.
[3]周平,汪俊州,刘建平,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8):114-115.
[4]霍祥辉,张浩,李子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博消融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4):677-681.
[5]王健,佟小强,宋莉,等.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转移癌[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7):662-6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