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我们致力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但截至目前高血压发病的机制并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以及超重肥胖、长期服用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SAHS)等多因素相关。其中在环境因素方面,高盐饮食导致人体细胞内外离子紊乱,从而使机体器官功能损害,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食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1、钠盐敏感与不敏感
钠盐已经公认为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不同个体之间仍存在差异,表现为某些人群高钠摄入后,血压未见明显升高,即钠盐不敏感。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钠盐敏感性高血压,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种族等相关。在我国北方地区一项调查结果显式,高血压患者盐敏感者占58%,高血压家族史阳性青少年中40%为盐敏感者。
2、钠与高血压发病机制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食用盐的摄入量明显增加,我国人均摄入量为每日12g,远高于国际上推荐的每日6g(104mmol/d)参考摄入量。而食盐的主要成分即为氯化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生。尽管流行病学调查涉及到相同人种与不同人种、实验动物(甚至是灵长类动物),并且运用了生理和生化研究、临床试验(血压控制正常个体、高血压个体)、基因研究等多种方法,证实了食用盐的增加可以作为独立的诱导因素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但其机制并不明确。
目前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细胞膜离子转运缺陷和肾脏排钠功能异常,在高盐环境下发生钠盐代谢异常,出现多种病理生理改变,进而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肾脏是高血压发病过程中重要的代谢器官,饮食中的钠盐进入体内后,主要依靠肾脏进行排泄。钠进入体内后,主要升高血浆钠含量,从而引起细胞外液量变化,继而影响血压。已有临床试验证明,在增加饮食中钠的含量后,血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已经有研究结果证明了盐摄入量改变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逐渐增加的摄入量。快速增加钠的摄入可以导致血压的升高,无论是在细胞外液量降低时的血浆钠离子浓度升高还是在血浆钠离子浓度降低但细胞外液量增加的情况下均可使血压升高,这可以证明,无论是血浆钠离子浓度还是细胞外液量均是潜在的可以影响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逐渐增加的盐摄入量还是习惯性地高盐饮食,甚至是肾脏排钠功能的减低,无论在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这样引起的血压升高,开始和持续都与血浆钠离子浓度的持续升高相关。
二、食盐过多对身体的伤害
食盐除了满足味觉需要外,还有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正常血压的功能。
食盐虽然是人体必需的,但是吃多了也不好,有研究显示,食盐摄入过量,容易引起高血压,同时还有一系列疾病的出现和高盐食物分不开。比如骨质疏松症、胃癌、肾脏疾病、肥胖、哮喘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与高盐有一定关系。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食盐吃多了的危害。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过量的盐使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加,部分进入细胞内,会结合水分子一起进入,从而使细胞内液增多细胞体积增大,血液中的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大,血管变厚血管通道变窄,促进血压增高。同时高盐摄入会引起体内水钠滞留,使得血容量增加,使得血压生高。高盐饮食还会抑制钠和钙的交换,使得细胞钙排除减少,使得血管平滑肌的钙离子浓度上升,使得血管平滑肌过度收缩,造成血压上升。不仅如此,高盐饮食还易致骨质疏松症、胃癌、肾脏疾病、肥胖、哮喘和糖尿病。盐摄入过多会损伤胃黏膜,引发胃部疾病,长期高盐会诱发胃癌。钠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盐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引发肾脏疾病。有研究显示,肥胖的发生和高盐饮食分不开,每额外增加1克食盐量,患肥胖的风险就会上升25%。食盐吃得越多,人体排泄的钠越多,损耗的钙就越多,长期下去会造成钙流失,引起骨质疏松症。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了食盐过量对人体危害大,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清淡饮食,少吃重口味的食物,对于加工肉制品或者腌制食品尽量不要吃,炒菜尽量少放调味料,多用天然食材来替代调味料,给食物增香增味。
三、容易患高血压的人分为五类:
1.吸烟和肥胖易患高血压。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使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变得兴奋,心率加快,易导致血压上升。人的肥胖症主要是由于体重增加,并且由于整个体内皮下脂肪的增加导致血容量增加,这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和血管的抵抗力,使得高血压患病率增高。
2.饮酒过量的人容易患高血压。每天喝白酒超过二两,长此以往之后酒精会损害人体的动脉和静脉,促进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
3、经常受到各种不良刺激,例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焦虑和噪音,体内生理失衡,大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出现高血压。
4、有高血压的家族史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压是由多个基因遗传的,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人如果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刺激性,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5、同样,某些疾病会导致高血压,例如肾脏疾病,冠心病,局部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身材较瘦的人不能忽略常规的血压监测,因为即使是较瘦的人,不像肥胖的人一样,血容量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