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龙文静
[导读]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含有情绪低迷,但情绪低迷并非判断产后抑郁症的标准
        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含有情绪低迷,但情绪低迷并非判断产后抑郁症的标准。多数宝爸宝妈认为产后情绪低迷暴躁便是患有产后抑郁症。这并非绝对,需先了解产后抑郁症,进而正确判断产后抑郁症的症状。那么,对于产后抑郁症误区了解多少,现做介绍如下。
产后抑郁并非只是患有抑郁症
        大多数人认为抑郁是抑郁症,然而则不同,二者是有一定的区别。抑郁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一般人们在遇到一些负性生活事件时会有哀伤情绪出现,然而抑郁的心境不同于哀伤,哀伤情绪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便能自行终止,不会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而抑郁则是不论是从强度方面,或者是从持续时间方面,均比正常哀伤情绪较多。就大多数住院患者而言,抑郁属于常见情绪反应,其发病人群以久治不愈的老年者和癌症者、慢性病者和手术者居多。对抑郁情绪早期干预与识别,能使抑郁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抑郁症属于一种长时间心境低落特征表现的精神症,通常此类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机体不适和焦虑等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症,其能对人类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在世界人口中,抑郁症的发生率能达到5%左右,其中因抑郁症自杀的人群所占比能达到15%左右。
产后抑郁并非神经病,并非精神疾患
        已于1995年美国精神医学会认定“产后精神疾病”属于一项病症,其是指于产后4周内出现的精神病或情感性疾病。因开展保健工作以来,能有效缩短产后女性住院时间,因此大多数精神疾患在家中发生和出现的概率较高。通过对产后精神疾患类型的简单介绍,根据程度可分为下述三类,即产后沮丧、产后抑郁症和产后精神病。
1.产后沮丧症
        大多数产妇或多或少都存在“产后沮丧”情况,其发生率能达到26%至85%左右,虽然有较高的发横率,但发病症状较轻,属于轻度情绪疾患,只需要在产后对患者进行适度心理调节即可。
        产后沮丧属于正常心理状态,一般认为其属于正常产后心理状态,通常会在产后第1周左右时间发作。产妇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和情绪悲伤、失眠和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此情况通常发生于产后第3天至第1周,其发生主要和疲劳未消除引起,和产后休息不足相关;在治疗方面,需要适当病情解说与心理支持,引导产妇正确抒发内心负性情绪。产后沮丧情况通常会在2周后自愈,无需任何治疗;同时,丈夫与家庭的关心也非常重要。
2.产后抑郁症
    第一次当妈妈出现产后抑郁症状的概率较大,因为在产后抑郁症中,和生产压力相关所占比能达到50%至60%左右。一般情况下会在产后第2周至3周开始发作,于产后第4至5个月达到高峰,其症状持续时间能达到6至9个月,一般严重的产后抑郁症会在产后第1个月开始发作,然而,这一情况并非绝对,也有部分女性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在产后1至6个月左右时间段内。此外,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女性往往会出现如下表现:(1)对孩子表现严重焦虑;(2)对自己孩子无兴趣;(3)无任何原因的长时间哭泣。
3.产后精神病
    产妇除了会觉得对新生儿无法照料外,出现不自觉想伤害新生儿的冲动能达到50%左右。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怀孕期间的生活压力、忧郁情绪,个人过去精神病史等因素相关,同时和配合的支持也具有一定相关性,如产后、产后的物质和情绪上的支持。产妇家属一定要尽可能地将产妇从环境中的不安或不利因素中排除,将情绪障碍问题有效解决,使产妇对母亲的新角色安然接受。

但如果产妇精神状态、抑郁情绪严重,且需要应用抗抑郁症药剂控制,对此,家属一定要加以重视,期间禁止让产妇对新生儿哺乳。
产后抑郁症误区
1.所有宝妈会出现疲惫感
        新晋宝妈通常伴有力不从心与过度疲劳等现象。多数情况下将经历一段名为“宝宝综合征”的心里路程。若宝妈患有该综合征便会出现精力匮乏,疲惫等状况。而产后抑郁症相比该综合征的持续时间更长,情感也更强烈的心理障碍。
若宝妈患有产后抑郁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对宝宝产生抗拒,不愿与宝宝过多接触,认为自己无法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温暖,并因此而对宝宝产生愧疚的心理。
2.产后抑郁症发作时间为分娩后12个月内
        产后抑郁症若在分娩后未曾即刻患病,日后便也不会患病。
3.产后抑郁会因不用药而无法治愈
        “宝宝综合征”持续时间大致为4周左右,无需治疗,时间结束后方可自动痊愈。而产后抑郁症与其他病症相同,需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若不治疗自动痊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4.若宝妈有产后抑郁倾向,则会出现虐儿倾向
        产后抑郁不同于产后精神病。若患者产后精神病症状,则会严重威胁自身健康安全,此类人群不但会有自虐倾向,而且还会有虐儿倾向。
5.产后抑郁症患者无法做到对自身自行照顾
        与正常人相比,产后抑郁症患者无显著异常表现。此类人群会努力让自身看起来光鲜亮丽,而且对自身的妆容也非常重视,但他可能只是通过修饰外表将自身内心痛苦转移。
6.若准妈妈出现产后抑郁症状则都不会是好妈妈
        即便准妈妈有产后抑郁症状,也不会使自身变为失职妈妈。
7.产后抑郁情况的出现一定和做错一些事情相关
        当准妈妈产后出现抑郁症状时,并非任何人过错。无任何措施能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8.睡眠充足便能从消除产后抑郁问题
        对产后抑郁患者而言,虽然对睡眠的补充很重要,但并非单纯的睡眠便于将产后抑郁症状治愈。
9.当在哺乳期阶段时,禁止女性服用抗抑郁药物
        调查表明,宝宝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物的概率较小。当准妈妈出现产后抑郁症状且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时,医师都会小心翼翼的选择最大程度帮助准妈妈的药物,而且多所选择的药物能最大程度降低,或者几乎不对宝宝健康成长带来威胁。
10.曾有分娩经验的女性或孕妇无抑郁情况
        即便女性有分娩经验或怀孕,也无法确保不会出现抑郁症状。简单来说,怀孕无法帮助女性进行抑郁抵抗,实际上,正在怀孕的女性出现压抑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
        总之,产后抑郁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所以准妈妈们需要对产后抑郁相关知识予以及时掌握。不要存在从众心理,认为大家公认的便于的正确的。通过对产后抑郁认知误区的掌握,不但能对产后抑郁情况发生予以预防,而且还能帮助准妈妈们自我监测。此外,若准妈妈产后出现抑郁症状,无需惊慌。抑郁并非是指抑郁症,只要学会自我调节,便能很快调理好产后抑郁问题。希望此次阐述能对产后抑郁女性带来一定帮助与借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