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1821989091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复杂,由于受到城市土地资源的限制,城市建筑高度不断刷新,高层建筑在城市建筑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电气系统由于高度高、体积大、楼层多等特点,电气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基础维护比一般建筑复杂。智能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电气工程设计、施工和设备运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设计;应用研究
1建筑电气工程采用智能化技术的必要性
1.1建筑电气工程的设备布局和布线上都相对烦琐
建筑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合作,使建筑工程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电气工程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投入使用时的安全系数。在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施工应考虑对建筑设备的全面控制。因此,应选择与建筑电气工程相匹配的建筑电气柜,以有效地控制建筑电路。在建筑线路的分布上,要从建筑的电气设备布局出发进行电缆的布设和设备的安装。在对变压器以及其他的电气设备安装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并对所安装的设备进行调试,以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营。这些电气设备不仅在建筑施工中使用。当建筑工程竣工后,电气设备依然可以应用,而且还会根据建筑需要对电气设备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此外,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安装其他的电气设备,比如,照明设备、接地线等。
1.2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对电气设备统筹管理
为了能够对建设项目中的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整体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应用智能技术,优化电气设备的布置,并根据设备的位置合理布线,以减少电气工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建筑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全球定位系统和精密传感技术融入其中,通过多种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以在实际操作中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2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现状
2.1智能化设计的整体水平较低
在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设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践生产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对于很多电气的智能化都缺少实践的经验,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把嗲气智能化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2智能化的设计缺乏创新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技术的发展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而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起步较晚,因此我国的许多电气智能化设计都是在借鉴国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决定了我国智能技术创新的不足,而成熟的发展更多的是在理论研究领域。
3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的设计思路分析
3.1结合实际现状
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的思考中,应当紧密结合建筑行业实际现状进行智能化改革。根据不同环境条件与施工现场需求进行智能化电气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比如:在进行工厂等生产性质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考虑到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系数与质量期限,需要在智能化规划设计中排除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尽可能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为后续建筑电气系统投入使用提高一定安全保障。在工厂进行消防电气系统智能规划时,要根据该工厂生产设备、防火等级、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考虑,设置更合理更有根据性的范围值。而在房屋建筑的消防电气系统智能规划时,则需要根据房屋结构中可燃物质与其他因素进行考虑设置出相应的启动灭火装置指数。
3.2简化电气操作流程
电气设备操作复杂,对操作技术要求高。当电气设备运行时,会导致电气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利用智能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智能技术提高了电气设备的纠错能力。当电气设备运行时,会出现错误,及时纠正,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3加强电气事故检测
原有的事故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方法,检测质量非常不稳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检测过程中,会受到检测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链路出现问题,将导致操作错误。利用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程序设计,对于超出计算机系统正常范围的数据,必须加强分析,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控制。
智能化系统还能对系统的传送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故障分析系统,并且通过人工智能的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出故障,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
3.4系统线路智能化优化分析
智能化概念在我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在智能建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气系统的控制和监控一直是建设项目运行的关键,在电气系统的监控中,我们的设计人员必须将系统线路有机地结合起来。智能化设计是保证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线路有效连接的关键。尤其是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通信系统、感应系统等不同系统的设计和连接时,所呈现出来的作用和价值都是及其重要的。建筑工程中系统线路的智能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综合布线施工中各个系统线路相互干扰的问题,而且也可以促进各个系统控制线和信号线等线路管理效率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电气后期维修和维护的难度,为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而且在进行高层建筑线路设计的时候,我们的设计人员一定要按照设计的数量要求来对高层建筑的规模、供电半径等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下去。
3.5建筑电气工程应用智能化技术创新与发展
在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智能技术进行数据集成和数据分析,同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准确分析,更有效地进行建筑内部设计。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相关费用的消耗。通过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建筑电气工程才能更好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在现实生话中的建筑电气线路的设计方案时,智能化建筑可以很好的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重点结构进行分析,合理科学的推线出建筑工程项目的线路设计方案,不断提高智能化系统的实用性和线路的流畅性,以免后期在维修方面花费更多的经历与时间。
3.6建筑工程使用智能化时技术材料的选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技术,在采用智能技术的同时,对相应的材料和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现代社会,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推广,建筑工程在材料方面也有相应的质量要求。与以往相比,对建筑各方面的要求都更为严格,因此,围绕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圈地化是各方面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被应用到实际的建筑行业中,所以建筑行业的材料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从而形成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比如,当今社会,空心电缆已经运用到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当中,有利于建筑工程更好更便于人们使用。
3.7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在智能建筑照明系统设计时应确定合理的标准,可根据照明要求档次选择照明的标准值,并应根据房间的不同使用功能及实际使用情况设置照明方案及照明配置。根据不同功能房间的设置,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根据采光要求,还可以设置功能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3.8水源热泵空调技术
在智能化建筑系统中内部的空调系统实现了节能化发展,目前主要应用的节能技术是水源热泵空调技术。该技术具有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优势,利用地下水和土壤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可保持其温度的稳定,使水源热泵中的水温一直处于稳定状态,给空调机组运行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且低能耗的环境,提高了空调机组的效能。
3.9合理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在运行时其内部会出现磁滞和涡流的现象,在系统运行消耗电能较低时,变压器成为了最大的耗电设备。综合考虑变压器的类型、容量和功率因数,在保证总容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从各方面优化变压器性能,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根据负荷预计使用情况,及时完善设计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建筑电气工程要符合人们的质量需求,就要适应目前的信息环境而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中国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运用智能化技术管理建筑电气工程,就是将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起来,实施电气设备的统一管理、远程操作,以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冬梅.浅析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城市建筑,2013(18):183.
[2]胡恩龙.简析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电气保护接地[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43):51.
[3]金月.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35-36.
[4]陈飞峰.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