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杨磊 高树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也越来越科学合理化。
        济南市公路管理局  山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也越来越科学合理化。所谓的公路养护, 就是将公路的破损部位修复, 让其恢复到原先的无损状态, 不但要避免道路出现质量问题, 还要尽可能的提升道路服务质量, 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通行平台, 确保城市交通的安全、通畅。公路养护管理就是在道路建造完成后, 要进行一系列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 将公路养护管理分为预防养护、修复养护、专项养护和应急养护, 这主要是由工程的大小、复杂程度和性质决定的。目前, 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不断充实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基于此, 针对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公路养护; 科学化; 合理化;
        由于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 公路养护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对公路进行科学化与合理化养护, 能够保证车辆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 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对于公路养护人员来讲, 在实际工作当中, 要制定科学的公路养护标准, 改进原有的公路养护方法, 保证公路养护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鉴于此, 本文主要分析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从而推动公路工程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
        1 分析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方法, 不仅能够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而且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近些年来, 伴随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汽车数量逐年增加, 如果公路养护质量较差, 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降低居民的出行满意度[1]。例如, 在某大型公路工程中, 由于公路养护水平较差, 再加上外界车辆通行次数不断增多, 使得公路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 严重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因此, 公路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 在提升公路养护水平的同时, 保证车辆能够更加安全的运行, 有效减少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 公路养护人员还要适当加强管理, 结合公路养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保证公路养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公路养护资金投入力度, 并根据公路养护现状, 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出现满意度。
        2我国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2.1 养护人员少且专业水平不高
        当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 公路交通行业也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发展, 在公路养护及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道路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且需要先进的现代化养护设备, 但是目前来看, 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减少, 公路养护人员少并且专业水平不足, 这就极大的影响我国公路养护的要求及标准。给我国公路养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公路养护的发展。
        2.2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如今我国公路管理机构更多的是扮演双重职能: (1) 代表政府负责公路的管理行政职能; (2) 担负着公路管理及养护的任务, 这种政企合一的管理体系使得机构管理繁杂, 工作效率低下。由于公路管理机构是事业单位, 其工作人员都有基本的保障, 使得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使得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再者就是公路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基数非常大, 占率大部分的养护经费, 这都是计划经济带来的弊端。公路养护部门及公路管理部分责任划分不清, 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公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2.3 养护的技术不高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 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公路的建设的复杂性及难度也不断的提升, 公路在后期运行阶段很容易出现损坏现象, 这就提高了对道路后期养护技术水平的要求。在进行公路养护的时候, 养护人员必须要确保养护质量, 提升养护效率, 尽可能的减少养护成本的消耗, 让公路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不过就目前来看, 我国道路养护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且道路养护经费非常缺乏, 养护设备比较落后, 这就导致了养护质量严重下降, 很难保障公路功能的全面发挥。


        3 公路养护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措施
        3.1 增强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识
        公路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的安全。公路投入运营以后,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病害,使用功能不断退化,特别在交通流量大、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如果得不到正常养护,公路技术状况就会迅速下降。只有根据路况调查,及时进行养护,才能保证公路的服务水平,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新的养护理念,是在公路状况良好或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公路进行养护,使病害不向更深的结构层发展,从而达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持公路完好、降低养护成本的养护技术手段。1987年,美国SHRP计划中对养护费用效益的研究结论,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预防性养护可延长使用寿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延迟矫正性修复或重建时间,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相应的职能部门要制定长期稳定的资金分配、绩效评估、技术总结与推广的管理机制,摒弃“重建轻养”的思想,改变“道路不坏不修”的传统养护模式,确立养护管理的中长期目标。
        3.2 提升公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有计划性的培训,提高养护从业人员的技术,使之能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各项技能,胜任养护工作,为公路养护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其次,要建设专业养护队伍,培养专业人才丰富、技术技能过硬的养护作业队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养护作业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3 制定科学的公路养护决策
        依靠人工目测和手工丈量的传统方式调查公路技术路况,工作繁重,持续时间长,无法对公路状况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和决策,导致错失最佳养护时机,养护费用升高而效率大幅降低是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现状。单纯依靠经验判断或根据公路保养周期需求制定养护计划是既不科学也不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可采用路况快速检测系统(CiCS)及配套“路面损坏识别系统(CiAS)”自动识别软件技术,通过高清晰度路面图像的自动采集和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快速检测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纹理深度及前方图像等道路性能指标,及时获取路面病害信息,对病害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通过路面养护管理决策系统来进行预测和评价,根据公路抗滑系数SRI、路面损坏程度PCI、路面结构强度系数PSSI和行驶质量系数RQI等参数综合分析,评价公路技术状况,确定公路使用性能,根据养护需求分析判断需要养护的项目路段,为进一步的养护决策打下基础。公路养护决策不仅考虑交通量、公路等级和公路使用性能,还要考虑相关的技术能力、自然条件、养护政策以及养护资金、养护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公路良好的服务水平。
        3.4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要想让公路工程的养护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优质出行环境,就需要从根本上出发,提高养护生产效率,加快养护机械化发展,改进养护的工艺,不断地研发出更加适合的新型材料,积极推广使用路面再生、温拌沥青等新技术,满足耐久实用、方便快捷、生态环保的公路养护要求。新的施工工艺促使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也要求有匹配的养护装备,自动化、一机多能已经成为养护机械的发展趋势。公路养护新材料也在不断被研发出来,高性能材料、降低施工温度、乳化高黏沥青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的进行需要公路养护管理部门针对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建设专业化水平队伍、预防养护工作到位, 提升养护质量、注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科技水平使用以及注重养护工作中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使用, 以此从多个方面创新使用, 改进养护管理工作体系, 结合公路养护现状, 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 在养护管理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创新提升层面上, 能够有效控制养护成本, 降低能源资源投入, 控制能源资源消耗。
        参考文献
        [1]宋伟佳.关于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 2016 (8) :57~58.
        [2]叶子羽.分析公路养护科学化与合理化方法[J].建材与装饰, 2018, No.537 (28) :254~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