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王璟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璟
[导读]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经济市场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发展趋势,电力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企业而言,经济支持作为改革的最大动力,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企业预算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强化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经济市场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发展趋势,电力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针对企业而言,经济支持作为改革的最大动力,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企业预算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和强化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
        财务预算管理属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起点,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多存在精益化认识落后、信息化与弹性缺乏、未形成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合力效应等问题。为尽可能解决新时期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各类问题,满足电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1]。
        1、现状分析
        1.1体系不完善
        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而言,需要具有完整的体系,但现如今往往很多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多数的企业预算部门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作用。除此之外,在针对预算实施计划后,预算部门通常情况下会忽视数据报表和原来预算之间的误差,对于自身的错误没有认真反思,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形成高效运行的流程,对企业没能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预算体系依然需要进行积极的改进和不断地完善。
        1.2难以准确地制定预算管理目标
        目前电力市场持续改革,发电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年度发电量等指标往往预测不够准确,甚至偏差较大,导致以此为基础的其他预算指标目标性不强,不利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1.3执行力不足,弱化财务预算的作用
        对电力企业而言,财务预算管理更多的是作为提升企业管理形象的工具,并没有完全参与到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业务部门在执行业务预算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作业安全性、作业质量及效率,较少地考虑经济性及项目预算约束,往往导致实际费用超支预算。业务部门执行业务时,忽视月度分解预算,存在不按预算计划开展业务,或者业务进展缓慢的情形,导致业务计划无法按照预算管理节点完成,经常出现延长业务周期、业务费用超预算等情况。预算执行力弱,一定程度弱化了财务预算作用[2]。
        2、解决措施
        2.1对财务预算管理引起重视
        电力企业管理层应当将财务预算管理与生产运营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财务预算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财务预算不应只是企业对外展示形象的工具,而应将财务预算嵌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提高预算管理能力,准确制定年度预算目标,引导激励员工达成目标,实现企业效益目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挥预算刚性作用,明确责任,加强预算业务的执行力,确保在预算范围内按标准及时完成各项业务,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企业还应重视对预算业务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业务执行过程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从而确保业务执行结果符合预算目标。在预算执行分析过程中,不仅对财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更重要的是对业务数据的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提高预算分析质量,全面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2.2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
        为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电力企业需首先基于制度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发挥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作用,以此推进业财融合,该流程的建立还应注意结合电力企业精益预算的需求。进而围绕作业预算、项目预算、业务预算、现金流预算、财务预算等预算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条例,构建环环相扣的封闭式预算管理过程,真正实现各专业、各部门、各层级壁垒的打破,大修、技改、设备、财务等业务也能够由此不断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精益化的可操作性,电力企业可建立预算对象的“一事一码”制,即要求业务部门细化上报物资购置开支名目、品牌、数量、型号、规格、单价、人均费用等信息,并实现资产动因与对应资产的逐项匹配,物资使用用途、使用量、使用时间也需要得到明确,在预算下达时逐项编制流水号,以此满足物资集中招投标需要,杜绝非预算项目“搭便车”行为[3].
        2.3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部门,只有在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财务预算工作才能够认真和负责的进行,一个独立的管理部门,应保证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约束,提高部门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管理部门也要对每个细节引起足够重视,将其管理流程具体化,避免出现因小失大,只有建设好管理部门,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降低风险,同时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条例,每个员工都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效益和效率进行提高。
        2.4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技术可较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为了最大化发挥相关信息系统的效用,企业必须明确信息系统的运用制度,如安全要求、操作规程等。在具体实践中,电力企业需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建立信息化系统,以此实现信息集成化、预算全过程信息化控制,并保证系统能够满足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各方面需求。在具体实践中,规范化的信息数据与预算管理业务流程、一致化的预算逻辑较为关键,电力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实践创新和完善预算编制模型,以此实现预算控制及考评功能,预算系统与核算系统的互通、预算与核算的对比、灵活的数据分析实现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总的来说,基于信息化手段的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必须重点实现信息化的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审批与调整、预算预警、预算执行分析、付款控制等功能能,同时还需要做好专业化的预算领域信息人才培养,由此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即可获得更为有力支持[4]。
        2.5建立预算管理精益化考评制度
        为更好地发挥精益管理优势,电力企业还应建立预算管理精益化考评制度,基于精益预算评价标准开展针对性评价,即可明确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短板,预算管理精益化的有效性、全面性也将得到较好保障。预算管理精益化考评制度的制定应结合《电力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相关标准,对年度预算编制质量与预算执行过程进行评价,对预算管理精益化执行偏差进行考核。年度预算编制质量评价需关注主要业务假设、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衔接、预算指标变动情况等方面展开;预算过程评价需围绕现金流量预算执行、项目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一致性等内容展开;预算管理精益化执行偏差考核制度的制定需规定重点偏差事项,并根据重大事项的影响程度明确扣分原则。
        2.6提高员工主动性
        所谓的财务预算工作,主要是指计划实施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费用支付准备,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超前性。所以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具有主动性,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5]。
        结束语
        电力市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不断地变革,企业必须适应新时期的竞争形势,外抓市场,内部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才能在区域竞争中提升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新科.试析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讯,2020(16):56+58.
        [2]张欣彤.基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预算管理作用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2):100.
        [3]刘珊.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以及强化策略研究[J].纳税,2020,14(01):248.
        [4]梅菊.基层电力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3(35):132.
        [5]吕海强.精细化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纳税,2019,13(32):113+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