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控制分析 蔡鹏翼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师建浦 蔡鹏翼
[导读] 摘要:变电运检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我国电力系统面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相较于以往的电网运行与电网检修双方配合的工作方式,变电运检一体化是我国电力系统工作开展的一项必要措施,对确保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优化我国电力资源输送分配的效率与结果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变电运检一体化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我国电力系统面向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相较于以往的电网运行与电网检修双方配合的工作方式,变电运检一体化是我国电力系统工作开展的一项必要措施,对确保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优化我国电力资源输送分配的效率与结果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范围内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实际开展进程却存在多项问题,并导致变电运检一体化的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工作效果有待提升。基于此,将针对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来促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有效进步。
        关键词:变电运检一体化;主要特点;工作效果
        1 引言
        由于电力系统具有许多功能,电力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致使电力系统结构更加复杂。在建立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时,应针对电力系统复杂化特点,对每个环节,每个点位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标准化流程,按照流程严格实施管理措施,还要保证每个位置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变电运维系统正常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水平。
        2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概述
        在以往的变电检修维护工作中,由于受到检修人员专业素质以及检修时间的影响,致使变电设备的检修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引入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形成科学合理、全面覆盖的检修流程。传统的变电检修工作由于流程过于复杂、任务分工太过细化,反而耽误了工作效率和进度,同时也致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人力、物力等资源被大量浪费。而在实行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模式之后,通过开展周期性的考察工作,可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施之后,还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这样就能使运行工作人员和维护工作人员实现相互辅助、有效配合,进而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价值。
        3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运行检修工作差异大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才能针对出现的难点实施正确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电力系统运行检修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化特点,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存在的难点若未能及时解决,直接破坏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用电。技术人员应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对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依照分析结果制定检查和维修计划,以便应对电力网络复杂的运行状态。由于电力网络结构以及运行过程较为复杂,技术人员应全面掌握电网情况,包括存在的缺陷、难点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技能,在监测电网时掌握运行规律,从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电网的运行能力。
        3.2 单一人员劳动强度过大过高问题
        伴随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相关运检工作人员需要在单调的工作环境下独立承担变电站的运行工作以及维护工作内容,由此就会导致人员单一且劳动强度过大过高的问题。而随着任务标准和任务强度的提升,人员本身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其精力有限,由此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也被放大。同时,在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以往的两份工作内容现在交由单人办理,在缺乏合适的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失望心理与消极心理。


        3.3 对现场作业的安全管控不到位
        在以往的变电生产运营模式下,若需要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则应当由变电运行人员进行全面把关,待设备检修工作结束之后,还需要变电运行人员进行及时检查和验收,这一过程中,变电运行人员和变电检修人员在职责上往往有明确的界限,基本不会出现责任的交叉重叠,这就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确保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措施有效落实到位。但在引入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之后,以往的变电运行与检修工作可能同时由一人承担,这就无法实现这两项工作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管理,进而导致安全措施很难有效落实到位。
        4 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过程管理的对策
        4.1坚持安全第一的实施原则
        运维一体化的开展必须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开展,一体化的推进,各变电专业工作流程、职责范围及人员配置均有较大的更改,因此须在职责划分、技能审定及风险预控等方面严格管控,运行人员和维护人员岗位按照独立配置、短期固定、定期轮换的方式设置。各地市单位的安监部门要监督、指导运维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参与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审查,确保生产秩序稳定、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4.2 科学规范母线操作,有效进行运维工作
        第一,一旦备用母线出现故障问题,要立即切断断路器。第二,倒换操作时,首先要拉开电源开关,避免出现跳闸现象,要基于电力系统和变电设备的运行实际,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其次,要停运母线的隔离开关,间隔停电,采用母线双跨,对单元间隔逐个进行倒换操作。第三,在进行停电状态下的母线操作时,要运用电压互感器保护装置输送测量电能的优势,预防熔断器熔断等现象出现。第四,在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状态下进行母线并列操作时,要时刻注意保护装置的电能,避免出现误动状况,要运用硬连接方式切换母线,预防回路接触问题引发向母线充电的情况。
        4.3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平稳的运行,需要电力企业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为每名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此外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无人值班模式应用较为广泛,需要电力企业建立监察机制,做到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能使每名工作人员明确管理目标和责任,在工作中履行管理职责,使无人管理模式保持在高效的运行状态。
        4.4 强化体系建设和规则以开展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
        相关管理人员在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必须要制定完善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以此对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各项流程、各项标准、任务要求等有章可依、有法可行。管理人员还可以结合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对以往的运行运检工作进行科学分析,规范运行运检工作流程,明确运行运检记录要求,确保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5 结束语
        总之,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模式的实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安全管控不到位、安全风险大等多方面的问题,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加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健全组织结构、人员与制度方面的保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一体化变电运维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娜娜,王巍横.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与防范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208.
        [2] 陈执中,蔡得志.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8(S2):209.
        [3] 郑志超.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1):161+163.
        [4] 王文海.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的监督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8(14):107-108.
        [5] 杨剑飞,周斌.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8(06):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