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孙思达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孙思达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性需要依靠继电保护技术作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所以电力部门要不断的对继电保护安全技术进行创新改进,根据继电保护要求选用合适的技术进行安全保护。下面就先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进行详细论述,并对影响其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继电保护;影响原因;解决办法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不断加快,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产业的发展意味着需求的增多,在庞大的电力需求下,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不断出现,增加了电气系统产生故障的几率。为了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有超高安全保障的继电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电气系统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故障反馈和关闭故障部分电气自动化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避免故障进一步延续。因此,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十分必要。
        2 概述
        所谓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起到保护作用的故障防控设备。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该保护设备就会通过继电保护的手段来对故障电力系统进行全面排查,不仅确定出具体故障原因和位置,而且还会第一时间向检修人员传递报警信息,使其能够快速的对故障系统进行检修处理。并利用跳闸处理方式保护电力系统,使其故障部分停止工作,以免出现大面积停电,给用电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据相关实践证明,继电保护下的电力系统,不仅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且还有效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因此,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大力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很有必要。
        3 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由于抗电磁干扰导致的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在日常运行中易受电磁干扰,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抗电磁干扰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失灵,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果电源电压超过220V,电流超过10A,电源线和信息信号线之间的距离已超过200mm,此时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将受到威胁。当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产生故障时,检修人员拆卸部件,不采取措施防止静电,会对继电保护装置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检修人员接触继电保护装置和元件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会造成严重后果。
        3.2 继电保护设备的制造材料和安装建设技术不够标准化
        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目标变得越来越远大,规划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优秀。但是在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对于材料的选择。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规划观念,现阶段还没能够将材料的选择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构建。目前,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相关技术日益复杂,技术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要尽早更新观念,将材料的选择作为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过程中一个优先考虑的方面,尽力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继电保护设备体系,杜绝继电保护设备体系材料不合格的现象,这样才可以保证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3.3 工作人员
        当下的继电保护系统安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现下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对之前的系统而言,各项功能和自动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改进,也更加智能化,但是系统的安装、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还是需要员工进行手动完成,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根据上级要求或者规定的标准定时定期的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保养检查,机电系统安全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应用策略
        4.1 设备安装管理环节
        许多继电保护器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安装不当,所以在设备安装阶段要做好验收管理工作。第一,对第一次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前专业技术人员要全面检查继电保护器,进行相关功能安全性测试,只有符合标准的继电保护器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安装。第二,继电保护器的安装应按照安装标准进行,在安装环节结束后,相关技术工作人员要测试设备运行情况,测试合格才可投入使用。验收时的注意事项:验收装置时应当测试继电保护器使用的安全保障技术,多次检验其抗干扰装置,确保其能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
        4.2 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对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4.3 元件替换
        如果电力继电装置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保护失败,没有维护价值,则可以采用部件更换的方法拆除故障部件和设备。安装新部件和设备后,可以更好地发挥保护功能。在具体的实施中,要准确定位故障点,避免综合改造带来的困难,不仅可以提高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而且能控制好成本。
        4.4 对继电保护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我国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各地都孕育出了独特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规划方案。这些技术实施方案独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相同。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独特性。当地的系统特色规划与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启示我们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过程中,要顺应当地本身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情况,从电流电压等条件入手,在规划好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同时,建设一个以原有系统为依托,继电保护为亮点的新型继电保护设备体系。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对于系统的检查。只有严格的检查,才可以保证各个方案的科学性。
        5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在继电保护方面面临一些问题。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与安全性,但是这一技术目前尚不完善,亟需结合电子科技及软件工程进一步发展,以期获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琳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05):25-26.
        [2] 孟宁,刘晔.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94.
        [3] 车朝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继电保护安全性的保障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1):170+176.
        [4] 陈丕富.浅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37-138.
        [5] 王浩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1):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