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考 董兴臻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董兴臻
[导读] 摘要:虽然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并取得有效的成绩,但是在建筑施工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地创新,对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调整,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使用标准及有关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促进管理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高效地使用。
        潍坊鸿达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61100
        摘要:虽然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并取得有效的成绩,但是在建筑施工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地创新,对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调整,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使用标准及有关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促进管理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高效地使用。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
        引言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用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监管施工现场的操作规范;利用信息化后台数据,分析施工进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助于施工资料的完整保存,落实责任制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涉及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图纸绘制、建筑材料与设备采购、施工过程管理等多项具体工作,具有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信息庞杂、制约性强等特点,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期间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查阅,以此才可以在共享的信息之下做好每一项工作。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各项施工信息的传输及查询,以此降低传输阅览时间,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对当前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到施工项目信息传递查阅交流探讨时间过长,使得工程在施工作业效率低下,施工质量差、安全事故率高、成本提高等问题。所以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此构建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于系统来完成与工程施工有关的信息传递、交流等工作。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的特点
        工程中信息化管理涉及范围大,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不同的建筑工程其建筑样式、结构样式、所处环境各不相同,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在施工过程中信息是工程建设的指南针,要想既快又好地完成一项工程,要注重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发挥出“人、机、料、法、环”各个因素的优势,合理调配资源,是整个项目运转的指挥系统。建筑工程施工是多部门众多人员共同完成的项目,而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工程的进展至关重要。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实时沟通、实时反馈,大大减少了信息传递时间长、信息传递不匹配带来的问题。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做到事前控制,提前发现建筑设计和专业图纸之间的联系,找出矛盾点,避免施工时才发现不合理之处。例如,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可以采用当前流行的信息化模型技术(BIM)将各专业图纸建模导入软件中,认真分析图纸,可以发现管道碰撞以及各种管线走向的不合理之处,并可以实现软件一键优化。这是传统管理手段不可比拟的,信息化管理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避免了浪费,节省了工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从上可知信息化管理涉及工程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施工现场时刻让人感受到现代化工地的施工氛围。
        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施工管理现场大多数都配置了监控设备保障施工质量,但是小规模的施工单位缺少监控配置。安装监控设备是监管施工现场操作规范、实时了解施工进程的关键措施。缺少监控设备的施工单位,难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对施工潜藏的危险与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无法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施工问题,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财产损失、施工返工、验收不合格等问题。
        4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策略分析
        4.1明确管理层级
        利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BIM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工程作业期间的信息化管理时,需要对各个管理层级进行明确。

具体分析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层级,主要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发挥着工程建设信息综合分析及施工决策的作用,要求双方公司内部的财务部、施工管理部、经营计划部、物资部、安全生产部等多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均参与到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当中,促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合理、规避施工质量隐患,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双方的利益免受损失;第二层为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层,该层主要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进行的管理工作,可结合之前制定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来比对具体施工时的进度情况,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同时管理部门还需要结合工程每日施工项目内容,施工所用的建材数量、质量情况进行信息管理。第三层为施工队伍管理层,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作业人员要根据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并将每天的施工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传输至管理系统中,促使管理人员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第一层,待得出解决方法后继续进行工程施工管理。
        4.2加强队伍建设以及信息化系统开发
        信息化的特点是迅速、便捷、更新速度快,这与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不同,需要对现有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并鼓励他们以新的思维处理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我国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方面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需要打破束缚,加快研发出本土的高端信息化软件,做好不同软件之间的衔接,使之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4.3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建筑企业需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拓展信息技术功能模块,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包含信息存储、收集、检索、管理、交换、整合等,利用信息价值分析建筑工程发展方向、施工质量与规范,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的信息价值,促进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进步。例如,在施工进度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时,分析施工数据得知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故及时将信息数据传输各领导层。由建筑工程负责人、施工监理、图纸设计人员展开会议,商讨质量问题的补救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准确传输、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成为关键,为建筑企业保障了施工质量。
        4.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
        在控制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建筑工程建设的时间都比较长,各施工环节也都有不一样的矛盾,且施工现场情况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会依据进度的变化进行改变。所以,要加强工程管理,就要对事前、施工和施工加强监督管理,这样现场要是出现由于监管不到位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才能够及时的解决,确保工程可以顺利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这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施工企业也存在很多的挑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项目的组织能力,进而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特点,做到实事求是,积极应对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及时解决,促进建筑企业进步的同时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2):27-28.
        [2]顾柏.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初探[J].地产,2019(18):112.
        [3]史卓奇.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39.
        [4]尚亚军.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59-160.
        [5]吴博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02):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