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侯俊峰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方式计价,要求在各行业造价管理中应用。
        身份证:21020419890916xxxx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方式计价,要求在各行业造价管理中应用。工程目前正处于定额计价方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逐渐转变的过程中。在实际工作中,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显示出了较好的适用性,有利于节约工程投资成本,进而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与不足。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风险管理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采用的主要计价方式,但因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部分投标单位通过采取恶意低价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盲目提出变更申请、降低投入等手段来降低施工成本,在竣工结算过程中加大索赔、提高清单漏项综合单价、拖延结算等手段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风险。在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加强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可有效避免低于成本价甚至超低价中标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风险来源
        就具体风险而言,按照不同的主体可以分为业主风险与承包方风险等两大类。而按照不同的风险来源其更可以分为决策、财务、技术等多种来源。探讨业主与承包方之间的各自风险差异自身就是对风险的一种承担规则。
        在业主层面:其所需要进行的风险分担主要包括了如下六种:一是决策风险:包括了项目的选址、定位、可行性等工作,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往往会导致建设项目的收益损失,造成决策风险;二是财力风险:从业主采取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考虑会存在包括建设资金不到位,外汇汇率部分规定不合理而造成的风险损失;三是不可抗力风险:该类风险无法回避,如台风、洪水、地震等;四是政治法律风险:如政府产业政策或环保政策的变化导致项目追加投资;五是交流风险:如招投标阶段双方对工程量与合同的判断及理解存在偏差,并未采取有效的交流方式而产生不同操作引发的风险等;六是工程变更的风险:无论哪种形式的工程变更都会或多或少增加造价,因而应尽量减少或避免。
        在承包方方面:就承包商所需要的风险分担角度来看,主要分为如下四种:一是承包商需要承担由于报价方式的不合规而产生的成本风险。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与设备人力组织模式的差异而造成了相同工程量情况下的额外成本支出需要由承包方进行风险承担。此种风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是广泛存在的;二是投标决策风险。招投标的过程中业主往往倾向于固定的工程量造价成本较低的单位进行总承包。这也使得企业投标中将成本报价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来进行优化。此种过程容易产生报价的不遵从从而造成后续成本支出的超额,此项内容择是承包方需要自行承担的风险;三是施工阶段的管理风险。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行为的过程中其管理水平决定了成本支出的合规性,由此造成的成本浪费或者超支需要承包方进行承担。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风险管理措施
        2.1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
        工程量清单关系着招投标的报价,是招投标双方进行施工合同签订以及对工程量计价调整和工程完工后结算工作进行的重要基础,没有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双方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所签订的各项条款也就失去了意义,以上所述的各项工作就无法顺利的开展,因此,企业想要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就需要工程量清单编制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投标方也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规范化改进,确保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合理,减少投标单位对工程量清单产生的误解,减低因工程量清单质量不高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因此,投标方想要降低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施工过程的风险,就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编制要求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妥善的编制。
        2.2明确风险管控目标
        (1)确定工程量清单,核对施工图,避免其中出现漏项、错项、模糊项等问题。

(2)对招标价格及施工图之间的预算差值进行有效把控,确保招标价格与施工图符合规定要求。(3)对单个投标单价与整体投标单价的差值进行控制,减少低价竞标行为的发生。(4)把控合同与工程变更,控制合同价与结算价差值,确保差值在规定范围内。(5)做好过程审价以及分布结算工作,对已完工工程款项进行及时阶段,确保进度款支付及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3实施全程化造价管控
        (1)决策阶段造价控制。为保障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控,应从工程决策阶段出发,实现做好市场调查与工程调研,了解工程技术、设备、材料等,综合上述要素进行预期成本与效果的测算,确保预算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制定多种造价方案,比较筛选,优选方案,从工程建设之初出发进行造价控制。(2)设计阶段。工程设计包括如下几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这三个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别为75%-95%、35%-75%、10-35%,可见,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效果。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对设计招标方案与设计方案进行筛选,选择最佳方案,基于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开展限额设计,规避工程造价风险。(3)招投标阶段。此阶段中,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对此应选择具有高资质的的单位,加强资质审核,确保清单编制质量。针对拦标价项目开展复核;以合理低价法进行评标,在评标指标体系上可将综合单价合价列入其中,防止投标单位更改单价。中标候选人确定后需对投标书进行复核,找出其中疏漏或模糊的地方,并要求候选人给予解释与澄清。最后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合同文本的规范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应具体且详实,施工内容、款项结算、违约责任、合同解除、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需明确罗列于合同之中。(4)竣工阶段。根据施工图、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验收文件等进行工程竣工的验收;基于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量的变更,全面审查工程量;对结算工程量编制进行审核,明确计费范围,确保其与合同条款相符合;基于合同细则核算竣工数据,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分析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合同及结算方式,从而确定结算审核方案。
        2.4按照市场经济波动对综合单价进行调整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而作为投标方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标施工单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一旦市场的价格变化超出了招投标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的范围,那么仅仅依靠施工单位是无法去全力承担市场经济波动带来的单价变化的。需要招投标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注明对此类风险责任分担双方所应负担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工程的正常实施,保证工程量清单计价成功编制。
        2.5全面提高造价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定期组织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造价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培训,同时制定相应的诚信监督检查机制、责任赔偿制度等,促使企业和个人提升从业操守和业务水平;同时因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业务领域日渐拓宽,造价从业人员自身应在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加强法制、计算机信息、经济分析等其他知识的学习,真正为业主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咨询服务。
        结语
        在进行工程施工建设中,利润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想要获得工程施工的利润就必须要做好承担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想要降低此类风险,就必须做好招投标双方的责任划分,做好风险的控制及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宋庭伟.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与完善[J].低碳世界,2018(10)a:263-264.
        [2]王席珍,刘长文.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投标报价风险的模糊评判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8(9):119-120+122.
        [3]吴治翼.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J].居舍,2018(28):183-184.
        [4]王圣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结算方式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3):137-138+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