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陶述平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陶述平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灌注桩施工技术越来越重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就是需要在地面上进行钻孔操作,钻孔时,需要应用专业的工具确定钻孔的位置,大小和各个孔洞之间的距离。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灌注桩施工技术越来越重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点就是需要在地面上进行钻孔操作,钻孔时,需要应用专业的工具确定钻孔的位置,大小和各个孔洞之间的距离。自然环境因素会影响施工效果,比如,地形、气候等等。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根据不同的施工建设工作需求,拟定合适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规范施工流程,这样才能提高施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桥梁;施工技术
        1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操作难点
        1.1 应用优势
        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道桥施工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道桥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几率。同时,与其他施工技术方法相比,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提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成本,满足施工单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因此,各个施工单位都在研究具体施工环节中应用这项技术的可行方法。
        1.2 操作难点
        新时期的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全套管型。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它将以往的施工步骤简化了,只要钻机到位,就可以开展后续的钻孔工作,很显然它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以及材料等。第二类是泥浆壁类。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方要做好泥浆的配比工作。基于不同的技术类型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的操作流程及应用效果也不一样。同时,想要发挥出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优势,就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工作能力,并需要严格保障工作流程的规范性,这些都是施工单位目前在道桥施工环节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另外,如何解决施工环节中的环境污染及噪音污染的问题,也是新时期施工单位在发展进步过程中的工作侧重点之一,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准备工作
        在道桥施工中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之前,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1)提升钻孔灌注桩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该技术工作人员应积极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同时,应做好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让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钻孔的方法及技术,有效提升道桥施工的工作效率;(2)恰当配置施工材料:施工材料作为道桥施工的前提条件,要想确保整个道桥施工的质量,必须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施工材料主要由人为因素来控制和选择,目前大型道桥工程施工主要是由规范的招标来开展,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依就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让一些人员有了空子可钻,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做到施工材料的检验和监督工作,恰当配置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并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来存放施工材料,严格管理施工材料,并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3)做好施工设备的检测和维修工作,即施工单位需派遣检修人员驻扎到施工现场,每天定时对施工设备进行巡检,并把巡检结果发送给上级部门,备份好相关信息,从而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高效地运作,延长施工设备的施工年限,最终有效提升道桥工程的施工水平。
        3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主要包括:护筒埋置、泥浆制备与护壁、钻孔清孔、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放、灌注水下混凝土等工序。
        3.1埋设护筒
        护筒埋置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步,护筒有稳定孔壁、防止塌孔、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导向钻头的作用。护筒的埋置,要确保护筒的中心线与桩的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垂直线倾斜率不大于1%。护筒高度要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2m,由于护筒的直径比桩径大20~40cm,在埋置护筒完毕后,用粘质土对护筒的底部和四周进行分层填塞夯实。


        3.2制备泥浆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用泥浆进行悬浮泥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空内外渗流,防止坍孔。因此,合理调配的泥浆的稠度显得尤为重要。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以及其他的相关影响因素决定泥浆的稠度,泥浆稠度的合理与否直接会对应用此技术的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性造成影响,具体参考下表。
        3.3钻孔施工
        钻孔施工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步,灌注桩成孔的方法的选择决定了成孔进度和质量,成孔质量直接决定整个钻孔灌注桩的工程质量,因此很有必要重视正确选择成孔方式(表2:灌注桩一般成孔方式与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孔方式后,按照以下环节控制钻孔桩施工:①充分做好钻孔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依据现场的土质、地质情况选择相应的钻孔以及钻孔方式;②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应保证钻孔位置准确、钻机机身的水平、钻杆的垂直度满足要求;③钻孔作业中,如若遇到障碍物,无法进行正常的钻孔作业,此时需用粘土垫平表面之后,再进行钻孔。在此过程中,应有专人及时记录施工状况并填写施工记录,工作人员还应当对土层发展变化进行仔细观测,认真核对相应地质剖面图,确保钻孔工程安全、正确、可控的进行。
        3.4清渣作业
        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喷射清孔法以及砂浆置换钻渣法等。清孔的质量要求:(1)摩擦桩,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对于直径小于1.5m的桩,孔底沉淀厚度小于200mm;桩径大于1.5m或桩长大于40m或土质较差的桩,孔底沉淀厚度小于300mm;(2)端承桩,除设计另有规定外,桩底沉淀厚度小于50mm。清孔后泥浆指标符合表1要求。
        3.5安装钢筋笼
        清孔完成后,必须第一时间安装钢筋笼,安装钢筋笼时间必须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特别是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沙性土层等特殊土层,严禁成孔超12时未浇筑砼。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制作钢筋骨架并安放,防止钢筋骨架变形。在钢筋骨架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吊点方式和正确的起吊位置,放置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预定方案缓慢放下。
        3.6灌注混凝土
        钢筋骨架放到指定位置之后,不能立即灌注混凝土。首先需要进行二次清孔,清除桩底沉渣,然后检查孔底沉渣的厚度以及泥浆指标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之后,才可以灌注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的过程中,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应有 30—50cm的高度,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小于1m,灌注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的埋置深度在 2 m至 6 m范围。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当混凝凝土顶面上升至钢筋骨架底部4m以上时,提上导管使其导管口高于钢筋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灌注桩底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4结束语
        桥梁工程是百年工程,基础工程尤为重要。施工单位想要发挥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就必须要了解这项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并根据具体施工案例,分析出施工工作的重点及难点所在,对员工进行工作能力的考察及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员工端正工作态度,规范工作行为。从钻孔环节入手,全面消除施工环节中的安全风险。还应当总结本次工作经验,不断研究技术的优化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彭道权. 大直径灌注桩采用旋挖机钻孔取土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6(16):146-147.
        [2]王建明.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2):153.
        [3]孟慈权.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9(10):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