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龚禹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桥梁建筑变得越来越多,这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在对桥梁建筑进行施工过程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重庆  40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桥梁建筑变得越来越多,这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并且在对桥梁建筑进行施工过程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我国桥梁建筑的发展情况上看,在对其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因此我国正在不断对桥梁结构进行更好的设计。在交通建设当中,对道路桥梁进行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对道路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相应的提出解决办法,希望给相关人士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桥梁结构;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1引言
        在对桥梁进行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其非常安全并且健康的。在对桥梁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将方案设计与实际情况进行紧密结合,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断对先进技术进行应用,并且还应该不断对先进技术进行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桥梁施工的设计准则以及所能够承受的载荷,并且对设计方案应该进行不断完善,将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降低到最小,确保施工质量是非常好的。
        2结构设计的造型与疲劳损伤研究
        (1)在对桥梁建筑工程结构进行选型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仅需要满足视距以及净空的实际需求,而且还应该确保所设计的方案满足美观条件,这也是在对桥梁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准则,但是从目前情况上看,在对桥梁进行设计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对实际功能格外关注,但是对结构的选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在对结构进行选型时候就存在着非常多不合理的地方。
        (2)橋梁建筑结构对车辆的载荷以及关于风载荷都是始于动载荷的,因此在结构当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如果时间长会使得结构出现一定的震动,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会使得桥梁结构出现严重的疲劳损伤。由于存在循环载荷,在宏观上会形成一定的裂纹或者是缝隙,如果没有采取非常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在材料与结构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断裂。但是对于初期疲劳而言,是很难进行检测的。
        (3)在对跨河桥的长度和高度进行设计时,应满足泄洪和通航的要求,在主河槽部分的桥梁称为主桥,跨度较大;其余部分称为引桥,其跨度一般由经济条件确定,宜优先选用标准设计(见桥梁标准设计)。跨谷桥的长度和高度由地形决定。跨线桥为线路(公路、铁路等)立体交叉时,一条线路跨越另一条线路的桥梁,也称立交桥;如在地下穿过既有线路的称为地道桥。高架线路桥是修建于地面或道路上空,供车辆行驶的旱桥,是一种用桥梁结构代替路堤的高架线路,可以避免线路平面交叉,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3主梁的设计要点分析
        在对桥梁进行设计过程中,装配式简支梁结构与整体式简支梁结构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可以对独立的构件进行运输并且完成吊装工作,并且在施工现场也可以对其进行安装。在对桥梁进行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自动化技术以及对机械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解放人们的劳动力,而且还可以对材料进行很好的节约,将施工效率大幅的提升上去。
        在对桥梁进行设计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所使用的主梁(结构)为T型梁或箱型结构,这样对主梁结构之间的间距以及对主梁的片数也提出一定的要求。要确保不同主梁之间的间距以及片数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在对桥梁进行建设过程中,在对主梁高度以及对主梁的尺寸大小进行确定时候应该根据载荷进行计算。如果主梁是属于对称布置的,应该确保梁身所承受的载荷也是对称分布的。
        4选用合适的桥墩
        在对桥墩进行选择时候,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对分联墩盖梁进行防水设计。对于联墩而言,是位于伸缩缝设计的下方的,因此在桥面上的积水会通过伸缩缝逐渐进入到分联墩盖梁,通过对除冰盐进行应用可以缓解积水对其的伤害,但是如果盐水在长时间作用下,对分联墩盖梁的侵蚀作用就会非常严重,因此在对分联墩盖梁的顶层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坡度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可以确保桥面积水可以非常顺利的向下排放。除此之外,在盖梁的顶部位置,可以对防护层进行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收到盐水的长时间侵蚀。

在对盖梁进行设计过程中,可以对水滴槽进行添加,这样可以将盐水留到桥墩的概率大幅度降低下去,从而避免盐水对桥墩的长时间侵蚀。(2)选择桩顶。为了确保桥梁建筑是非常安全并且可靠的,在桩基的顶部位置,应该确保梁柱基本身的质量是符合相关规定的。在对桩顶进行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其应力是比较集中的。但是由于桩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承台以及对墩身进行联接,因此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截面突变。在对桥梁的桩顶进行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其放置在地面线位置,但是此时会受到盐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如果时间比较长就会将桩基顶部位置的钢筋混凝土使用时间大幅度降低。从这个角度上看,在对桩基进行设计过程中,并且在对桩顶进行设计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情况应该做到非常了解,在这里所说的周围环境主要指的就是要非常了解施工地点的土质情况以及对桩顶的水位非常了解,并且将其作为主要依据,进而可以对保护层的实际厚度进行有效布置。
        5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
        在对桥梁进行设计过程中,应该确保桥梁的耐久性是非常好的。从目前我国桥梁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规范来看,不仅要求桥梁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以及经济型性,而且对桥梁的耐久性也应该进行充分考虑,并且还应该经常对桥梁进行维修保养。对于以往工程施工案例进行总结后发现,由于没有对桥梁的耐久性进行充分考虑,将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幅度提升上去,并且对桥梁的使用时间也有非常消极的影响。如果桥梁的质量不是非常好的,其稳定性也是比较差的。因此在对桥梁进行设计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耐久性应该进行有效考虑。
        6桥面铺装层的防水设计
        如果桥梁的桥面上存在渗水现象,对桥梁的耐久性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将桥面铺装层防水设计做好。在对桥面的防水层进行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非常严谨的态度对其进行设计和施工。在对铺装层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该对密实度比较高的混凝土进行选择,而且在混凝土的铺装层还应该设置一层钢筋网,这样就可以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开裂情况。通过对复合纤维类型的混凝土进行应用,或者是在混凝土当中对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进行适当添加,可以将防水效果大幅度提升上去。除此之外,对泄水管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伸缩缝位置的排水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证流水不会由伸缩缝进入到梁内部。
        7隔震装置的设计措施
        在桥梁设计之中,隔震装置的设计时隔震设计的载体,隔震装置的设计和主体结构构件的设计应是最关键的两个内容,而隔震设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隔震装置的设计。在桥梁抗震设计中,引入隔震技术的目的就是利用隔戴装置在满足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达到延长结构周期、消耗地震能量,降低结构响应的目的。
        当前,国内主要采用的隔震装置设计方法为弹性反应谱法,不但应用最为广泛,而且也取得了最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弹性反应谱法中,隔震装置设计使用的计算理念和方法简单易懂、并且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制定约束规范,因此设计精度能够得到保障。设计完善的隔震装置主体,能够降低隔震在承受外来的地震冲击后所受到的震荡变形影响。
        隔震装置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行检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隔震装置的参与。隔震设计技术的提高,就是强化桥梁工程整体隔震能力的重要途径。桥梁工程设计人员应当认真研究隔震装置的设计,找准相应的隔震原理、隔震周期、安装位置等,有效设计整体桥梁工程的抗震性能,提升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能。
        在具体计算工作之中,现有的计算公式往往误差会比较大。因此,设计人员应能准确计算整个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程度,可根据以往的经验制订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桥梁设计的科學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陈玉山.论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在路桥施工中的技术[J].建材与装饰,2008(5):272-273.
        [2]肖智慧.浅议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及分析[J].四川建材,2008(5):126-128.
        [3]邱式中.桥梁施工控制技术[J].预应力技术,2015,9(5):54,60.
        作者简介:龚禹,身份证号码:43092219860803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